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优势 >> 正文 >> 正文

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篇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4/9/22

二十八宿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分野

古代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作分野。

例如《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参商

“参”指参宿,“商”指商宿。参宿在西,商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形容人分离不得相见。

例: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

流火

流,下行;火,星名。指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文曲星

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天罡(ɡānɡ)

星官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

小说《水浒传》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大多以农历为据。

二十四节气

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

初阳

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

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例: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支,即地支。干支两两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干支纪年每六十年一个循环。

例: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

2、帝王年号纪年法

皇帝即位,一般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例: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例: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

3、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例: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4、年号和干支兼用

一般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例: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

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

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农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

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禅山记》)

2、时节纪月法

有的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一月)”“仲秋(八月)”。

例: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

3、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

例: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纪日法

1、序数纪日法

每月二十九天或者三十天,依次叫初一、初二……初十、十一、十二……

例: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

“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2、干支纪日法

例: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秦晋殽之战》)

“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3、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朏(fě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例: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答秦太虚书》)

例: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与妻书》)

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4、干支月相兼用法

干支置前,月相列后。

例: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

5、传统节日

(1)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日。

(2)

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日。

例:人日题诗寄草堂。(《人日寄杜二拾遗》)

(3)

三元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为“三元”。

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生查子·元夕》)

(4)

社日

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有春秋两个社日。

例: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5)

花朝

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又称花朝。

例: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梦粱录·二月望》)

(6)

上巳

古代节日名,汉代以前的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三国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日,不必取巳日。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这里的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初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7)

寒食

农历清明的前一天。相传春秋时晋国介之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重耳为报恩烧山来迫使他出山,介之推抱树被烧死。重耳为悼念他,禁止在介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叫作寒食节。

例: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8)

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杜牧

(9)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端五”。屈原投江日。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艾草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10)

伏日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终伏(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总称“三伏”。

(11)

初七、下九

“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被称为“乞巧”。

“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农历每月初九日为“中九”。汉时,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例: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

(12)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古人认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13)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

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例: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14)

冬至

古人把冬至看成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作“冬至一阳生”。

(15)

腊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16)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之意。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或“除日”,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纪时法

1、天色纪时法

古人最初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的,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个时辰的变化。古代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的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下表:

天色地支现代时间

夜半子23:00—1:00

鸡鸣丑1:00—3:00

平旦寅3:00—5:00

日出卯5:00—7:00

食日辰7:00—9:00

隅中巳9:00—11:00

日中午11:00—13:00

日昳未13:00—15:00

晡时申15:00—17:00

日入酉17:00—19:00

黄昏戌19:00—21:00

人定亥21:00—23:00

(1)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5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例: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并序》)

(2)

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例: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

(3)

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4)

即时辰,详见“天色纪时法”。

(5)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

(6)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可指很短的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