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资源 >> 正文 >> 正文

春风新拂古临川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3/9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4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春风新拂古临川》的报道。

位处赣东的抚州有着多年的设郡建州历史,古称“临川”,被誉为“才子之乡”。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抚州文风昌盛由来已久。“唐宋八大家”里的王安石、曾巩,词坛巨擘晏殊,“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等青史留名的名儒巨公都来自这片土地。

夜色下江西抚州市文昌里霓虹灯和古式建筑相映成趣。李勇摄

听,古戏台唱新韵

抚河北去,滋养着两岸土地,文昌桥横跨其上连接着抚州城里城外。唐代中期,为解决抚河水患,古人修筑了蓄水堤坝“文昌堰”,附近区域则被称为“文昌里”。如果说抚州是一本厚厚的书,文昌里就如同书腰,从中可以窥见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积淀。

华灯初上,走进文昌里,古朴的建筑与霓虹灯交织,漫步其间宛如穿行不同历史时空。这里是汤显祖出生、成长和最后长眠的地方,也是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

江西抚州文昌里的建筑古韵十足。李勇摄

明末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被誉为“中国戏圣”和“东方莎士比亚”,著有《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戏曲文化自此扎根当地,传承至今。

循着悠悠琴声、阵阵檀板声和袅袅戏曲声,沿着古城小街而行,便能找见“旭东戏社”。青砖地面、实木八仙桌、古典灯笼和传统戏台,处处是古色古香。

与唱曲声相呼应的是台下观众的热烈叫好声。71岁的抚州市居民甘明秀是位老戏迷,早早来到现场。她说,在这和戏友一起看更有味道。

江西抚州市文昌里万寿宫古戏台上演抚州采茶戏。李勇摄

剧团团长朱旭东夫妻俩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抚州采茶戏市级传承人。朱旭东年创办采茶戏团,不仅表演传统剧目,还根据时代特色编创了不少新剧目,积累了一众“票友”。

朱旭东坦言,他创办“旭东戏社”的目的就是为了拯救濒危的抚州采茶戏,使其后继有人,并得到弘扬传承发展。每吸引来一个来听戏的观众,都是种下一颗传承文化的种子。

这股戏曲文化风不仅拂动老一辈抚州人的记忆,也正吹进年轻人心里。

山膀、托掌、按掌、云手……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三小学的学生们围在音乐老师涂悦琳周围,模仿练习戏曲舞台表演中的经典动作元素。

涂悦琳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不少学生都觉得很有趣,主动报名参与兴趣社团。

抚州各地纷纷因地制宜“活态化”推广传播传统戏曲文化,传统文化正展现出历久弥新的活力。

江西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三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学生在表演戏曲。李勇摄

看,1.1万栋明清建筑如何“活”起来

除了让传统文化“传下去”,抚州努力让古老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绽放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抚州文化底蕴深厚,保留的传统村落较为完整。据统计,抚州有中国传统村落96个、省级传统村落个,是江西省中国传统村落最多的设区市。

“临川才子金溪书”。抚州金溪县作为明清之际赣版书籍印刷中心,拥有古建筑集中成片的古村落百余个,累计栋古建筑,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传统村落博物馆”。

“大家请看脚下的青石板,门楼外铺得像‘本’字,门楼内像‘天’字又像‘人’字,体现的就是竹桥先人‘天人合一、人本结合、以人为本’的生活理念。”金溪县竹桥古村村民龚小琴曾在外务工,返乡做导游后,每个月收入超过元,“能照顾家人,还赚得更多了”。

傍晚时分,夕阳为古屋飞檐、牌楼浮雕勾勒淡淡金边,引得不少游客驻足拍照。而数年前,这些精美古屋尚因缺资金、乏养护,年久失修几近荒废,甚至一些古宅行将倒塌。如何让其可持续活化利用,是古村古建保护中面临的主要难题。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双塘镇竹桥古村航拍图。邓兴东摄

为创新破题,金溪县实施“拯救老屋行动”,县委书记张文贵告诉记者,截至年底,金溪县已与古建房屋产权人签订协议托管多栋,其中整村完成托管28个。越来越多沉睡的古村古建变为“活的”生态产品。

近年来,金溪古村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展露古韵新姿。在秀谷镇大坊村,传统村落的“古味”与现代建筑的“国际范”彼此交融。漫步其中,一座蜂巢咖啡馆藏在古村风火墙后;双螺旋设计的“徘徊塔”边围绕着古屋;木鞋、奶牛、郁金香等荷兰文化元素符号喷绘不时可见。

原来,年,荷兰文化遗产和市场研究院与金溪县、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合作,共同开发大坊荷兰创意村。

曾经的“空心村”已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馆”。“中荷两国艺术家复苏老屋”项目,还作为典型案例在荷兰国家建筑公园展览。

江西抚州文昌里的街道小巷古色古香。李勇摄

试,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如何让“好生态”可持续地实现“高价值”,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约千年前,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改革家以“天变不足畏”的精神,主持变法。如今,抚州人秉持“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创新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在资溪县乌石镇横山村,46户村民共有多亩连片山林地。过去因为不知如何挖掘生态价值,有的林地发过山火,有的林地依然荒废。资溪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服务中心对其进行生态估值后,统一收储,村民一次性拿到15年赎买金,多的有十几万元。

资溪县金融服务中心主任金建华介绍,“两山”转化中心就像个“生态银行”,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通道,把各类生态资源通过赎买、租赁、托管等方式收储整合,再引进金融资本,开展生态资源所有权、经营权的抵押融资创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变现。

群众在江西抚州“两山”转化中心办理相关业务。陈强摄

“以前‘小而散’的‘插花林’、低效林现在整合后,通过规模发展能产生更高效益。”资溪县两山林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涂峻松说。

55岁的资溪县高田乡翁源村林农方小平说,最直观的感受是森林资源更值钱了!当地毛竹林的流转价格由每亩每年12元提高到40余元,荒山流转价格由每亩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

政府平台对生态资源的收储有效撬动了市场预期,更让市场主体看到保护生态的收益,参与保护利用生态资源的意识得到空前强化。

南源村是资溪县大觉山脚下的小山村,曾经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年久失修的闲置房很多。村集体以村民自愿方式租赁村民闲置房屋,转租给对应投资商经营,再按照统一标准管理运营,实现资源到资本再到资金的转化。

伴着春风,来到南源村,如今漂亮的房屋星罗棋布。南源民宿集群房源紧俏,大部分早已被游客线上预定。民宿负责人林涛感慨说:“森林资源真的能像资本一样‘生钱’,值得被更好地保护利用!”

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春光灿烂,漫步赣东,这片古老的土地正焕发崭新活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