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介绍 >> 正文 >> 正文

行走走过西津古渡王霞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3/11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zhuanjia.html

一个人,一首诗,一念之间,想起了很近,也很远的那个地方——西津古渡。

近,是因为它所处的镇江距南京只有70公里,车程一小时;远,是那个古渡离我已有千年之遥,客居金陵20余载,至今也没能亲近。

或许是不经意间提到了吧。周六一早,夫君就神神秘秘地要我准备出发。感到有些突兀,但却正和心意。

一路疾行,不到八点就进入了镇江。几乎一直是车行江边,给我的感受是安宁静谧。

来到古街时,朝晖正斜斜地抚慰着青砖、阁楼、塔亭、弯曲的窄巷。或许是来的早,游人稀落。临街的广场、店铺虽是新修,却也沿袭了明清建筑的风格,青砖飞檐,颇为古朴。特别是镇江锅盖面品鉴馆,让我这个爱吃的停住了脚步。进得门,一眼就看到一位白衣白帽的师傅,在长长的几案上擀面,已成型的面坯有桌面宽,厚厚地裹在手臂粗的擀面杖上,展开来,有近三米之长。看师傅娴熟地舞弄,惊羡不已。里间是煮面的厨房,也是古色古香。能把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组合到旅游文化中,并不乏见,融合巧妙的却也不多。此地此时,它让我想起千年之前,风尘仆仆地摆渡过江的文人仕士、贩夫走卒,在寒风凛凛的清晨,在这里吃一碗热腾腾的汤面,体会到的恐怕不只是饱腹。

绕过小花园,缓步走进这条古街,略有失望漫上心来:眼前的巷陌显然是修整过的仿制品,虽说极力地修旧如旧,仍是失去了沧桑的原貌。对一条千年古巷来说,这件衣服委实太新。但是,如今的所谓历史遗迹有多少还能原汁原味地存在呢?这样一种保留或许也将成为一种历史吧。

依山而建的小巷略显逼仄,然而悠长。青石漫地的路面上,足音渐响,街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的门板也渐次开启。那些居民、商人都默默地行走做事,动作徐缓而笃定。想那千年前的人们也就是如此的生活吧?一丝遥远的淳朴氤氲至今。细细看来,木门上的雕花格栅,窗口高悬的铁皮马灯,一些匾额还是陈年的旧物,保存完好。透过薄雾般的历史烟尘,隐匿在这些青砖黑瓦的背后,似乎可以隐约看到曾经的雕花小楼连绵数里,听得到悠扬的箫管笙歌……

就是这样,慢慢行走,细细寻觅。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那些散落着的,一些各朝各代的遗物,不由得你就生发出一阵零乱而幽深的历史思绪:一间醋坊,斗方的招贴让人嗅到一丝丝市井人生的烟火气息;一间字画装裱的店铺中,工匠们心细如丝的工作和那些褪了色的画卷,让纸墨香气飘散在厚重古迹里;一间书画社中,一位斯文的长发男子和两个弱冠的孩童默默地临帖,传承着悠久的文化……

走上缓坡,一座造型西化、塔身遍布梵文、宗教色彩浓厚的过街石塔,凌空高悬在古街的中部,肃然俯瞰它的沧桑。

远望似门,近看是塔。我仰视着这座石塔,它于肃穆中透出宁静,历经沧桑,依旧神闲气定地俯视着芸芸众生。塔下的台座是四根石柱架着的梁式结构,有石门框东西贯通。无论你从哪里走进古街,都无法避过这座白色的石塔。回家后,我查找了资料:这是一座建于元代的喇嘛石塔,雄踞古街最高处,为元武宗敕建。当时,它代替的是十字寺,为基督教之礼拜堂,是元武宗下令毁拆十字寺为佛寺,并亲令京前画塑元大都工匠刘高仿京刹梵像而作。皇帝亲谕,自然不凡,一纸诏书,化激烈宗教斗争于无声。这座古街上,便多了一座造型精美、独具匠心、寓意深刻的佛塔。据说,这种过街石塔,中国境内只有两座,另一座位于北京居庸关,但塔身早已毁坏。因此,西津古渡的这座石塔,成了我国惟一一座保存完好的过街塔。从元朝至今,它已经历了近年的风雨。按佛经解释,从塔下经过,即为向佛顶礼膜拜,虽然前程未卜,但至少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这当然仅只是一个宗教的愿望。但我却从石塔的瓶身外形上感受到了几百年来,芸芸众生所寄托的平安愿望。这,怕是已经超越了一切宗教和朝代。

一群游客赶了上来,熟稔的北方话告诉我,他们来自童年的家乡。我尾随着,看他们兴致勃勃地在古街上指指点点,拍照留念。那些鲜亮的身影也定格在我的镜头中,衬得那六角飞檐又有了一丝丝灵动。

带着这样的慰藉穿过了石塔继续前行,远远地看到了一组巨型的铁铸香炉。来到依山而建的观音洞前,黑漆大门紧闭,可我却听到若隐若现的梵音,想象中,观音菩萨面带笑容,端坐莲花宝座,接受渡江人祈求平安的香火。此时,没有香客,对面香炉里也只是残余的灰烬。眼前却分明的有青烟化为紫气,飘渺缠绕于洞内街外,传递着千百年不变的祈求和祝福,抚慰着飘荡在冥冥中的灵魂们。

观音洞的对面,就是名闻遐尔的救生会旧址。看来人们也明白只靠观音,并不能保全自己。所以从宋代开始,古渡就设立了义渡和救生会,专门从事打捞遇险的船只和人员。想当年,烟火燎绕的观音洞和一派繁忙的救生会,是怎样鲜明的对照?这使得这个古渡具有了一份错综复杂的人文情怀。

思至此,猛然惊觉我误过了小山楼,误过了一千年前,唐朝诗人张祜夜宿镇江西津古渡小山楼。这个张祜就是我开篇提到的那个人。而那首诗,就是他在此登楼眺望长江,思绪游动,信而走笔的七绝《题金陵津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正是这轻灵细腻的笔调,谐和而低回的音韵,把清美、宁静带入我心,引我至此。

王勃之于滕王阁,范仲淹之于岳阳楼,崔颢之于黄鹤楼,辛弃疾之于北固楼……一篇美文,一座名楼,一代文人……历史上,多少的一座楼与华章同在?不知是楼因文胜、文因楼扬还是人因楼名。

而小山楼却没有扬名,张祜也没有扬名。我猜度是因为小山楼只是一个供来往旅客宿住小客栈,张祜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过客,于普通的夜晚,立于普通小楼,凭窗而望,心中升起的也只是游子身处异乡常有的淡淡的乡愁罢了。但你是不是觉得就是这么一立、一望、一愁,到让我们顿生亲近之感呢?

回返寻觅,当年的小山楼也已不复存在,其位置也不可考。但眼前的小山楼,朴素简洁,风格与沿街建筑一脉相承,虽与我想象中的不同,却也能融入这街区,算是合适吧。登楼,古街街景尽收眼底。那层层叠叠的飞檐让你恍然渡过了历史的河流,回到了千百年前,那唐宋、明清……

走过两座香烟缭绕的亭状香炉,出了券门,就走完了千米古街。

开始沿阶而下,一路下行,一直到现在的伯先路。当年的老街店面、会所,至今犹在。保存最完好的,当算是“镇江商会”,高大气派,有些欧式风格。再前行几步,一座弃楼出现在眼前:拱形的门楣窗檐、大门两侧的罗马柱、精致的铁艺阳台围栏……无处不透着一股子贵气,只是墙面的斑驳脱落,让你喟叹岁月的无情。心中忐忑地暗忖:那些文保部门不会把她拆了吧。

再走不多远,就是伯先公园了。到这里凭吊,是因为有朋友是民国迷,崇仰中山先生。

伯先公园其实就是赵伯先墓。

资料记载:赵伯先清末时期在新军担任军官,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孙中山和黄兴的亲密战友。年3月29日,赵伯先具体策划、组织并领导了惊震中外的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赵伯先因壮志未酬,悲愤成疾,于年5月18日(辛亥年农历四月二十日)病逝于香港,遗体葬于香港笳菲公园的山顶上。由于当时清朝还未被推翻,墓碑上不用真名,只题作“天香阁主人之墓“(天香阁是赵故宅楼名)。

年初,孙中山大总统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明令追赠赵伯先为上将军,孙中山委派赵伯先三弟赵光赴港于4月1日遗体从香港运回,安葬于故乡镇江南郊竹林寺附近,碑曰“大将军赵伯先之墓”,并建立墓道等建筑。章士钊,王立,柳亚子马锦春等均为之立传。

赵伯先之所以墓葬此地,据说是根据他自己生前的意愿而决定的。年秋,18岁的赵声第一次离开家乡大港镇到镇江游览。赵伯先游览了镇江后,第二天和几个结识的青年学生一起漫游南郊。他们行至竹林寺时,登上一处青山远眺,看到这里群山环抱,苍松翠竹,环境幽静。指着一处山麓高声对大家说:“这座佛寺风光美好,地势高爽,我将来‘百年’之后,一定要在这里下葬。”说罢,口占即兴诗两句:他日行人遥指处,竹林深处赵公坟。

进得公园,走过广场,伯先将军的铜像矗立在那里。高大的底座上是萧娴题写的“赵公伯先之像”,笔迹峻丽。公园里繁花似锦,音乐阵阵,游客散落处处,老者含饴弄孙,少者结伴嬉戏。

信步徐行,忽而已至中午。匆匆回到锅盖面品鉴馆,谁知这店已经打烊。看到我的失落,夫君找到管理人员打探,老师傅热情地告诉我们,就在过了伯先公园的三岔路口有个德顺居,那里才有附近最好吃的锅盖面,且价格低廉。于是驱车不到5分钟,就找到了。叫了两碗面:一碗肉丝、一碗砧肉,加上半只镇江的卤水老鹅,简简单单的一餐。片刻,面至。面细如丝,衬着青椒碧芹、肉丝、肉圆,品相不错。嗅着汤水的香气,细细品来,颇为可口。如果说品鉴馆里的面是登了雅堂的美食,那这里就该是民间的佳肴了。

食毕,已过午。计划着沿江一路览胜:焦山、北固山、金山……可惜由于我的腰疾未愈,走了一个上午,已感到隐隐不适,实不敢再逞强。只是在外面略观一番:焦山,隔江远眺,遐思万千;北固山,梦幻中依稀听到了甘露寺那抑扬顿挫的曲调;金山寺,就像一个大市场,塞满了游人,让人游兴顿消……倒是这沿江一路,快要完工的滨江风光带,风景旖旎,古色古香,让人流连……看到附近的新建小区,花园一般,顿生留居此地之意。

下午一时许,我们驱车归家。至家,稍事整理就歇息了。沉沉的梦里,依稀看到小山楼上张祜的身影;宪宗皇帝金碧辉煌的宫殿上,杜秋娘婆娑的舞姿,那一曲“金缕衣”……

李祥霆-夜行船.mp:10来自秋水微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