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伦艺菲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一篇《滕王阁序》让江西南昌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吸引了许多省内外游客来昌背诗、“特种兵式”旅游打卡。漫步在历史文化街巷,古韵建筑、古风饰品、赣派小吃比比皆是,游客们穿着汉服,漫步古韵之中,仿佛穿越时光,置身千年古城。
在社交软件搜索“南昌旅游”等关键词,最热门的帖子中一定少不了“国风网红”的身影。他们中,有扮成唐代诗人王勃的大学生,有身着古装蒙面奏曲的民族器乐老师……他们的出现,让许多历史景区走出“深闺”,让江西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出圈”被更多人所知晓。 爆红过后,冷静下来,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浮出水面。网红过后如何“长红”?文化和旅游如何相互促进、持续融合?也许在与这些亲历者、行业专家的对话中,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 历史文化景点“出圈” “能见度”越来越高 过去的一年,南昌成为“新晋网红城市”和“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来到南昌的人们一定会去滕王阁,追随王勃的脚步,感受《滕王阁序》的诗词意境;一定会到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转转,品尝当地赣派小吃,穿着汉服,漫步古韵之中;一定会去绳金塔景区逛逛,感受市民口中素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的镇城之宝塔…… 多年来,依托对本土旅游资源的挖掘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播,江西越来越多历史文化景点被省内外游客所知晓。据了解,年的12月23日,滕王阁景区迎来第万名游客,创历史新高;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年累计客流量余万,年累计客流量超万。 漫步在这些历史文化景点,你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变化。其中,扮成唐代诗人王勃的大学生,身着古装蒙面奏曲的民族器乐老师……这些“国风网红”的出现,让许多历史景区走出“深闺”,让江西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出圈”被更多人所知晓。 河南人在江西扮王勃 游客慕名前来对古诗 “这位姑娘,我们正在直播对诗,要不要来挑战一下。”“敢问兄台尊姓大名,何方人氏,第几次来江西?”“您知道江西有哪些历史名人吗?”每晚7时,总能看到一名身着圆领袍的古装男子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穿梭,他时而邀请路人参与对诗,时而停下脚步站在高台朗诵《滕王阁序》。 他叫孟程,是南昌艺术类院校的一名大二学生,去年下旬一次偶然机会,他开始扮演“初唐四杰”之一王勃。 “我是河南焦作人,高中学的是表演专业,现在学的是舞蹈表演专业。”初见孟程,高大挺拔的身姿在人群中格外出挑,为了扮演好王勃,在南昌学习生活不到两年的他,平时不仅喜欢去滕王阁、八大山人景区、绳金塔等历史文化景点打卡,更爱上了背诗。 起初,他先从中小学必学古诗词入手复习,随后开始背诵黄庭坚、王安石、欧阳修等历史文化名人在江西留下的诗词。当然,扮演王勃当然少不了熟悉千古骈文《滕王阁序》。 去年国庆,凭借对诗词的信手拈来及神似王勃的扮相,让他一度出圈,积累了一批古诗迷粉丝。遇到江西人,他会说“挑战几首江西历史名人作过的诗词吧”;遇到外地游客,他会问“槛外长江空自流出自哪首诗?”;遇到小朋友,他会说“今年几岁,学过哪些诗呀?” 现在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的游客,都喜欢主动来找孟程挑战背诗,“小学语文老师、导游、古诗词爱好者都来挑战过我,也让我结识到了很多热爱诗词的朋友。”孟程笑称,这也让他不断了解和熟背更多古诗词。 提前一小时翘首以盼 琵琶声中梦回豫章 每晚6时许,在孟程常驻演出位置的下一个路口转角,经常能看到许多游客抬着头,望向对面木屋二楼窗户,这里又是另一幅颇含古风意境的氛围感画面。 即便演出每晚7时开始,不少游客还是习惯提前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在窗户下方观望等待,只为占到最佳位置,一览“半遮面”古风表演者推开窗户的那一瞬间。 去年上旬至今,邓帅等民族器乐演奏者弹奏的一曲曲《青花瓷》《若梦》《兰亭序》让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一度“出圈”。 作为一名从小生活在南昌的“女崽子”,邓帅既是历史景点“出圈”的见证者,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的职业是一名教授琵琶的民族器乐老师,从去年上旬被大家知晓到现在,我认识了很多民乐爱好者,也有了一些小粉丝。” 1月14日晚,在表演正式开始前,邓帅迎来了一位同样学习琵琶的小男孩,写祝福卡片、合影留言、鼓励他上台体验……邓帅说,近两年来她能明显感觉到大家对琵琶这门乐器的了解程度有所提高,尤其是小朋友,他们从以前不知道这个像吉他又像古筝的乐器是什么,到现在能脱口而出“是琵琶!” “我们会根据当下一些流行元素来更换表演曲目,像之前大家喜欢古装仙侠剧《陈情令》片尾曲《无羁》,我们当天学会了副歌部分,当天就演奏给了大家听。”邓帅告诉记者,由于整个演出时间长达90分钟,演奏者需要提前准备20-25首曲目,在不看谱的情况下熟练弹奏,对演奏者来说,每次演出都是一次考验专业功底的小挑战。 如何持续焕发新生? 听听他们怎么说 如何将扮演的角色、打造的氛围感持续经营下去,是孟程和邓帅不断在思考的问题。 “去年年初开始表演至今,其实我们已经有过一次冷下来的感觉。”邓帅坦言,去年下半年有一段时间,能明显感觉到 对于孟程而言,同样需要面对市场 江西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志军认为,“国风网红”的出现,通过国风演绎的深度还原,以强视觉、强故事、强互动的方式,令游客在景区沉浸式游逛体验,感受国风文化和景区的历史文化。这一方面体现了景区顺应游客文化需求,让国风文化走进广大游客大众;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景区的新活力,特色国风内容消费、创新玩法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文旅融合如何持续焕发新生?陈志军也给出了他的建议:首先,文化是核心。要立足景区特色文化本身,提炼景区独特的文化IP,重点塑造产品的品牌IP,推动传统文化与创新体验的融合,避免同质化和低劣产品复制;其次,创新是引擎。景区推出的“国风体验”产品,要结合游客的兴趣及流行趋势,进行持续创新,延长市场热度。最后,体验是关键。通过加强产品的故事性、互动性、趣味性,结合优质服务的提供,让游客获得良好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带来深度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对国风文化及景区文化的认同。
值班编辑:陈杰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傅爱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