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资源 >> 正文 >> 正文

秀削绝特东南之冠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4/9/15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29/6291148.html

本文转自:清远日报

清波流远 涵养清远千年文脉   南朝,朝廷撷“清波流远”之神韵,置清远郡。清远之名由此而成。   戴熙(一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原名邦熙,字醇士,号松屏、鹿床居士,井东居士等。清道光壬辰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道光十八年至二十六年间曾两任广东学政。以直言粤事见弃,道光二十九年()引疾辞官归里。咸丰年间,督办捐输团练,总领协防局,主讲崇文书院。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军攻陷杭州,见救援无望投池自尽,谥号“文节”。著有《习苦斋画絮》《习苦斋诗文集》《古泉丛话》《赐砚斋题画偶录》等。   峡山,位于清远市区东部。崇山峻峙,中贯北江。江流被两岸高山束隘,故曰“峡”。峡山之美,引人入胜,咏叹之诗甚多。峡山山水奇绝,清代的“清远八景”,峡山总有一席之位。清初有“浈水带潆”“禺峡东旭”,清中期有“峡口春帆”“犀潭印月”。层峦叠巘,翠环白练,嘉木奇卉,风烟雨雪,四时皆如画。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不吝诗篇赞颂,闻者有沈佺期、韩愈、张九龄、苏轼、陈献章、海瑞、查慎行、翁方纲、袁枚等。清朝时期,峡山的盛名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清道光十九年(),道光皇帝命善画的戴熙视学广东,戴熙在临行前向皇帝辞行,皇帝对他说:“粤东清远名胜之区,汝善画,不可不一至其地”。戴熙事竣面圣,以《粤东名胜八图》进呈,其一即为《清远峡图》。   戴熙其人   诗书画均有精深造诣,尤擅山水画   戴熙出身于官绅世家,其家族长辈皆好书画,博古好学,故自小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戴熙不仅学识渊博,且于诗、书、画均有精深的造诣,尤其是卓越的绘画成就为世所重。《清史稿》有言:“清画家闻人多在乾隆以前,自道光后卓然名家者惟汤贻汾、戴熙二人。”同时代的清代著名画家秦祖永在《桐阴画论》中品评戴熙画作时讲到“笔意师法耕烟,极有功力,临古之作,形神俱得”“所写竹石小品,停均妥贴”,将其名入“书画名家”之列。由此,足见戴熙在清代画坛的地位。有学者认为,戴熙是晚晴继清初四王吴恽之后南宗文人画派的中兴殿将,他对振兴画坛做出了重要贡献。戴熙尤擅山水,初学“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追溯宋元诸家,仕官期间饱览河山胜概,勤于笔耕,独辟蹊径,形成了独特的小景山水画风。在《习苦斋画絮》《习苦斋诗集》等著作中,戴熙提出了“闲则功力厚,静则智慧足,淡则旨趣别,远则气味长”的绘画美学思想,以“闲、静、淡、远”阐述画家心性修为、人生态度,艺术风格的追求,表达中国画不同的美感和意境,对现在的绘画创作、理论研究以及鉴赏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戴熙与峡山   赋诗作画描摹清奇苍秀的清远峡山   年七月,戴熙奉命督学广东。从戴熙本人的《访粤集》可知,戴熙与弟弟戴煦一路顺流南下,吟诗作赋记下沿途寻访古迹的经历。他们从彭城(江苏徐州)出发,次第经过舒城(安徽六安),雨中过江西庐山,九月十日到南昌并月夜登滕王阁,然后度韶关庾岭关,经过英德观音岩,随后到清远峡山。从北到南,戴熙兄弟畅游山水古迹之间,阅尽名山大川,然而岭南峡山的清奇苍秀令戴熙、戴煦兄弟耳目一新,两人均留下了诗篇。戴熙连作《峡山寺》《次韵》《上飞来寺再次韵》三首诗,直言“敖游七千里,忽坠山水窟”“度岭境逾奇”,以“江上青濛濛,千峰锁南粤”“侥幸惭陆生,俶装能驯粤”形容峡山的秀险,对大自然“似假鬼神工,缀此玲珑骨”发出由衷的感叹。   戴熙为广东学政,一方面肩负着为皇帝揆奋“文教暨武卫”,另一方面也承载着皇帝对他绘画技艺精进的期许。为了感谢道光皇帝的知遇之恩,戴熙在《奉命督学广东出都恭记》曰:“驱车复驱车,努力天南驰。持此一寸心,归作拜献资。”笔者囿于见闻,未能得见《清远峡图》,但是找到了戴熙在第二次典学广东(-)期间,在峡山飞来寺画的山水长卷———《淙碧亭、凝碧湾二处山水》。长卷以浓润笔墨皴染,山林浑融,江面澄净,雄浑大气。   画中题跋曰:“道光二十六年五月初七日游峡山寺,画淙碧亭、凝碧湾二处,鹿床识。敬斋同年屡为又韦同年索画,且云:‘又韦病痿,欲画养病,而熙未有以应也。’顷从箧中检得此纸,疵累太多,不堪入鉴。顾其生硬倔强处,或足当枚叔之《七发》,未可知也,又韦盖起而视之?醇士又记。长卷。”从跋中可知,长卷是道光二十六年()戴熙游览峡山飞来寺所画,此后送给了同为道光壬辰科()二甲进士的程灿策(字炳黎、又韦)。淙碧亭,即淙碧轩,位于飞来寺后飞泉洞,最初是飞来寺僧寿公为苏东坡所建,亭额为苏东坡所书。久废,明末朱学熙复建,毁后又由清初平南王尚可喜重建。凝碧湾,在飞来寺前,青峰绕翠,与波光荡漾。湾凡五转,始达寺岸。名字来源于苏东坡诗“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戴熙与连州   盛赞连州之山“秀削绝特”   戴熙与清远的缘分远不止于此,他在第一次督学广东期间(-),曾从罗定泛舟北上游小北江画连州山水,诗曰“我舟十日行湟溪”,沿途写下《晓发罗定》《夜泊清远》《进连州江》《浛洸厂》《锦浪滩》《连州坪》《青莲汛》《通儒水口》《小神滩》《龙湫潭》《楞伽峡》《归舟游同官峡》等诗记游,可见戴熙的行程涉及今天清远的英德、连州、阳山地区。   戴熙此行纵情连江山水,不乏诗画佳作,其好友张维屏盛赞他此举将数千年被埋没的连州山水昭示于世人。张维屏,字子树,号南山,番禺人。清代诗人、书画家,与黄培芳、谭敬昭并称为“粤东三子”。道光二十年()秋,戴熙与张维屏、黄钊、黄培芳、黄玉阶相约游白云山,张、黄等人擅诗,兴之所至憩于云泉馆赋诗唱和,戴熙将在粤几年的诗作出示。在座的友人均对诗词加以评论,张维屏评而序之,他在《访粤集·叙》中说:“岭南之山,罗浮为最大,连州为最奇……先生轺车校士,昕夕不遑,乃能出其余力,摹写水石,刻画岩壑,搜奇剔秀,穷幽阐微,字句皆从心精结撰而出,非笃好山水而又深造与诗,其能若是乎?连州山水之奇,数千年埋没于蛮烟瘴雾、深林密菁之中,今而昭昭在人耳目矣。”   连州的山水,更是给戴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道光二十五年(年),戴熙画长卷赠与友人陈鼎(字作梅),画中题跋说“自去年五月至今年五月,行程逾二万里,所见山水夥矣,然未有如连州(广东)之奇也。险怪虽不免,而秀削绝特,实为东南之冠。蓬窗远望,随笔点染,意在写照,不名一家。长卷,贻作梅。”跋中的“自去年五月至今年五月”,即年五月到年五月。年,为父守孝三年后的戴熙从杭州返京补官。年5月前往广东担任学政一职,因此说“行路逾两万里”。戴熙自38岁后两度督学广东,南北折回,又加上在任期间利用闲暇之间四处寻访名胜古迹,饱游沃看,大自然的奇异风光和云烟变幻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且使其“画境从此拓,所得殊不少。”   清远北江是古代沟通岭南与中原的水路要冲,峡山风光旖旎,又因千年古寺飞来寺深藏山中,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历代士、官、商、旅慕参络绎不绝,留下丰富的题咏。戴熙与其他人一样,被命运及时代的风云裹挟而来,面对江山胜迹,抒怀旧之念,发思古之情,然而画家的身份,令其比他人对自然山水,甚至是一草一木,有着更细致的观察。“险怪虽不免,而秀削绝特,实为东南之冠”,这是戴熙行万里路后对连州山水的高度评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