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有位少年去交趾探望父亲,路过南昌。
当时洪州都督阎公刚刚翻修完滕王阁,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举行盛大宴会招待贵宾,准备让他的女婿写一篇记文,来夸耀这件盛事。
可这位刚路过的翩翩少年却是随手从书童手里接过笔墨纸砚,写下了洋洋洒洒的文章。
等阎都督看完少年交上来的文章后,直呼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在座的人们都大为震惊。王勃酒足饭饱后告辞,阎公赠送他细绢百匹,他便升帆离开。
这篇令阎都督叹服的千古第一骈文,便是《滕王阁序》。
这位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少年,正是王勃。
许多人还未走上人生的起跑线,而王勃已经把同时代和不同时代的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
可惜的是,王勃寿命非常短暂,虽然光芒璀璨,却如流星划过,转瞬即逝。
而《滕王阁序》却成了千年文化的瑰宝。如果你读懂了其中的三句话,那么你就明白了孤独、无常和命运。
关于孤独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意思是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相逢之时,大家都是异乡之客。
知乎上曾经有个热门话题:生活中哪一个瞬间让你孤独到想哭?
有个网友的回答,特别扎心:
你有一个好消息却找不到可以分享的人,明明应该开心,最后却变成了一个人的伤心。
其实,孤独是生命的常态。每个人都是你生命的过客,没有人可以真正意义上陪伴你一生。
在人生的旅程中,随着境界的提高,我们可能会感受到孤独的滋味,因为越往高处走,与我们相伴的人会越来越少。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告别和相聚的旅行,有的人匆匆下车,有的人半路搭乘。最终还是得独自面对孤独。
《庄子·在宥》中讲:“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人,因合群而感到迷茫,因孤独而显得高贵。
我们应当学会与孤独对话,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懂得享受孤独就意味着懂得独立思考、独立选择,在孤独中寻求平衡,保持与他人的适度交流和合作,这会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内在的富足。
关于无常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意思是苍天高远,大地辽阔,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事物的兴衰成败皆是有定数的。
史上最最难算的变数叫无常,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
年月21日,是一个让无数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东航MU,在广西坠落。机上12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这成了永远埋藏在我们记忆深处,不经意间提起就会发作的苦痛。
有人说,人算不如天算。无论你多富有,一场重疾,很可能夺走你所有的积蓄;一场意外,很可能让你一无所有。
在生命的无常面前,人是多么不堪一击,多么脆弱啊……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这句话意思是说经常见面的人都有离散的一天,要把和每个人见面的机会当作一生只有一次的缘分。
生命无常,去珍惜和拥抱每一个瞬间。
你永远也无法知道,生命的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只有明白这一点的人,才能无惧兴衰变化,不会患得患失,才会珍惜眼前人,不给人生留下遗憾!
有得到,便会有失去;有相聚,就免不了别离……
人生来来往往,真的没有那么多来日方长。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想爱的人就去爱,想见的人就去见,想做的事就去做!如此,才是对人生最大的不辜负。
关于命运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意思是君子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安于命运。
活得通达的人,懂得随遇而安,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活得豁达的人,苏东坡也算一个。提起苏东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年,是苏东坡逝世的周年。
虽然他留下了无数让世人爱不释手的诗句,但人们更爱的其实还是苏东坡这个人本身。
他有着数不尽的“身份”,一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乐天派,一位散文大家、书法家,一位工程师,一位酿酒实验者,一位荔枝与生蚝的狂热爱好者……
虽然苏东坡已逝,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就像作家祝勇说的,“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与苏东坡相遇”。他是中国人灵魂的工程师。
苏东坡的功业,不是翰林学士,不是中书舍人,更不是汴京的富贵,而是他的文韵天然,更在于他的心系苍生。
他一生背负功名,尝尽流离之苦,想要做闲云野鹤,却难遂愿。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他对命途多舛最好的诠释,也是他对风雨人生的态度。
每逢苦难,他都会以超然的姿态、达观的性情得到脱离。
生命苦短,愿我们都能活得像苏东坡一样: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滕王阁序》,是王勃的临场发挥之作,也成为了无人能够超越的经典。
几千年来,给予了我们太多的生命启迪与思想智慧。
它总能让悲观的人从孤独中找到渡己的航船,让迷茫的人从无常中看到前行的道路,让绝望的人从命运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