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优势 >> 正文 >> 正文

千古奇文滕王阁序竟有五十九个典故,不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4/10/31

千古奇文《滕王阁序》竟有五十九个典故,不愧是“天下第一骈文”

《滕王阁序》是古代骈文的精品,是中国文学史上骈文的里程碑。自唐以来,骈文一直被指责为“宫廷文学”,王勃的《滕王阁序》,以充沛真实的情感,和典雅工巧的用典,给骈文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创造出骈散结合的新型骈文。

至此,骈文这种文学体裁拓宽了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开创了新时代,所以,称《滕王阁序》为“天下第一骈文”并不是夸大。

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滕王阁序》在典故上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彰显了王勃过人的学识和才气。本序共句,计字,典故达59个之多,其典故来源途径多,上起《左传》,下至《宋书》,涉及史书十余种。

在众多的典故中,我觉得历史故事的典故应该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的紫气也消失了。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陈藩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以志向高远闻名,《后汉书》记载了一个关于他的很有名的故事。

在陈藩少年的时候,有一位长辈来看望他,发现他家里很杂乱,就善意地对他说:你应该把房间和庭院整理干净,好迎接客人。陈藩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应该以澄清天下为己任,哪里顾得上去打扫房间呢!陈藩的长辈听了,大为惊奇。

我们今天比较熟悉的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从陈藩这个典故里面演化出来的,激励志向远大的人要学会从小事做起,不要眼高手低。

陈藩这个人一生不喜欢应酬,但很尊重有品味的人。他在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到豫州做太守时,邀请当地的一位高人徐孺子来家里做客。

徐孺子名叫徐稚,字孺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高士贤人。朝廷多次想起用他,他都予以拒绝,认为东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陈蕃到任后,遍访贤能,当他听说徐孺子满腹经纶且品德高尚后,十分钦佩,亲自前去拜访,并诚恳地请他到郡府为官。

徐孺子婉辞后,陈蕃便常常派人送去衣物,以示敬意,还经常约请他到郡府论学献计,秉烛长谈,并特意准备了一张卧榻,专供徐孺子享用。徐孺子一走,陈蕃就把卧榻悬挂起来,直到徐孺子再来,才又放下。这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的由来。

王勃就用以上的典故,来赞美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与陆士龙两位名士之间互不相识,两人一同到张茂先家中做客。

张茂先让他们先谈一谈,因为他们的才学都很高,让他们不要说一些平常的俗谈。

陆士龙拱手:“我是云间陆士龙”。

荀鸣鹤回答:“我是日下荀鸣鹤”。

陆士龙说:“既然乌云已经散开,见到了白雉,为何不拉开弓箭?”

荀鸣鹤回答:“本以为是矫捷的云龙,没想到是山间的麋鹿,兽弱弓强,所以箭就发得迟缓。”

张茂先听完拍手大笑。

文章中借这句话表现作者自己期望被召见的心志。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阮籍是竹林七贤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魏晋名士的一个重要代表,做事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有时驾着马车外出郊游,并没有确定的目标,只是随便挑选一条路任由马儿前行。如果走到了路的尽头,无法前进了,他就停下来大哭一场,然后驾车沿着原路返回。

王勃是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安,出生于东晋最显赫的两个家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个谢家。

作为谢氏家族一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既是东晋隐逸风度的代表,又是著名的风流宰相,成为谢氏家族在东晋前期的中心人物。

一次,谢安和子侄们聚在庭院中,院内树木郁郁葱葱,亭亭如盖,谢安正在给子侄们讲论文义。间歇时,他突然发问:“我们家的子侄并不都需要出来参与政事,为什么还要求每个人都有才能呢?”其他子侄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谢安用意何在。

这时,谢玄望着庭院中的大树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意思是,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让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

谢安听了很是高兴。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谢安对家族后辈的期望,也可以看出谢安对家族的信心,后人常用“芝兰桂树”来形容优秀子弟。

至于后半句,接孟氏之芳邻,是指孟母三迁的故事。

王勃借此表达,有幸结识在座的各位。

《滕王阁序》中的历史典故多达15处,为了讲解得更加详尽,今天只讲了5处,接下来的文章会继续讲下去,想想当初上语文课学习这篇文章,就讲了好久,《滕王阁序》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