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资源 >> 正文 >> 正文

王勃12岁学道20岁学佛,作滕王阁序感慨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4/25

唐上元二年()九九重阳,24岁的王勃,在新落成的洪都滕王阁上,与都督阎伯舆等人饮酒作赋。盛大的筵席上,落座的都是达官显贵、宿彦通儒,大家都对一件事情心照不宣。

阎都督此次宴请大家,除了庆贺滕王阁的落成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夸耀自己的女婿吴子章。

当他拿出纸笔请众人作序时,知道其用意的人都推辞,因为吴子章早就准备好了一篇序文,只待落笔成卷后大家奉承即可。可阎都督的计划落空了,初来乍到的王勃竟毫不推辞,接过纸笔后奋笔疾书。

豫章都督大为不悦,拂袖而起转入帐后,命人在王勃身旁观察后来报。

佛教诗词系列第十二章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南昌滕王阁上镌刻的此赋开篇为“南昌”,而非“豫章”。)

这就是著名的《滕王阁序》的开头,这篇千古流传的骈文极为华美,站在种种角度盛赞了豫章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中有一句,不仅使得盛气凌人的阎都督叹服,还成为千年以来妇孺皆知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句一出,满座骇然,少年王勃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所有人。然而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位行色匆匆的他乡之客,在文章后半部分吐露心声,感叹命运的陶铸与无情。

王勃,拉开了初唐文坛的序幕,但这绚烂华章背后却包含着不为人知的辛酸苦痛。

关山难越,萍水相逢

世人只知道王勃在滕王阁上登高作赋,以绝美的文采惊艳千年,却不曾了解王勃为何只身来到豫章。

王勃像

他公元年后出生于绛州龙门,其祖父王通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老师,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王勃天赋非凡。6岁时他便能吟诗作文,而且达到“构思无滞,词情英迈”这样的地步,9岁时作《指瑕》十卷,纠正大儒颜师古《汉书注》中的错误。

这样的天才与家学,似乎注定王勃将来功成名就,但命运却跟他开了大玩笑。

“光昌流丽之外,还有劳愁满腹一方。”

教员曾给王勃写过近千字的批注,留下了这样一句评语,说他是一个“倒霉蛋”。王勃在16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不过他中的不是进士也不是明经,而是“幽素科”。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非常多,据历史学家考证有50来种,包括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字等等。

含金量最高的是“秀才科”,因为难度实在太大,这一科不久后就被废除了。原本排在第二的“进士科”,取代了“秀才科”的位置排在第一,它侧重的是诗赋之类的文学才能。唐代的高官比如王维、韩愈等人,都是从进士科中选拔出来的,“进士出身”对仕途而言非常重要。

但16岁少年及第的王勃并非进士出身,他考的科目是“幽素科”,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特招考试。

科举制

这本来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好事,但过早崭露头角往往意味着过早凋零。

少年王勃应试及第后希望大展宏图,可是哪位皇帝会让一个尚未弱冠的书生担当重任呢?朝廷只给了他一个“朝散郎”的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副县长。大家注意一下,初唐的科举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公平,主考官往往更看重个人家世背景。

对于王勃这样久负才名又出身富贵的人来说,“朝散郎”这一职务只能说聊胜于无。他就找到自己的主考恩师,到沛王李贤的府上担任修撰,这也是一个清水职务。沛王李贤也不傻,他不可能让未经人事的王勃进入自己的核心幕僚圈,吟诗作赋这种本领在现实中只能锦上添花。

当时长安城斗鸡成风,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斗鸡取乐,王勃为了讨好上级就写了《檄英王鸡文》。

这篇文章出奇地好,好到连皇帝都有所耳闻,他就拿起来仔细读了读。结果唐高宗十分不悦,认为王勃既然是科举及第的朝廷命官,就应当劝阻沛王李贤这种玩物丧志的行为,怎么还能为其叫好助威呢?

风靡唐朝的斗鸡

而且,王勃还给文章起名为“檄文”,这种文体应用的场合一般用于政府征召或者声讨,这不是挑拨李唐宗室之间的关系吗?这样的文章自己在府里传阅就算了,还流传到长安城坊肆之中,引得平民百姓议论纷纷,更为不妥当。

唐高宗越想越生气,下令将王勃削去职位并贬出长安,少年天才的仕途就此中断。

所以说,“出名要趁早”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张爱玲那种我行我素不问政治的人可以,而王勃这种一心跻身仕途的人则不行。少年人总是不懂得趋利避害,洒落疏狂是诗家的大幸,但对从政者来说则是灭顶之灾。

就这样,王勃一直在外面漂泊了好几年,不过他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如此安慰自己,他弱冠之后回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以此再度跻身仕途。他的朋友当时在凌季友当时担任虢州司法,就请他到自己身边做参军,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私人顾问。本来这也是好事情,但王勃又一次惹上了麻烦,险些因此丢了性命。

唐高宗李治

有一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后出逃,王勃出于义气将其私藏在住所。后来官府来搜查,他害怕走漏风声,于是将曹达杀死而犯死罪。当然,这件事情矛盾点非常多,历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

“王勃既然藏匿了曹达,为什么毫不犹豫就杀掉他?”

因此有部分人认为其恃才傲物,导致身边的同僚嫉妒他的才名,故意设计的“借刀杀人”之计。不过王勃的确被判处死罪,所幸不久后遇到了大赦天下,勉强捡回一条性命。其父因此事受到牵连,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到交趾这样蛮荒之地做县令,王勃后来也因此而亡。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恩;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所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才会写下这句话,并且举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典故,来指代自己的怀才不遇。在高高的滕王阁上,他吹着徐徐微风极目远望,忽然想起自己的身世“兴尽悲来”。

那南溟深深、北辰遥遥,在宇宙之中每个人都不过是芥子一粒,这盈虚之数其实都早已注定。我在这吴头楚尾的豫章,眺望远在北方的都城长安,身边陪伴的都是浮萍流水一般的陌生人,他们都不会同情我这个穷途末路之人。

不过,他并未完全沉溺在自怨自艾当中,而是对自己的生活做了新的打算。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时运不济啊,命途多舛啊,为什么我王勃就这么不顺呢?李广、冯唐、贾谊、梁鸿这些人,不都是和我一样的倒霉蛋吗?但这并非都是运气所致,少年得志的贾谊遇到的是汉文帝,这怎么能说运气不好呢?个人的因素也非常重要啊,他与我一样过于恃才傲物了。

大家注意,恃才傲物和品格低下是两码事,王勃作为家学渊源深厚的杰出青年,他并非是没有原则的和反思能力的人。

“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

在得知父亲王福畴因自己犯死罪被贬南荒之地时,他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内疚与自责。一个没有良知和反省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内疚自责的,王勃为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认为这样使得父亲受到了羞辱,应当粉身碎骨来谢罪才是。

两重风波以后,王勃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成长。

贾谊

其实在入狱被赦一年多后,朝廷因其才就恢复其官职了,但王勃此时对宦海已经失去了兴趣,他没有再接受朝廷的任命。这种行为背后的思想,与他少年时期接受的道家教育有关,也与其弱冠后学习的佛教义理有关。

人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每个人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多面体”,任何“贴标签”的行为都非常愚昧。

比如本文的主人公王勃,因为《滕王阁序》实在是太有名了,所以他总是被贴上怀才不遇、身世多舛、愤愤不平等标签,这才符合人们心中的儒家才子的形象。然而,王勃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他不可能如同京剧舞台上脸谱化的人物一样单薄。

10岁的时候,王勃就对六经之一的《易经》十分熟悉了,不能说通达,但熟悉是肯定的。到了12岁的时候,他跟随当时著名的医生曹元在长安学医,深入而系统地学习了《易经》、《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深受道家思想的熏陶。

“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

三才者,天地人也;六甲者,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其实就是代指中医中的“山医命相卜”等诸多学科,除了三才六甲,还包括一理、二气、四星、五行、七曜、八门、九星这些繁杂的学问。

滕王阁序

王勃跟随当时的名医学习了3年时间,从12岁开始,到14岁时结束。当然,他自己日后是否有所温习,这就不得而知了。但道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王勃,这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

而除了12岁学道之外,王勃在20岁以后开始接触佛教。,他有两篇著名的文章都是写释迦牟尼佛传记——《释迦如来成道记》和《释迦佛赋》。

《释迦如来成道记》这篇文章非常长,庵主用文档看了一下,大概在字左右。它主要的内容,就是阐述释迦佛降生、出家、成道、传法的经过,在这里就不列出原文了。文章后面的“铭”,倒是可以列几句出来赏析一下。

“食糜人尽知,坐草魔方慑。洁若莲出水,明逾镜开箧。”

比如这一句,讲的是释迦修苦行后形容憔悴,于是放弃苦行接受牧羊女的供养。恢复体力后,他在菩提树下敷设金刚座,在其上铺满吉祥草,发誓愿“不证此道,此身破碎,堕入虚空”。后来波旬引诱,释迦降魔,于启明星现时大彻大悟:“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至于《释迦佛赋》,在内容上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文体不同。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只有字左右,但是比《释迦如来成道记》更深入了一步,体现了王勃对佛教的接纳与尊奉。

“我今回向菩提,一心归命圆寂。”

除了上述两篇文章外,王勃还在诗歌中记录与僧人交往的事件,并且描述了寺庙的景色。20岁以后的王勃接触到佛教,这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想面貌,在《滕王阁序》中也有所体现。

释迦与牧羊女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说庆幸啊庆幸,我如今已经窥探到命运的面貌了,不再像以往那样热衷于功名。时光就如此蹉跎过去,但我王勃也不能如此消极下去,而是以全新的面貌开启新的生活。命运的坎坷只是一时的,但少年的襟抱与志向并不会因此而泯灭,除了入仕之外,或许我还另有作为。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那北海虽然遥远无比,但也并非不可触碰的彼岸。我已错过旭日初升的时刻,可无限的夕阳也有着它的美好。这几句话建议各位背下来,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

其实,了解命运、探讨命运不能走向宿命论,而更应当从中学会反思。反思之后的王勃,向满座的宾客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幡然悔悟,愿意舍弃俗世的功名富贵,去万里之遥的交趾侍奉我的父亲。即便不能登入仕途,但这样的生活不也很值得向往吗?既然没有人愿意赏识我,那就让这满腹才华随风去吧,我已经不再怨天尤人了。

少年王勃

这写得多好啊,如果王勃不早逝的话,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或许能比肩李白。但现实非常残酷,这位豁达开朗的天才,在不久后就溺水惊悸而死。

帝子何在,长江自流

王勃在写完《滕王阁序》后,渡过南海抵达交趾,他见到了自己落魄穷困的父亲王福畴。交趾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越南北部红河地区,早在秦朝时期,大将赵佗就攻破了统治此处的南越国安阳王,设立了交阯、九真两个郡。

不过,真正将其纳入中国版图的是西汉时期,汉军灭南越国后在当地设置九郡。直到唐代,交趾这一治所大体上都没什么变化,它属于十分偏远的南荒之地。其实大家应该能想到这一点,同时代的韩愈被贬到潮州都吓得要死,给侄子写诗认为自己有去无回。、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交趾这个地方比岭南要偏远多了,瘴气遍布条件非常差,属于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王勃的父亲被贬到这个地方,不要说捞什么油水,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很难得到保障。王勃在交趾待的时间并不长,可能是他父亲叫他回去的,又或者他还有其他打算。

总之,没过多久他就再次渡海北上了,26岁时不幸溺水身亡。

按照《旧唐书》中的说法,说王勃溺水而死并不准确,他实际上是落水后惊吓过度才身亡的。从交趾北上的时间为夏季,南海正值风险浪高的节点,王勃登船后没过多久就被吹到海里去了。

被同行的人打捞上来后,他并没有断气,只是在不久后“惊悸而死”。或许是这种离开的方式不太光彩,我们一般都说他是溺水而亡的。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王勃是个读书人,他的身体可能比较单薄,加上夏季温度高又落入海水中浸泡,又惊又吓、又热又湿,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离开了人世。

王勃的离世是初唐文坛的一大损失,他就像耀眼的流星划过长空,转瞬即逝却留给世人无尽怀念。

比较讽刺的事情是,在他离世那一年的冬季,《滕王阁序》从豫章等地传到了长安。唐朝的风气非常开放,唐高宗李治听闻百姓争相传颂此文,他找过来也在宫中阅读。他被王勃的文采深深折服,又想到早年间自己早年间因为“斗鸡事件”将其驱逐出长安,心中不免有些悔意。

于是,他叫来宫人询问王勃的现状,想召他进宫见面。只是没想到,宫人的回答令其十分感叹,原来王勃已经不幸离世了。

“可惜,可惜,可惜!”

高宗连说三个“可惜”,表示自己对这一人才离去的叹惋,但此时已经无可奈何了。

这件事情,就好比王勃的《滕王阁序》与《滕王阁诗》一样,他的序本来是为了诗而做的。没想到世人“买椟还珠”,对《滕王阁序》爱不释手传颂千年,反倒是应该为主角的《滕王阁诗》无人问津了。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人世间的造化与命运,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潭影悠悠,物换星移,一千四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多少帝王将相都化为枯骨。生前无比失意的才子王勃,却一直为天下读书人所怀念,他比那烟花更要灿烂。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王勃笔下的绝美意境,永远镌刻在中华文化的长卷中。读斯文而感怀斯人,不禁令人生起别样感想。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据说,王勃死后对此句念念不忘,化为鬼魂在坟茔中反复念诵。每当有人经过时,他念诵的声音就更大了。

一日遇到一秀才,王勃的魂灵又不停念诵,却得到了“不好”的评价,此后便不再做声了。当然,这只是后人杜撰的传奇故事罢了,给王勃短暂的一生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据说,这位秀才提的意见是这样的,各位不妨看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和共两字删掉为妙,这样就简洁明快多了。”

庵主猜测,这极有可能是后世读书人出的“馊主意”,编了个故事想博人眼球罢了。要是真改得好,王勃如此名句怎么不会引起讨论呢?其实无用,徒增笑料罢了。

这世上的事也无非如此,你笑我、我笑你,有谁能真的笑到最后呢?仔细想想,大部分人于他人而言,也无非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看似这命运在手,有几人能定夺?千古风流事,都付与长风皓月,南柯之一梦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