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新闻 >> 正文 >> 正文

净兴庐山,一座被李白诗化的千古名山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2/12/11

作者:净兴

庐山,一座被诗仙李白情有独钟的文化景观的千古名山,是一座将风景名山、文化名山、政治名山融合一体的天下名山,又是一座将地质文化、生物进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拥有着中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华十大名山等耀眼的桂冠。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康山、辅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作为“众水汇集之地”的腹地九江庐山,得水之灵,依水而栖,永久昌盛,因水而兴的九江,"火″"寺″谐、“水”“山”和谐、“水”“人”和谐,山外有城,城外有江、城内有湖,别样清新、清净、清爽江南水乡。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地处地球神秘北纬30°纬线上地带,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孕育深厚历史文化沉淀与丰盛的历史底蕴,正是呈现这些饱含着地球文明资讯的现象。东经°52′-°8′,北纬29°26′-29°41′之间。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整个山体南北长29千米,东西宽约16千米,山体面积平方千米。海拔25-.8米。自古命名的山峰有座,主峰大汉阳峰海拔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块段)。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庐山断块山),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相传西周时,匡俗七兄弟上山结草庐修仙,故称庐山。在《尚书·禹贡》中:“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其中,“敷浅原”就是庐山别名;此外,庐山还有南彰山、天子彰等别名。而最早以“庐山”之名被写进史书的则是司马迁的《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诗经·小雅·信南山》有“中田有庐”,而《国语·楚语》则记载庐山所在位置在战国时称“庐邑”,晋朝孙放的《庐山赋》中:“寻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持平敝之原。”也谈及庐山地理。庐山名字与原来这还和三个大人物有关系。清代笔记《坚瓠集》记载,周武王在位的时候,太上老君李耳,和一个世外高人方辅先生,曾经一起骑着毛驴来到了庐山之内。两人一起修建茅屋,渴饮清泉,饥餐野果,勤奋不辍的修炼和炼丹。后来他们炼丹成功,两人都成了神仙离开了这里,只留下了茅屋(当时叫草庐),因此后人将这座山称之为“庐山”。在周威烈王在位时期,有一个人叫做匡续,匡续也是一个得道高人,德高望重,品行高洁,当时名气非常大,周威烈王多次请求匡续出山辅佐自己,但是都被不慕荣华的匡续拒绝。后来周威烈王再次派遣大队人马去迎接匡续,结果匡续成仙而去,只留下了一座空空的草庐(茅屋)人们钦佩匡续的为人,因此将匡续遗留下来的茅庐称之为“神仙之庐”,将他生活的山叫做庐山,因为匡续姓匡,因此人们又将庐山称之为匡庐,或者匡山。自古以来,庐山被世人传为“神仙之庐”之说。庐山由此得名。庐山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迄今为止,在庐山共发现一百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公元年,伟大的诗人白居易评价了庐山的自然美的价值。他把庐山放在了中国名山中的第一位。他说:“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因慧远大师在江南水乡福地庐山,创建东林念佛堂,弘扬、光大净土宗。念佛于定中三次见到阿弥陀佛,四次见到极乐净土(佛国),永建第一个净宗道场,兴建白莲社,同参道友一百二十三个人,都发大誓愿,一心念佛,求生弥陀净土,弥陀亲自接引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佛国(世界),导引"弥陀佛国″概念,故此名扬天下。年,庐山国家公园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庐山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年,庐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电影《庐山恋》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年,被评定为全球唯一的联合国CCC/UN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并被推荐为中国唯一提名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奖单位。

庐山,一座"不识真面目″仙山

庐山,这座第四纪冰川留下的鬼斧神作已悠然傲立千百年。庐山拥有刃脊、冰斗、冰窖、U形谷、角峰等一系列冰蚀的复合地貌景观(依次由断块山构造地貌景观、冰蚀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叠加而成),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是著名的洞天福地。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对庐山的由衷赞美。庐山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雾″文化。云雾庐山,天下名山也。庐山云雾四季常有。不同季节有不同雾景。庐山雾的多姿多彩所折服,庐山云雾扑朔迷离,虚无缥缈的神秘。庐山的雾茵蕴而缭绕。庐山一山飞峙于江湖之间,饱含云雾之气,缭绕蒸腾,诡特奇妙,故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名扬海内外。庐山云雾,天下闻名。上庐山,便在雾中行。发现四周已被云雾包围,恍然是浮在云海之上了。原来,那半山上的云,已成了身旁弥漫的雾。到底哪儿是云,哪儿是雾,谁也分不清了。就这么穿云破雾行到了住处。住处在半山坡,有小溪在旁边潺潺流过。傍着小溪,一条石阶小径通到山下。周围苍翠的松林,笼着轻柔的白纱。里面隐隐地隆隆作响,似有仙人在作法,远远听来,像是有犬雨倾盆一般。于悬戎好奇地走入松林。雾气罩在身上,湿湿的。偶尔有几滴水珠从树上落下,却分明没有下雨。以前听过“松涛”这个词,在此亲身体验,原来不仅是”形似”,也是“声似”。如果说,溪流“哗哗”声有如“小弦切切如私语”,那么,这雾罩松涛的隆隆声真是“大弦嘈嘈蜘急雨”了。“苍翠的松林,笼着轻柔的白纱”,其间隆隆响声就是“松涛”。庐山雾著称于世,不仅因为它四季常有,扑朔迷离,更由于它形态万千,瞬息万变。雾起时,那蓝天、绿树、红屋顶、青石壁,全部脏脏腑俄,半逐半露,犹如画家信手涂抹出的斑斑色决,又像梦境中随意组合的点点断片。奇峰秀岭一时变得虚无鳔缈,若有若无。而雾散后,天高气爽,阳光明媚。群峰傲然挺立。枯岭上,白色铁皮屋顶银光闪耀。庐山雾四时常有。正是夏日旅游旺季,我在山上小住几日,已为庐山雾的多姿多彩所折服。若是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时候。雾天更为多见。云掩雾锁的庐山又该有怎样的神韵。

茶文化。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此茶产于江西庐山,是绿茶类名茶。

由于气候条件,庐山云雾茶比其它茶采摘时间较晚,一般在谷雨之后至立夏之间始开园采摘。庐山云雾茶的品质特点: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幽香如兰,滋味深厚,鲜爽甘醇,耐冲泡,汤色明亮,饮后回味香绵。在古代,历代名人交口称赞庐山云雾茶,认为宇内名山,除五岳以外,首推匡庐。唐代大诗人李白说:“余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匡庐真天下之冠也。”据说原本庐山的云雾茶在最开始只是一种野生茶,后来就是东林寺的慧远大师将这茶改造成家生茶,他还经常把这种自己种的茶用来款待好友。到了唐代,云雾茶已经非常有名,在宋代庐山名茶已经被列为了进献皇帝的“贡茶”。茉莉花这首民歌是从北方传入江南的,据说还可能是慧远大师所做的。自茉莉花从印度传入了五台山,就很受僧人的喜爱。所以那些写佛乐的僧人就写出了一茉莉花为原型佛乐《八段锦》。相传,庐山种茶始于汉代,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徒便结舍于庐山。当时全山梵宫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崖登峰,种茶采茗。东晋时,庐山成为佛教的一个很重要中心,高僧慧远率领徒众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树。唐宁两代文人墨客多有赞颂之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庐峰结庐而居,亲辟园圃,植花种茶,诗云:“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宁代诗人周必大有“淡薄村村洒,甘香院院茶”之句。明太祖朱无璋曾屯兵庐山天池峰附近,庐山云雾正是从明代开始生产的,很快闻名全国。明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即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匡庐之山,真是云的故乡,云的世界。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时而像浩瀚的波涛,时而像轻盈的薄絮,整个庐山都沉浸在那朦胧飘渺的云雾中,“千山烟霭中,万象鸿蒙里”,一如太虚纪境。因而“雾芽吸尽香龙脂”,云雾的滋润,促使芽叶中芳香油的积聚,也使叶芽保持鲜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据庐山志记载:北宋时,庐山云雾茶被列为贡品。年,庐山云雾茶进入国际市场,深受欢迎。年,庐山云雾茶被列入中国绿茶类的特种名茶,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绝”,扬名中外。

"峰″文化。自古命名的山峰有座。其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之滨,共有99峰,主峰大汉阳峰海拔米,五老峰,五老峰,庐山主峰,地处庐山东南侧,海拔米,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李白曾多次登五老峰,并留下诗文:“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览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意指: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登上此峰可俯视山下美景。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五老峰的海拔米,指的是第四峰的高度。四峰,五老峰是庐山的一张名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指的就是五老峰的五个山峰景色各有不同。在五峰顶等待了半小时,就在我们即将准备离去之时,一侧的雾气竟然开始渐渐消散,远处的四峰和三峰也开始显露峥嵘,那云雾升腾若隐若现的山峦,原来竟是如此这般的美丽壮观!那山崖上点缀的一两朵嫣红,更是显示出庐山的秀美婀娜,庐山瀑布。香炉峰。诗中的“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而瀑布在香炉峰旁边。就是庐山瀑布。诗中的“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而瀑布在香炉峰旁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的是庐山的香炉山瀑布。把香炉峰比作香炉,把水汽比作烟。因为水流大,落差大,产生了大量水汽,形成了烟雾,被阳光一照,就变紫烟了。

″口″文化。含鄱口,位于东南部含鄱岭的一个山口,海拔米。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三座山峰连在一起优如一只张开的巨口,有欲饮鄱阳之水,而得名于含鄱口。含鄱口也是中国九大观日出地之一,最佳地为含鄱亭。登上含鄱亭,极目四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观云,却会看到另一番景象。一堆白云,自湖中冲天而起,垂直地升腾,形成一道自天而降的“瀑布”。“瀑布”急速地奔泻,银浪翻涌,气势磅礴,但不久,这道“瀑布”迅速上下收缩,在空中形成一个“云岛”,这“云岛”不断地变幻舒展,忽而轻盈荡漾,忽而上下翻腾。朝阳升起后,在明亮的天幕下,它却向峰岭飞来,即刻云铺丘壑,絮掩翠崖,其白如银,其软如绒,一直涌到自己身边。

岭文化。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庐山慧远大师《庐山记》:"其山大岭,凡有七重,圆基周回,垂五百里,风雨之所摅,江山之所带。高岩仄宇,峭壁万寻,幽岫穿崖,人兽两绝。天将雨,则有白气先抟,而缨络于山岭下。及至触石吐云,则倏忽而集。或大风振岩,逸响动谷,群籁竞奏,其声骇人,此其化不可测者矣。众岭中,第三岭极高峻,人之所罕经也。″文中,有开头“其山大岭,凡有七重”句,写出众岭中的第三岭,写它“极高峻”说“人之所罕经也″。七重大岭,(南、北岭)、第三岭。作者重点描述过有关“第三岭”的遗迹逸闻,把笔锋又扩展到“其北岭”、“其南岭”的奇景。北岭,写了两岩之间的飞流瀑布。瀑布,写高悬奔泻的水势,写喷溅起的水花互相碰撞四处溅射沾染的景象,也写了浓聚空中的云雾,仿佛一座在天光映照下百余仞高的云山。南岭,写了宫亭湖,神庙,特意点出东汉时代安息国太子安世高来此被感化走入佛门的逸事。这一笔使高峰峻岭更增添了仙气。有重点描述了几层山岭的景色,笔锋收拢到东边七岭共同形成的山崖,成为至高无上的绝顶,并记下一个和尚在峰顶打坐,不久与云气一道消失的传说。作者由地理位置下笔,先总写山势,然后以第三岭为重点展开,再写其北岭、南岭,七岭会成的峰崿,最后写东南的香炉山。这清晰的脉络有如一张导游图,加上形象细致的描述,使人读后如亲临其境。

谷文化。壑谷20条。香谷、锦绣谷等。锦绣谷是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四季红紫匝地,花团锦簇,故名锦绣。锦绣谷是因第四纪冰川作用,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毛主席的七绝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所描写的就是锦绣谷景色。

岩文化。在长逾米的“江南造山带”范围内,惟独在庐山出露了一小块古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成为扬子板块东部元古宙地质的窗口。庐山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遗迹均有分布,且保存完整,其中最重要的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栖贤寺至阮家棚剖面,位于河谷内。沿途可见星子群各种片岩、变粒岩、石英岩、大理岩。归宗至金轮峰剖面,沿途可见星子群的各种变粒岩、片岩及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熔岩)。其遗迹不但完整,而且保存自然。

宝文化。三宝树,因三株特殊古树而得名。其中两棵为柳杉,一棵为银杏。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柳杉,各高40余米,有余年的历史。一棵为银杏,形同宝塔,高约30米,有1余年的历史。此外还有“黄龙寺(庐山唯一幸存的寺庙)”、“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等。

洞文化,地质溶洞。岩洞16个仙人洞。白鹿洞、仙人洞。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仙人洞在佛手岩之下,高、深各约10米,深处有清泉下滴,洞中置吕洞宾石像。伟人毛泽东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诗句,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天下。

"石″文化,怪石22处。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见人影。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唐代鲍溶《庐山石镜》:"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白日乘彩霞,翩翩对容发。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宋代诗人王十朋的《石镜溪》有这样脍炙人口的描述:“山上有镜石为台,云雾深藏未肯开。别有一溪清似镜,不须人为拂尘埃。”庐山“三石”,即石鸡、石鱼、石耳。属于庐山的特产,前2种是动物,石耳是石头上的木耳。好运石。③巨石。五老峰中第三、四峰。站在巨石之上,天地豪迈,意气风发,李白的那首《望庐山五老峰》的诗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石文化。积石成山,奇景生焉。石是山的骨架,石是山的灵魂。智者乐山,说到底,是乐石!庐山风景美,石头天下奇。庐山石奇在个性上。走进五老峰,盘岩奇石,又令人叹为观止。仰视峭壁,上接云天,险峻千仭,神秘诡谲;俯视石壑,深不可测,轰然杳然,胆颤心寒;平视折石,嶙峋傲骨,注目你我,一脸严肃。脚下身边这些石头,势有阴阳,气有开阖,脉络条贯,五老峰下的岩石,有的如一根竹竿,有的如幅画屏,有的如蹲守猎物的虎豹,有的如舞姿舒展的鸟儿……形象各异,个性不同。庐山石奇在韵味上。庐山的西南有座汉阳峰,远远望去,高高的岩石幻化为“山”字形状。南为紫霄峰,东北为小汉阳峰,中间的汉阳峰昂首挺立,脚踏大地,上达星辰,活脱脱如身先士卒的将军,在左臣右相的辅佐下,率军出征,阵势雄伟,威风八面。汉阳峰为庐山第一高峰,海拔米,汉阳峰里怪石罗列,悬崖遍布,台阶山道如梯壁立,伸向云雾深处……这多像将军布下的暗藏玄机的阵势图啊!峰巅上,有一方形石台,据说为大禹治水登临处。而今,出征将军立足禹王台上,汉阳灯火,尽收眼中,决胜千里,胸有成竹……。庐山石奇在寓意上。在大天池西南侧的龙首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崖石孤悬,一石又横亘在崖上,宛如苍龙昂首,甚是惊险。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宛如龙须,微风吹来,龙须飘飞,奔向理想,义无反顾。龙首崖下游人如织,或许就是奔着那民族图腾的深刻寓意而来吧。庐山石奇在禅机上。据说很久以前,齐安有一个少年,在江水中游泳,经常拾到好看的卵石。这些卵石多是红、黄、白色,上面的花纹就像人手指上的螺纹,十分精巧,惹人喜欢。苏轼用饼换下少年捡拾的卵石,积久也就得到枚卵石,大的直径过寸,小的如枣、栗、菱、芡。其中有一枚卵石像虎豹形状,他大概是枚石头中的统帅吧。苏轼把这些石头放在一个古铜盆内,然后加上水,放在文案上观赏。水中卵石璀璨发亮,形象妙不可言。这情景又恰好被前来访苏轼的庐山归宗佛印禅师看见了,误认为卵石是苏轼的供品。苏轼把这些彩色卵石送给好朋友佛印,佛印便带回庐山住所,供奉起来……从此,庐山石中又添加了一位新成员……苏轼透过卵石感悟到,世上的东西都是空洞之物、人不应为世事所羁绊。凡世间万物的美丑之别,都是相比较下产生的结果。假如世间的石头都像这样,那么现在看起来觉得很平凡的石头,反而会变成“怪石”了。为此,苏轼还专门写了两篇《怪石供》来抒发自己的悟道心得呢。至于有人考证,曹雪芹从《怪石供》中获取灵感,创造了“通灵宝玉”的点睛之物,则又为佛印供奉在庐山的彩色卵石营造了一种文学的氛围。积石成山,奇景生焉。石是山的骨架,石是山的灵魂。智者乐山,说到底,是乐石!庐山风景美,石头天下奇。不信,你到庐山去看看吧。庐山石奇在情趣上。庐山东南有座五老峰,海拔米,放眼望去,你就会发现这是多么有情趣的五位老人啊!一位是慈眉善目的出家老人,向佛打坐;一位是仰天放歌的白发侠士,尽吐衷肠;一位是行吟大地的沧桑诗人,咏叹苍生;一位是砍柴烧炭的山民大伯,驱寒送暖;一位是大河边垂钓的渔翁老爹,独钓逍遥。庐山石奇在唱歌上。庐山脚下石钟山的石头真的会唱歌:"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听到了吧?船夫都被石钟山发出的声音所惊吓。郦道元认为,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而东坡先生经过悉心观察发现,石钟山下有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发出了钟鼓般的声音。

"泉″文化。庐山山南黄龙山下的星子温泉、鸟儿崖的报春泉、海会的金竹泉,流量大于t/d,均为断层带内的上升泉。庐山的瀑布称为“天下三奇之一”,以水量大、高差大、瀑布多闻名于世。三叠泉古人称“匡庐瀑布,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米。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川"文化。飞瀑。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古元古代角闪岩相变质岩遗迹分布较广,老虎潭瀑布、红山洼瀑布两处的绿帘变粒岩最完整而新鲜。下双剑峰、玉帘泉瀑布、卧龙岗瀑布、醉石几处的变粒岩遗迹保存最完整且有美学观赏价值。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句。三叠泉。庐山东南庐山风景区中的九叠谷。三叠泉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距九江市区26公里,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宋绍熙二年()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溪文化。溪涧18条,虎溪三笑: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唐英(-年)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云: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不过,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过访,三人谈得极为投契,不觉天色已晚,慧远送出山门,怎奈谈兴正浓,依依不舍,于是边走边谈,送出一程又一程,忽听山崖密林中虎啸风生,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视大笑,执礼作别。据说,后人在他们分手处修建“三笑亭”,以示纪念。有多事者,还写有一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唐代已经流传开来,正如联语中所揭示的,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和趋势的一种反映。据考证,释慧远与陶渊明约略为同时人,交往或有可能,而陆修静所处时代晚过百年,所以“三笑”之说纯属虚构。但这个题材日益成为象征三教合流的美谈而脍炙人口。十八溪亭。白居易题元十八溪亭(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唐代: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山北与山东,往来从此始。

潭文化,水潭14处。东林寺乌龙潭。卧龙潭,庐山卧龙岗(潭)在星子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由观音桥涧口西行至卧龙岗),这又是庐山一处奇山异水。其上为卧龙岗,旁有卧龙庵(已废);苍岩四立,怒瀑中泻。卧龙冈瀑布与李白所赞叹的开先瀑布同源而分流,由冈巅至谷底轰然而下。深壑之中,苍崖壁立,怒瀑中泻。谷底瀑潭之中有黄石数丈,蜿蜒若龙。于是,人们把这瀑布潭称为卧龙潭,把山冈称为卧龙岗。乌龙潭。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黄龙谭。由石门涧上来,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黄龙潭、乌龙潭。--两潭相邻,各有千秋。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结构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乌龙。

池文化。大天池,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北的天池山顶,池呈长方形,池水碧悠,光灵如玉;池原为天池寺内放生池,天池寺为庐山山顶最古老的寺院。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东晋僧人慧持创立,旧名峰顶寺。宋朝更名天池院。明太祖赐名“天池护国寺”。明成祖敕“天池万寿寺”,明光宗又敕“天池妙吉禅寺”遂为匡庐首刹,后寺废。

湖文化。如琴湖、芦林湖,位于庐山区海拔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毛泽东生前曾多次在芦林湖中畅游。年在桥头建“毛泽东诗碑园”,以纪念其百年诞辰。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这里也是电影《庐山恋》中男女主人翁最后见面游泳相抱的取景地。

桥文化。观音桥是我国最早的公母榫石拱桥,建于年的宋代,用块花岗石砌成,这座19.4米长的单孔石拱桥已屹立千年,也是古道登庐山必经之路.

"径″文化。花径,于庐山牯岭街西南方向2千米处,这里海拔高米,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

"迹″文化。庐山现已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庐山的地质基础与地貌基本特征(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一致性、谷宽岭狭平行排列、里平外陡相差悬殊),庐山第四纪冰川地。一是构造地貌遗迹,包括断层崖、由垂直剪切节理发育和构造剥蚀作用形成的许多悬崖、奇峰巉岩等地貌遗迹;二是冰川地貌遗迹,这在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内是最重要的地质遗迹之一,包括角峰、冰川U形谷、悬谷、刃脊、冰坡及冰溜面、冰笕、冰坎、冰溢口、冰阶、冰川条痕石、冰桌、表皮构造、冲断构造、冰川压入构造、鼻山尾、羊背石、冰川漂砾等地质遗迹;三是峡谷地貌遗迹,重要的有石门涧、栖贤大峡谷、锦绣谷、青牛谷、康王谷、剪刀峡、龙门沟、卧龙岗等;四是洞穴遗迹,包括砂岩潜蚀洞穴遗迹、岩块崩塌堆叠洞穴遗迹、石灰岩溶洞遗迹三类。

"馆″文化。动植物馆。庐山的树木苍翠而挺拔。庐山有野生植物2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主要植物有40种。庐山昆虫有余种,其中多稀珍品种和新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昆虫有33种。地质博物馆。在芦林湖畔,有一栋中西合璧的别墅式建筑。那是毛泽东在庐山期间曾住过的地方,人称芦林别墅。因房号是1号,故亦称“芦林一号”。别墅系年兴建,单层平顶,中有内院,总面积平方米。年改成博物馆馆址。在庐山博物馆内专门布设了第四纪冰川陈列室,收集陈列了大量的有关实物标本和图片、文献资料。年和年先后两次改版,充实新内容。多年来,为来山地质科学家、大中专院校师生和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研、教学与了解地学知识的场所。庐山地质博物馆现陈列有4个展室,其中《庐山地质演化史》展室52.7平方米,展线18.6米,《变质核杂岩与断块山的形成》和《复合地貌景观》两间展室,面积都是30.36平方米,展线前者是15.7米,后者为12.8米,《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展室50.49平方米,展线24.56米。“庐山地质博物馆”展标。

″风″文化。山风、松(林)风、湖风、诗风。诗词网。庐山的风轻柔而舒爽。庐山风大,同时觉出庐山松挺拔。这两者辉映成趣,松为风生,风为松活,把个庐山整天都拨弄得哗啦啦响。吴江诗词网提供《阊门外登溪船五首》中“庐山彭蠡好风烟”最详实的注译和最权威的点评,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寻觅穿林而过的风的踪影。沐风而歌,探寻万年冰川的秘密。

"花″文化。“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处于水乡泽国间的庐山,集近二千余种植物于一身,被誉为“芳菲世界”。瑞香花、莲花、菊花、桃花、云锦、杜鹃、岩桂、玉兰、山茶、麝囊花、栀子、佛桑、槿花、风仙、芙蓉、鹿子百合、摸摸香等等山花,与丛石、山涧相随,和溪泉、野坡相伴,丰姿约约,以其缤纷的色彩、把庐山四季打扮得绚丽动人。瑞香花,是庐山的独产山花,或者说瑞香花的发源地是在庐山。此花原为山中野花,宋天圣年间(-)被人发现。花形宛如丁香,或相结成簇,或团聚成球,花多者一株竟达百数十朵,散发出酷烈的芳香,袭人心扉。山民们常将花瓣晾干碾碎伴入茶及酒中,“飞香直至玉杯深”,可见瑞香花的食用价值,入茶入酒,味道极佳。明代神医李时珍曾专程到锦绣谷来找瑞香,他在巨著《本草纲目》中对瑞香作了生动有趣的记载:“瑞香产庐山,原名睡香。相传古代有一僧人,昼寝岩下,梦中闻异香酷烈,觉而寻之,因此得名。后人奇重,以为瑞祥之征,改名瑞香”。宋代诗人王梅溪叹曰:“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闻,江南一梦后;天下仰清芬”。明代张祠部据此也写下《瑞香诗》:“曾向庐山睡里闻,香风占断世间春;窥花莫扑枝头蝶,惊觉南窗午梦人”。庐山瑞香花更是花紫而香烈,形娇而态美,容艳而端庄,明代学者王象晋《群芳谱》中称其为“风流花”、“夺香花”。莲花,有红莲、白莲两种。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周濂溪对莲花钟爱。他在山南任南康军守时,于府衙东隅开挖一个四十余丈的方池种莲花,台上建有“赏莲台”。为明心志,他将池塘取名“爱莲池”,并写下了为后人传诵的名篇《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选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月之爱宜乎众矣”。此文以生动精炼的文采表达了周濂溪用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洁白品貌和正直向上的精神,来抒发寄托自己洒落的胸怀和坚贞的意愿。菊花,盛长于庐山满坡满岭。东晋陶渊明爱菊,以菊为伴,号称“菊友”。他在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回乡,隐耕田园,劳动之余,他特别喜爱菊花,认为菊花品格高尚,不奉迎风雅,敢于傲雪凌霜;即是残菊,也挺立不落,依然含香露芳。他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每到秋天,庐山到处绽开的野菊,竞芳争艳,陶渊明十分欣赏“秋菊有佳色”,甚至还采摘花瓣带回家中酿制菊花酒,常常一人自饮自斟。有时高歌击节赞赏:“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他以愿做霜下杰,学习菊花的品格和气质来勉励自己。后人以陶渊明具有这种不慕荣利,志存逸士之节的品格,遵称他为“靖节先生”。云锦杜鹃,别名山石榴、映山红,既有春鹃,又有夏鹃。春鹃一般在四、五月杜鹃鸟婉啭啼唱时怒放。夏鹃则在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开花。春天,庐山上颜色最鲜艳夺目的要数杜鹃花了,满山遍野都是灼艳的杜鹃花,其颜色有黄色的、紫色的、大红的、粉红的,还有白中带红的。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胡适有一次游庐山,从海会寺到白鹿洞的路上,即看到雨后青翠可爱的树木,也看到满山满谷的杜鹃花,开得如痴如醉,他情不自禁作绝句赞道:“长松鼓吹寻常事,最喜山花满眼开;嫩紫鲜红都可爱,此行应为杜鹃来”。年,“同光体”诗坛盟主陈三立取黄山谷诗句“锦上添花”之义,将杜鹃尊为“云锦花”,在《观天池》一诗中赞其“朵花眩红白,艳夺桃李色”。此花后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封怀鉴定命名为“云锦杜鹃”。

"雪″文化。看晶莹世界,听落雪有声,掂出一片雪花的重量。雪景,庐山上的冬天是由飞雪、积雪、雾凇(树挂)、雨凇(冰凌)、冰瀑布等多种形态、立体交叉、混合组成的巨幅冰雪山水画,可与北国冰雪风光媲美。在这里,有人可欣赏到皑皑白雪铺盖下的山岭峰峦、屋舍景点,还能见到平地上见不到的由雾凇、雨凇精心打造下的无数奇观异景;你可以“穿林海”、“跨雪原”领略大自然风光,还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摄影、咏诗、作画,享受冰雪带来的种种情趣。庐山的雪景,历代诗人吟咏很多,明代王世懋的《庐山雪》就非常有代表性,诗中写道:“朝日照(景区详情)积雪,庐山白如玉。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树色空中断,泉声半天闻。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只有见过庐山雪景的人,才能充分理解诗中表达的意境。庐山的冰雪景观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周期性比较明显,随着北方冷空气周期性南下,山上的冰雪随之进行着生长--维持--消融--再生长的周期性更换。因此,庐山上的冰雪景观是一次一个样,次次有新意,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既有北国的诗情又有南疆的画意。据资料统计,庐山牯岭一带积雪的平均初日为每年的12月10日,平均终日为次年的3月17日;雾凇和雨凇出现的初日更早,终日更晚。一般而言,春节前后一段时间是庐山冬季降雪最多的日子,此时,雪厚冰重,是冰雪旅游的最佳时间。下雪时,大片的雪花铺天盖地地压下来,感觉整个宇宙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蔚为壮观。而一旦风停雪歇,展现人们面前的又是一个奇妙美丽的冰雪世界。一派的江南的冰雪世界,冬季游庐山,绝美的景色。雪后,跃上白茫山际,天上街市迷蒙如梦,暮色下的雪峰俊美依旧,空气新鲜得沁人心扉。雪景中的别墅显示出千姿百态的异域风情,令人有种不是在山间而是在欧洲某个小城的错觉。雾气和寒气袭来,看那窗花冰结,散发着一种温馨童话气氛。星子县的温柔泉乡,享受冰雪温泉的两极激爽了。躺在温润舒爽的温泉里,看山上雪茫茫,山下雾蒙蒙,头顶天寒,脚踏地热,再品一口山泉云泡雾茶,温润心田。抬头望山,最高的大汉阳峰就在眼前,更可爱的是五老峰像极了白发老人端坐山间。冬雪庐山横看成玉侧成碧,远近奇幽各不同,奇庐说不尽的诗意和浪漫,难怪陶渊明选择此地逍遥庐山从12月上旬到次年的3月中旬,是它的冰雪季,这个季节里,下雪的机会多,山地的气候异常复杂多变,多云雾,因此,构成庐山冬季的冰雪景观就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庐山上的冬天是由飞雪、积雪、雾凇(树挂)、雨凇(冰凌)、冰瀑布等多种形态、立体交叉、混合组成的巨幅冰雪山水画,可与北国冰雪风光媲美。庐山旅游,有人可欣赏到皑皑白雪铺盖下的山岭峰峦、屋舍景点,还能见到平地上见不到的由雾凇、雨凇精心打造下的无数奇观异景;你可以“穿林海”、“跨雪原”领略大自然风光,还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摄影、咏诗、作画,享受冰雪带来的种种情趣。庐山的雪景,历代诗人吟咏很多,明代王世懋的《庐山雪》就非常有代表性,诗中写道:“朝日照积雪,庐山白如玉。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树色空中断,泉声半天闻。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只有见过庐山雪景的人,才能充分理解诗中表达的意境。雾淞、瀑布云景观,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游客流连忘返。冬季雪犹为壮观,被誉为南方最佳观雪地点,素有“南国冬韵、冰雪庐山”之美誉。漫山遍野“千树万树梨花开”,整个山野苍茫一片,天地间仿佛浑然一体。,冬天是庐山赏雾淞的时节,雪后的庐山千娇百媚。壮观瀑布云,人在雪中走,如在梦中行;琴湖仙雾缥缈如梦如幻,自己走进了冰雪童化世界;漫山雾淞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垂柳青枝变成了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

"月″文化。庐山为中国十大赏月胜地。庐山赏月。奇秀天下的庐山屹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中秋之夜,在上匡庐赏月也许是人生中难忘的经历。庐山素有“清凉世界”、“避暑胜地”等美名,秋日里更是赏红叶的好去处。山上空气清新,森林、花鸟、温泉、飞瀑、峭壁、别墅一应俱全,形成完善的休闲渡假旅游胜地。庐山有一座牯牛岭,岭上有一条石径松路。月夜漫步石径上,隐约可见月光透过松影,点点洒落小径,如雪似霜,若银赛玉,微风拂过,松林轻吟,宛如悦耳音乐,令人陶醉。庐山含鄱口是观日出的最佳胜景,但其实这里也是赏月的好去处。在望鄱亭中坐下,鄱阳湖上碧波万顷,渔火点点,轻风阵阵。渐渐地,一轮明月从湖那边缓缓升起,中秋的月色,在山上看起来显得更加清冽,更加明朗,仿佛伸手可及,让人欲乘风而去。又或走在牯岭镇上,抬头看明月如镜,月色撒在地上,四下如同镀上一层银色的光泽。朝阳升起后,在明亮的天幕下,它却向峰岭飞来,即刻云铺丘壑,絮掩翠崖,其白如银,其软如绒,一直涌到自己身边。

"影″文化。《庐山恋》和庐山恋电影院也成为了庐山的一个新的象征和庐山的新地标性景观。年,庐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电影《庐山恋》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文章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