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介绍 >> 正文 >> 正文

又反常识了滕王阁诗和滕王阁序或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4/25

在我们的认识中,《滕王阁诗》和《滕王阁序》是一个整体。

换个说法,我们都这样认为:王勃在滕王阁参加了阎都督的宴会,宴会上大家要分韵写诗,于是王勃受托为宴会,或者说诗会,写了个“说明”,叫《滕王阁序》;

然后别人写诗,他当然也写,在这次宴会上他写了《滕王阁诗》,也就是“滕王高阁临江渚”这一首。

文征明书《滕王阁序》并诗局部

现在有种说法:这首诗并非在宴会上所写的那一首;而那一首呢?已经散佚而不可考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序和诗是前人拼凑在一起的。

这个观点是不是在挑战我们的认知?

支持诗和序或非一体的证据至少有,悦华将这些看法梳理了一下,注意,是梳理。

证据1:序和此诗在很多文献中是分开的。

有学者考查《滕王阁序》的刊本,发现从宋代载有此文的《文苑英华》起,一直到清初,序的末尾都没有诗。

清辑《文苑英华》中的《滕王阁序》结尾

诗在《全唐诗》、《王子安集注》等集中有,但诗前没序,诗的题目也不是赋韵诗常见的、类似“秋日登洪府滕王阁宴韵得某字”这种样式。

——开始有诗是从康熙年间的《古文观止》起。

这意在说明是从吴调侯、吴楚材开始才将诗和序“拉郎配”的。

这个证据其实是不充分的。

——早期的印刷本上没有,可是早期的手抄本上有啊。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有个苏轼《滕王阁诗序》的拓本,末尾是“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诗云:滕王高阁临江渚,……”

苏轼《滕王阁序》

而明代文征明、文彭父子都有《滕王阁序》并这首《滕王阁诗》的手卷存世,这至少说明,序和诗在一起,自北宋即有之,自明至清而不绝,而非从《古文观止》才这样做的。

当然,除非能证明拓本和写本为假。

附注:文彭的《滕王阁序》后原无诗,卷后的《滕王阁诗》为明末书法家张国绅所书。

《滕王阁序》(并诗)现藏台北

而张国绅,是明万历年间进士,曾归李自成,被封为右相,后因事被杀。

张国绅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证据2:此诗与序在内容与艺术表现力上的差别。

有学者认为,此诗在内容上与序所表达的相距甚远。

首先,序作于王勃擅杀官奴,死里逃生之后,抒发的是命途多舛,人生失路之悲,虽不坠青云之志,但以失意为主。

而诗表面上似乎是写盛衰无常,但实非如此。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乍一看是怀古,其实不然。——因为“帝子”即建滕王阁的李元婴,那时,这位滕王还好端端地活着呢,一直活到王勃死去七八年他才死掉。这怎么是怀古呢?这是一首讽刺现实的诗!

——因而认为,诗与序内容上并不契合,除非彼滕王非彼滕王,或诗为伪作。

以此为据,证明诗与序非一体,似乎也不充分。因为还有学者论证诗与序的“互文性”呢。

滕王阁诗诗意图(来自网络)

还有学者认为,此诗的艺术表现力和序的差别大了点。——意思当然是序强诗弱,有点狗尾续貂的意味。

比如,“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和后面的“闲云潭影日悠悠”意境是重复拖沓的,这一转显得不那么爽利干脆。诸如此类。

悦华认为,涉及到审美的方面,说服力就不强了。对于这首诗,历来褒多贬少,以此证明二者非一体,这个也很难。

元唐棣滕王阁图现藏美国

证据:从赋韵诗的规则上看,诗不符合赋韵诗的特征。

悦华私下里认为,这个证据最有杀伤力。

因为“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这句话证明,这是要求大家在宴会上分韵赋诗。

所谓分韵赋诗,通俗地讲,就是把一堆韵字放在一起,参与这个写诗游戏的人要么通过抓阄得到(探得)、要么通过分配得到(赋得)一个韵字,然后用这个字及与它同韵的字写诗。

“一韵”指两句,“四韵”就是八句。

“游戏规则”是:不准出韵、换韵,平仄不能通押。

按照这个规则,《滕王阁诗》根本不符合!因为它分别押了虞韵(仄声韵)和尤韵(平声韵)。一下犯了几个规,且没在例外项(唐韵“独用”、“同用”规则)内。

古代宴会雅集图

所以,这首诗只能是一首普通的七言诗,而非“一言均赋,四韵乃成”的赋韵诗。

不仅如此,还有一条旁证:在日本正仓院本《滕王阁序》里,“一言均赋,四韵乃成”,是“一言均赋,八韵乃成”。

如果这个“四”真的能证明是“八”,说明滕王阁“诗会”上是要求写一首八韵十六句的诗,这样这首诗更不可能是王勃即席写的那首了!

有位著名的自媒体人也发现了这首《滕王阁诗》在诗律上的问题,但他(或她)想当然地认为,因为是初唐,诗律还在初创阶段,所以不甚严格。这是出于臆断了啊。

可以搜下唐中宗景龙三年幸临渭亭时君臣唱和的赋韵诗,诗律森严到什么程度,一看便知。

——注意上面所说的是赋韵诗的规则,而非五律或七律、排律的规则。

古代宴会雅集图

综上言之,《滕王阁序》与“滕王高阁临江渚”这首诗是否是一体,如今还是要我们去解的一个谜。

绝多经典都有谜要解,而《滕王阁序》是经典,没了谜,也就少了很多魅力。

大家有什么看法,评论区见!

参考文献:

①《从正仓院写本看王勃〈滕王阁序〉》,咸晓婷,《文学遗产》年第6期.

②《从唐代赋韵诗看〈滕王阁序〉“一言均赋”的解释》,杜青山,《南都学刊》年第2期.

③《关于〈滕王阁序〉结尾的一点辨识》,魏家骏,《名作欣赏》年第2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