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描写送别的诗有很多种,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在这些送别诗歌当中,唯有王勃的送别最为豪放。
这首诗歌的全文内容如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是王勃为好友杜少府送别时所写的诗文,少府是一种官名,从标题来看,诗歌写作背景是诗人的朋友杜少府即将离开长安,远赴蜀州任职。
杜少府离开之后,两人相隔千里,不知何日能够再相见,本应悲伤难过的离别场景却被王勃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化解。只要这世界上存在我的知己,即使对方在天涯海角也如邻里一般。
因此王勃告诫友人,千万不要在离别的时候像小儿女一样哭哭啼啼。王勃一改送别诗低沉哀愁的格调,用明朗豁达的态度面对离别,颇显其豪迈。
虽是送别诗,但诗文的开篇却描写了一副宏大壮丽的画面。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水面雾气朦胧,站在江边眺望远方。
在苍茫的大地面前,两个即将分离的友人显得十分渺小,愁思在自然面前何足挂齿。两人同在官海沉浮,虽满心不舍,但最终落脚于何处却不失自己能够决定的。前两句虽然饱含王勃的无奈,但仍然能感受到他随遇而安的洒脱。这样的分别,不由得让人有些舒畅。
全诗大气磅礴,豁达明朗,很难想象这样的诗歌出自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之手。
王勃是初唐诗坛的一朵昙花。他六岁能写一手好文章,九岁能为史书注释,十六岁科考及第。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曾遭遇两次贬谪。
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淘宝¥18.8¥52.6购买在第二次被贬以后,年轻的王勃对官场已经不再抱有期望,离开繁华的长安,来到交趾(今越南地界内)。在看望父亲返回交趾的途中,年仅二十六岁的王勃溺水而亡,魂丧南海。直到死前,他还因自己被贬连累父亲的事情而内疚,可惜已再无弥补的机会。
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意外,王勃的名气极有可能盖过李白。历史没有如果,更何况诗文在精不在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文章足以证明王勃的才华,文章的多少又有何重要呢?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