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阁木质结构图
而柱子与地面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地震与台风对建筑造成的损害。这三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使得真武阁灵巧轻盈,又完美地抵御了当地无可避免的自然破坏,时至今日依然能够为人们所观赏与学习。除了精妙的建筑结构之外,真武阁在美学意义上也同样出类拔萃、气魄非常。真武阁一共有三层屋檐,所采用的形式虽然也是一般的飞檐,但是相比于一般楼阁它的出檐节奏更快,因而富有了更加强烈的律动感和动势。同时,它的坡度舒缓流畅,简洁大气,舒缓而不张扬,屋脊处还雕刻有鳖鱼、狮子、仙鹤等吉兽,栩栩如生,是中国特色建筑的完美杰作。放之四海,真武阁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建筑,是无数中国人内心的骄傲。有一天,你行走于巴黎,望见那座久负盛名的巴黎圣母院,可以想起这座不输给世界上任何建筑的至宝明珠。“容县有座真武阁,柱脚悬空永不落,相传圣手鲁班造,一夜工夫众人作。”这是容县当地流传的一首有关真武阁建造的民谣。相传当年容城县的一位工匠接受了建造真武阁的任务,但是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动作,以至于人们都开始怀疑他。终于有一天,他给人家到处送礼,请求人们哪日哪月前来帮忙建造楼阁。这天晚上,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第二天一早雨过天晴,阳光灿烂,人们这才惊奇地发现,原本空荡荡的经略台上凭空拔起一座精巧绝伦的建筑。而被那位工匠请求过的人一早醒来,明明什么也没做,却感到精疲力竭,浑身没力气,仿佛干了一整夜的重活一般。于是人们纷纷猜测那位工匠乃是鲁班仙师再临,一夜之间就建成了这项千古绝作,这一说法也随之越传越远。然而,传说当然只是传说,是人们借鲁班之名表达对于建造者的感激与钦佩,真正的建造者早已无从考证。而最初建造真武阁的原因其实是用于镇火。明朝万历年间,容县干燥异常,夏季又十分炎热,百姓家中经常发生火灾。当地迷信的百姓自以为得罪了天上的火神,内心十分地恐慌,这一点在《容县志》中也有所记载,“南山耸峙,实为火宿。”因此在已有的经略台上建起了真武阁来“祀北帝以镇离火也”,这是当时的人们所能想出的最好的办法了。在如今的岭南一带,人们依然视真武帝君为岭南水神,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事实上,在经略台真武阁的四周,还曾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古建筑,如唐代面面亭、明代灵钟亭、清代游廊及临江古城墙等,而如此,却都已化作断壁残垣,只有真武阁依然矗立在此地。上世纪6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听友人说广西容县有座神奇的古建筑真武阁,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和激动,梁思成当即就出发前往真武阁。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是中国古建筑的“狂热粉丝”,两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奔波于古建筑研究之中。虽然林徽因于年就因病逝世了,但梁思成并没有停止对古建筑的研究,他一如既往地连同妻子的那一份继续奔忙着。梁思成与林徽因在陕西考察古建筑
梁思成一到容县,还顾不得休息就直奔真武阁去了,想要一看究竟。当他看到真武阁的真面目之后,深深地被它所吸引住了,于是决定以真武阁的结构为主题进行研究。就这样,梁思成与这栋神奇的建筑仿佛一拍即合、一见如故,一颗平静的心不住地为它雀跃。年5月,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做了《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的专题报告,将他在真武阁所作出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年,真武阁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为了向中外人民展示我国古建筑的风貌,《经略台真武阁》特种邮票刊发,先人智慧的结晶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存在于现实的空地之中。如果说,真武阁匠心独运的建筑结构令人惊艳,那么,它所具备的深刻的精神内涵就更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了。
真武阁本身是一栋道教建筑,因其而起,因其而生,在它的建筑思想和艺术设计上都无不体现出道家的思想文化内涵。
并且道教相信仙人都爱好居住在楼宇上,这样可以方便通往天宫,便于在楼阁上观星望气,因此楼阁就成为了道教建筑的最主要的形式。
真武阁也不例外,它所在的岭南地区是我国道教发展的一个重地,这是真武阁得以在广西容县建成的重要原因。
真武阁的设计和巧思也都无处不在地体现着道家思想,传承并发扬着这一古老但又历久弥新的思想体系。前面说到的它的四柱悬空的设计令无数人惊叹和赞誉,但是仔细想想看:如果是为节省木材的话它完全可以截断更多的木材,为什么只离楼板仅仅两三厘米?若即若离,若远若近,到底是何用意呢?其实它与“大成若缺、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道家思想是相一致的,这可能才是设计者的真正用意!“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老子的《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思为:重是轻的根本控制者,静是躁的主宰.真武阁的建造就是运用了这一原理,地震时大地是动态的,而地基松软的沙子也是动态的,两相结合,真武阁本体就回归了静。同时它卯木结构的建造看似是不稳定的、柔弱的、运动的,但其实它尽管柔弱却坚强,一切局部的动服从于整体的静,最终体现的是稳定的、坚固的。这一建造思路更是道家朴素的辩证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其入世又超然、柔软又坚硬的积极的思维内容。屹立年不倒的真武阁在越来越浮躁的当下社会宛如一泓泉水,给人以安慰与警醒,它蕴含着道教独有的轻盈姿态,浅淡而从容,在数百年的时间里站成一首诗,站成历史的证据。图片: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来源于头条号:柳婉月
《悬浮的阁楼》上集CCTV地理中国走进广西容县
《悬浮的阁楼》中集CCTV地理中国走进广西容县《悬浮的阁楼》下集CCTV地理中国走进广西容县?点击图片,阅读更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