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人要自信
南仲平
(一)
自信凝聚力量,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兴旺、一个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自信的精神品质。有了自信,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才能百折不挠,朝着伟大目标奋进。
(二)
自信,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面对大革命失败,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和质疑,尽管有人悲观失望,有人不辞而别,有人叛变投敌,但坚定的共产党人依然高擎火炬前行,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毅然决然团结战斗在井冈山红旗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三)
自信,是英雄城南昌的应有气概。
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绝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年-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昌新建的一条小道上行走了3年,思索了3年,更加激发了他探索真理的勇气。从“小平小道”出发,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当我们跨过美丽的八一大桥,当我们穿过宽阔的八一大道,当我们行走在神圣的八一广场,当我们瞻仰雄伟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当我们参观静谧的“小平小道”,历史的印记告诉我们,南昌是打响“第一枪”的英雄城,是诞生了人民军队的英雄城,是孕育了改革开放思想的英雄城,是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和自信心特质的英雄城,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英雄城。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作为工作、生活在英雄城的南昌人特别是党员干部,务必始终牢记革命先烈们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奋斗、为什么而牺牲,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让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在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上,体现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的坚决执行上,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定巩固提升发展首位度、充分彰显省会担当的信心和决心。
(四)
历史和禀赋,让我们有条件自信。
自古以来,南昌就是底蕴深厚、文化灿烂、人才荟萃、商贸繁荣之地。从灌婴筑城到许逊治水,从遍布全球的万寿宫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南昌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宋词四大开祖”的晏殊、晏几道父子到被称为“东方马可·波罗”的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从参与东京大审判的著名法官梅汝璈到中国民营企业“第一股”的创始人熊建明,南昌人有着“俊采星驰”的美誉。从挥笔写就《滕王阁序》的王勃,到一代理学大师王阳明,再到中国画一代宗师八大山人,南昌成为他们一生最出彩的“诗和远方”。新中国成立后,南昌更是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等。
从区域禀赋看,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濒临鄱阳湖西南岸,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之称,是唯一和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是全省唯一一个航空一类口岸、千万级枢纽机场和航空客货运集散中心;南昌是京九、浙赣铁路的交会点,也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近年来,随着沪昆、赣深高铁的开通,南昌快速迈进“高铁时代”,正与周边城市互联构建一小时高铁经济圈。特别是过去的五年,南昌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人均GDP达到1.34万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路基。
(五)
大势和大局,让我们有机会自信。
放眼全球,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黑天鹅”“灰犀牛”还可能会不期而至,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全球化大潮在调整中继续向前,“东升西降”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纵观全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生产力布局面临调整,中心城市、城市群、都市圈成为承载生产要素的主要空间形态。特别是“十四五”时期,一系列国家战略在南昌产生叠加效应,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务院批复同意江西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将极大增强南昌对高端生产要素的吸附力和承载力,为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提供了有利契机。南昌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带动的重要区域,也是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长江横轴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京九发展轴的交会处,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立足南昌,我们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尽管有这些年来打下的良好基础,但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制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作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还有差距。而且,全国各大省会城市竞相发展,周边省份各大城市各显神通,省内各设区市你追我赶。前面标兵不断加速,后面追兵越来越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只有努力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才能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六)
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激励我们必须更加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江西工作、十分牵挂老区人民,先后两次视察江西,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让我们对江西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提出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是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的。南昌作为省会城市,理当在作示范、勇争先中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以强烈的省会意识和省会担当,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南昌走深走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省委对南昌发展寄予厚望,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创新政策措施,推动强省会战略深入实施,打造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科创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与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提升省会经济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南昌调研时,提出了“推动南昌经济首位度大幅提升,推动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大幅提升”的“两个大幅提升”以及“六个尽显”要求。战鼓铮鸣,使命在肩。南昌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以自信之心、自信之力,扛起担当之责,切实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抓改革、谋发展、开新局。
(七)
省会强则全省强,省会兴则全省兴,省会自信则全省自信。南昌人要自信,就是要自信地干,越干越自信。 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制定了南昌发展的“施工图”,目标是把南昌打造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和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都市;路径是实现“五高”,即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高颜值城市、推进高水平开放、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万多南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我们每个干部都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忠诚履职,求真务实,大胆作为。这是市委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期待,更是时代的使命和担当。美好的“施工图”彰显了我们南昌人的信心和决心,能不能变成美好现实,关键靠实干。
自信地干,就是要主动干。切实增强省会意识,自觉定位一流、主动对标先进,实行公开晾晒成绩、公布目标举措等制度,营造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自信地干,就是要靠前干。大力弘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工作作风,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在一线指挥协调、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推动工作。 自信地干,就是要创新干。在困难面前不退缩,问题面前不推诿,敢于“啃硬骨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自信地干,就是要团结干。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干部。要像一块钢板一样团结在一起,打造一支有干劲、有思路、有办法、有活力的“四有”干部队伍,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让我们把蕴藏的勃勃生机迸发出来,把喷薄欲出的能量激发出来,奋力实现“率先‘作示范、勇争先’,再展英雄城雄姿,续写新的时代荣光”。 南昌人,我们能! 南昌人,我们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