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新闻 >> 正文 >> 正文

吴中山水间最自在的人上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6/23

文徵明(~),苏州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他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在书法上有颇高的造诣,成就以小楷最为突出,在行书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其行草师承上出于王羲之、智永等王氏一门风范,并从宋元诸家,尤其是苏轼、米芾、黄庭坚、赵孟等撷取精华,自成一格。

01

大器晚成

在“吴中四才子”里,相比十五岁就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的天才唐寅,或是五岁就能写大字,九岁就能作诗的祝允明,七岁还不会说话的文徵明,不但经历平淡无奇,在吴地众多天才少年们的光环之下,略显得有些“愚钝笨拙”。

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对儿子的评价是:“儿幸晚成,无害也。”,他相信儿子确实身负才华,只是将会大器晚成。虽然在同一“起跑线”上看来,略输一筹,但所幸父亲以及亲友并没有放弃。

·明文徵明《行书自书五言诗扇》金笺行书。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七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因为父亲忙于公务,于是就把他交给外祖母照顾。文徵明大概有三年时间是在外祖母家生活的,姨母、舅舅都很疼爱这个早早就失去母亲的孩子。可父亲文林还是放心不下文徵明,很快又把他接到身边。

所以,还未成年时,文徵明大部分时间都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文林本人无论交友还是上任,都要带上文徵明,希望借此让儿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文林很用心地让文徵明与自己的同好接触,让文徵明游于他们,甚至拜他们为师。

·明文徵明行书《滕王阁序》(局部)。苏州博物馆

苏州本是明代中期各类文艺名家的聚集地,“吴中派”的影响力颇广。《明史·文徵明传》中说:“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皆父友也。”这几位书画“大牛”都是文徵明父亲的朋友,自然要看着人情,提携后辈。

从二十六岁开始,文徵明开始参加“岁考”,经历九次失败,直到五十四岁那年,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后称文待诏。关于文徵明的性格,《明史·文徵明传》中评价为“和而介”三字,和是随和,介为狷介。

·明佚名《文徵明小像册》。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

当时的明朝只重视进士,贡士和进士虽然可以并称为正途,参修国史,备讲经筵,皇上的赏赐也与诸翰林相同。但翰林乃天子门生,待诏的身份与之相比有天壤之别。而以文徵明的个性,又很难与官场中人处理好人际关系。

杨一清作为文林的老朋友,是当时的内阁首辅,时人竞相拜见,而文徵明却有意落在最后。杨一清见到后,对他说:“你不知道令尊和我是朋友吗?”言下之意是愿意提携他。这本是一片好心,却不料文徵明正色回答说:“家父生前从未提到过阁下的名讳,实在不知相公是家父的朋友。”搞得杨一清下不了台。

在度过了三年多不舒心的日子后,文徵明最后认清了自己,辞官回乡,后半生做了吴中山水间最自在的文人。

·明文徵明《雅士闲居图》(局部)。网络吴中之地,始终是他的避风港。一回来,文徵明的心情舒畅,生活也分外惬意,书画创作自然如鱼得水,水准与优势慢慢超过了沈周、唐寅等人。在唐寅去世后,他成为吴门画派领袖长达三十年。这也应了文徵明父亲对儿子的判断:“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在这三十年里,他基本没有离开过苏州,凭借书画上的声名,他生活富足,又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经常聚会雅集,让杨季静这样的琴师鸣琴助兴,饮惠泉水泡出的香茗,兴致正高时,也就下笔如有神。《林榭煎茶图》卷尾署"徵明为禄之作","禄之"是比文徵明小31岁的学生王谷祥(字禄之,号酉室,今江苏苏州人)。文、王两家是世缔之交,嘉靖八年()王谷祥考中进士,后升迁为吏部文书,从跋文最后的“徵明顿首上禄之选部侍史”可知,这幅画正是作于年之后,此时的文徵明已然从北京辞官归隐苏州,是隐士老师送给做官学生的礼物。

·明文徵明《林榭煎茶图》。天津博物馆

文徵明给人写字作画有“三不应”原则,“宗藩不应,中贵不应,外国不应”。在他晚年,声名如日中天,向他求取诗文书画的王公贵族络绎不绝。有明朝藩王直接给他送去古董宝玩,他看都不看,原封退回。文徵明替人写字作画所收受的礼物,基本都是普通的食品、日用品和文化用品,而这些“收入”仅能作为他的家庭日常开支的补充。

02书法绘画

文徵明身体力行九十年,只解释了一句话:“老实人得天下”。

十九岁,文徵明在苏州官学读书,字写得很差,老师给他的评级是三等,自尊心被刺激到了后,他挽起袖子,做了个认死理的老实人,每天晨起临写《千字文》十大本。平时他写书信简札,都用蝇头小楷来写,笔画细若毫发,结体工稳停匀。如果写错一点,就一定重写。

·明文徵明小楷《千字文》。网络

二十二岁开始他跟南京太仆寺少卿李应祯学书,再加上这样的老实死磕的执着执著,没过几年,文徵明的书法就已经远近闻名了。而晨起练字的习惯一直被保持到了晚年,这也是文徵明九十岁仍能写精整爽利的蝇头小楷的秘密。

当然,文徵明也不是只会写小楷,他兼善篆、隶、楷、行、草诸体。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

·明文徵明草书《八月六日书事秋怀诗》。上海博物馆

常在一起游山玩水的朋友们,通常会被文徵明画进画里。和其它山水画里作点缀的人物不同,他画的小人儿是活泼自由的,好象就在画里生活。他的画里,没有愤怒,没有悲伤,没有狂喜,没有宗教情绪,也没有哲学思索,有的只是闲适的小人儿,在山水间肆意游玩。

《雨余春树图》是文徵明早期的“细笔”佳作,是他送给北上友人濑石的留别之作。这一年他三十八岁,受沈周影响尚深。沈周自中年以后,愈来愈粗放,“粗沈”就没有再回到“细沈”过。而性格内敛的文徵明不一样,时而粗,时而细,“细文”、“粗文”交替出现,青绿水墨轮番上阵,工笔写意任性切换,人物山水样样皆能。

·明文徵明《雨余春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正德八年()五月初六,大约是在端午前后,四十四岁的文徵明与吴爟、蔡羽、钱同爱、汤珍、王守、王宠、东禅僧德璇八人同游东庄。东庄是吴宽父亲吴融在葑门内的别墅。文徵明跟吴宽学文,跟沈周学画,而沈周和吴宽是好友。吴宽、沈周和文徵明,曾在东庄有一段交游唱和、赏花品茗、晴耕雨读的日。

而这一年,两位师父都不在了,但文徵明和东庄的感情却仍在,到东庄过个故地重游的初夏,归来后,文徵明就画了这张《游吴氏东庄图》送给吴宽的侄子吴弈。

·明文徵明《游吴氏东庄图》。网络

正德十二年(),四十八岁的文徵明请仇英帮他画一幅湘君湘夫人,好送给王宠。仇英画了,可文徵明对这幅画不是很满意,于是,极少画人物的文徵明自己提笔,重画了一张颇有“古意”的《湘君湘夫人图》。画面上湘君、湘夫人一前一后,前者手持羽扇,侧身后顾,似与后者对语,风神意韵,直越元明而远追东晋顾恺之。

·明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故宫博物院

正德十三年()清明时节,正是新茶上市的时候,四十九岁的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到了无锡惠山,这里有唐代的“茶圣”陆羽评定“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文徵明很爱喝茶,于是,在茅亭泉井旁,他和友人席地而坐,一个展卷颂诗,一个聆听。画中茶几上放着各种茶具,几个茶童,有的备茶,有的照顾茶灶,山路上还有人迤逦而来。

·明文徵明《惠山茶会图》。故宫博物院

嘉靖八年()冬天,五十九岁的文徵明和王宠借宿在苏州上方山的楞伽寺。那年苏州下了很大的雪,到了“积雪盈尺”的地步,王宠不知道是不是有备而来,带了上好的画纸“出佳纸索画”,文徵明本来就爱雪景,欣然从命,乘兴作《关山积雪图》。

·明文徵明《关山积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嘉靖十年()谷雨过后,六十二岁的文徵明在林中茗舍煮茶接待陆子傅。茅屋正室中内置矮桌,桌上只有一壶二杯,主客对坐,相谈甚欢。陆子傅就是陆师道,当时大概二十来岁,和文徵明亦师亦友。这个草堂的配置“以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设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在这里,是文徵明常与好友聚谈品茗读书看画写字的清雅之地。

·明文徵明《品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嘉靖十四年(),六十六岁的文徵明来到沈天民的浒溪草堂和友人在这里雅集。沈天民世家浒墅,后来虽生活在城区,但仍不忘先祖的桑梓生活,便在城中修建草堂,取名为“浒溪”。沈天民好客,于是家中常常高朋满座,画中有人已经坐下来和主人聊天了,有人还在过桥赶往草堂,河中还有人正在乘舟而至。

·明文徵明《浒溪草堂图》。辽宁省博物馆

七十九岁时,文徵明给徐缙画了《仿赵伯骕后赤壁图》。徐缙本来收藏有赵伯驹的《后赤壁图》真迹,被官吏索取献给严嵩之子世蕃,徐缙不愿给,好友文徵明劝他不要因此惹祸,就为他画了这一卷青绿仿制品。说是仿自赵伯驹,然而画中色调的处理,青绿的铺陈,浓而不腻,已然是元代以后文人青绿山水的画法。在侬丽的色彩中,别有一番文徵明自己的淡雅风致。

·明文徵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八十岁时,文徵明在庭院漫步,突然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于是画兴大发,“戏笔”而作,于是便有了这幅《玉兰图卷》。画法依然秉持了文徵明擅长的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画法,是陈淳和徐渭大写意花鸟画的先河。

·明文徵明《玉兰图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嘉靖二十八年(),八十岁的文徵明来到华夏的真赏斋,与好友喝茶品茗、共赏藏品。华夏是江南重要的收藏家,人称“江东巨眼”,真赏斋是他隐居无锡时在太湖边荡口鹅湖东沙泾造的私家斋园,藏有诸多法帖名画、金石鼎彝。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名流都去过他的住处作客,其中沈周、文徵明、祝枝山更是常客。

·明文徵明《真赏斋图》。上海博物馆

嘉靖三十三年(),文徵明已八十五岁,这时不仅沈周已经辞世多年,唐寅和仇英也早已相继故去。文徵明用沈周处学来的粗笔法画了这卷《桃源问津图》。虽是粗笔,然而细加端详,亦是格外严谨,绝无流俗之笔,苍劲浑厚而不失温润,粗而不怪,简而不率,笔墨没有干枯狂燥之弊,勾皴点染巧妙地运用了书法用笔,这便是文徵明粗笔山水的高超过人之处。

·明文徵明桃源问津图卷(局部)。辽宁省博物馆

到了晚年,文徵明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他的所有作品,都笔笔工整,即使是到了快九十岁时,也是如此,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文徵明小楷跋万岁通天帖(局部)。网络

因为文徵明的书画太有名,他晚年时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赝品伪作。时人王世贞曾在《文先生传》写道:“故先生书画遍满海内,往往真不能当赝十二”。虽有人冒名,但他和老师沈周一样,从不打假。要是有人拿着书画上门求鉴定,他也一概说是真迹。

弟子们很不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文徵明解释说,凡是有能力收购字画的,必然是家有余财的富贵人家。而出卖字画的,一定是因为家境困难,急需用钱。若因为我一句话而导致双方无法成交,卖字画的人家不是更要陷入困境了么。

参考资料:

《江南四大才子:最笨的那个人,最牛》

《读文徵明林榭煎茶图》杜汭

《美术小史

文徵明:他的名字是星宿》

《一代宗师:文徵明的淡泊人生》

《文墨人生:文徵明生活状态考》于右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