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优势 >> 正文 >> 正文

笨小孩的逆袭之路,苦练书法,行草浑然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5/5/25

传奇故事总是让人感到热血澎湃,历来人们对于天之骄子的成功都感到平平无奇,反而对那些实现逆袭之路的“笨小孩”津津乐道,而这位大明时期的“笨小孩”实乃一位珍珠般的人物。

“江南四大才子”风流潇洒、博学多才,自古就饱受称赞,今天的主人公便是其中之一文徵明。文徵明,号衡山居士,诗、文、书、画样样精通,但是幼年时期的文徵明却非如此才华横溢。

文徵明8岁还口不能言,一度被人错认成痴儿,直到11岁那年才能开口讲话,既然天赋不够那就努力来凑,文徵明由此发奋学习。

他酷爱书法,临摹“二王”、赵子昂、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字帖,篆、隶、真、行、草五样具通,尤以小楷、行草两体最为精湛,而行草《滕王阁序》尤为展现其独特的书法风韵。

《滕王阁序》由唐朝文学家王勃所创,此文辞藻优美、通篇对账,文徵明一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似江景白云浮于面前,文徵明的行草更是将诗文中的景色描摹的惟妙惟肖。

文徵明的《滕王阁序》为明朝行草的代表作品之一,行书与草书相结合,不仅使秀美温润的行书多出潇洒流畅之意,也使得狂放不羁的草书多出一丝秀美之感,可谓将用笔之道发挥到了极致。

此作风格鲜明,将文征明的行草精彩之处展露无遗,其书法老师李应祯大多学习“二王”的作品,因此他也时常临摹“二王”的字帖,字里行间都能看见“二王”的风采。

笔法细腻,有一种老成的清秀文雅之美。控笔极为考究,每每下笔都经过深思熟虑,观其作品很难在里面找到他的失误与缺点。、

除去“二王”的神韵之外,因文徵明还经常临摹赵子昂、颜真卿和米芾等人的作品,所以他的行草作品将他们的诸家特点融合,在温润清雅之外还富有着弹性与活力。

点画间兼具遒劲之势,章法与排布上疏密有致,虽没有严谨的要求横竖应对,但整体观感上不会显现出草书的杂乱狂放之态,笔画连贯、洒脱自如,可谓是一幅动静结合充满流动之意的圣品。

作品中的草书之姿更是值得一品,其草书除了取学"二王“及智永的小草外,还取学过怀素、黄山谷的狂草,尽管师父多但他也没有失去自个人风格。

在草书恢宏的气势之外,他一直临摹学习的笔法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全篇没有夸张的大开大合,不会过分强调笔法炫技,也没有失去该有的严谨态度,飘逸的字体间不乏雅致的韵味,让人看后回味无穷。

相比与其他草书,此品更加柔和雅致,因此可以时常临摹,提升自己的书法技巧,对于一些草书、行草爱好者来说可以作为向前进阶的过渡,因其章法排布严谨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一件修身养性、日常陶冶情操的必备雅品。

拥有如此高超的技艺,致使清代书法家参照其书法作品进行学习,88岁仍写的一手好楷书,影响中国书法多年,实在称的上是“书坛第一人”。

现今这卷真迹存于苏州博物馆,经多重努力我们对文徵明《滕王阁序》进行了超高清复刻,采用艺术微喷设备,对原作进行1:1还原,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一观,一睹其风采。

文徵明《滕王阁序》精裱手卷宣纸字帖淘宝¥48¥96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