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所作的著名骈文《滕王阁序》写到:“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贪泉’早在晋书中就有记录。《晋书·良吏传》载:当时派到广州去当刺史的皆多贪赃黩货,广州官府衙门贿赂公行,贪污成风。晋安帝时,朝廷欲革除岭南弊政,便派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吴隐之走马上任,离广州三十里地的石门,这里有一泓清澄明澈的泉水,可是,这泉水竟名之曰“贪泉”。当地传说,即使清廉之士,一饮此水,就会变成贪得无厌之人。吴隐之终不相信这古老传说,不相信贪泉有如此巨大的魔力,他想起了历史上两位视富贵如浮云的高士——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人世间的大富大贵莫过于帝王的宝座了。可是,这兄弟俩互相推让。孤竹君死后,按照遗嘱要叔齐继承王位,可是叔齐却坚决要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避而不受,出奔于外。叔齐仍不肯登位,也出走了,结果兄弟俩为了互相推让王位,都逃离了孤竹国。天底下最大的富贵他们竟然弃之如敝屣。他勇敢地酌贪泉而饮了,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考验。他在广州刺史这个肥缺上,始终保持不贪不占的清白操行。任期满后,他从广州乘船返回建康时,与赴任时一样,依然身无长物,两袖清风,与前后刺史离任归还时“船载洋货,车装珍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妻子带了些来历不明的沉香,他发现后都丢入水中。吴隐之写的这首五言绝句让原本只流传于广州的贪泉传说名扬天下,同时也彰显了吴隐之的德行。吴隐之能写出此诗绝非作秀,他确实是中国历史著名的廉吏,在魏晋时期这可相当难得,书上说他容貌很美,善于谈论,广泛涉猎文史,以儒雅著名,年少时就孤高独立,操守清廉。从广州回京后他家还是茅屋,为了给女儿凑嫁妆卖了家里所有的家畜。酌贪泉魏晋·吴隐之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真正的清廉之士,是不管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也不管他手中有权还是无权,都是不会改变其志操的。一个人能否保持清廉,其关键还在于自己,不能怪罪于环境和条件。像之前有人说的高薪养贪,再对比吴隐之,实在差距太大。唐代诗人李群玉为了怀恋吴隐之,也作诗一手。石门戍到此空思吴隐之,潮痕草蔓上幽碑。人来皆望珠玑去,谁咏贪泉四句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394.html
上一篇文章: 探诗中山河唐诗王勃滕王阁诗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