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对仗巧妙,“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极为考究。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对,也就是“句中自对”:“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
静与动的分析是现代研究诗词曲赋的一个近乎平庸的方法。比如,动:落霞、孤鹜;静:秋水、长天。但问题是,秋水未尝不动,波光粼粼,长天也在变色;落霞在一定的时间内也是静的,孤鹜有时也在岸边停歇。换句话说,一切景色,皆有动也有静,按动静将其分类未免太过僵化,与事实不符,反而消退了真正在动的意境。
正是基于这种平庸化的方法论,有人也因此陷入相似的机械论,按照考古的方式来理解字句,得出一个结论:这里的落霞不是指傍晚的云霞,而是指“零散的飞蛾”。甚至循环论证地引述宋代著作《莹雪丛说》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由此可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的意思。
王勃像又如“大漠孤烟直”的“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可见古代的词汇可能所指颇多,究竟哪一种,只有诗人自己知道。
而一朝一代,做笺注的先生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若是有板有眼的考古论,“孤烟”则作自然界的“烟沙”解;若是唯美主义的意境论,“孤烟”则作“炊烟”,如同方文山《青花瓷》“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的意境;若是忧时伤怀的时政论,“孤烟”则作“狼烟”,“平安火”解。
基于有板有眼的考古论,当时的古人更加倾向于当地的风俗习惯,而忽略掉意境一说。而在笔者看来,“落霞”作为字面意思,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所引起的意境之美仑美华,丝毫不亚于作为隐喻的意思“飞蛾”所引起的意境,甚至远远超越。
而王勃本人“反对绮靡文风,提倡表现浓郁的情感与壮大的气势”,那么,“落霞”作“飞蛾”解释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其一,这样的文人会在明确所指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用华丽词汇借喻平凡的事物,而“落霞”若另有所指,那就不明确,若借喻,则有华而不实之嫌。
其二,“飞蛾”这个被猜测的实体在诗句之中并无壮大的气势,在诗词里甚至是可以写出的,比如唐代张祜《赠内人》“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若王勃认为“飞蛾”这个意境更好,他会直接写“飞蛾”,而不是用“落霞”来替代,而且即便是借“落霞”来替代,王勃当时不可能不想象出一幅晚霞与孤鹜的景象来,那么,结果只能是,唯一让王勃用“落霞”来替代“飞蛾”的心理动机,无非是因为“飞蛾”这个词在字面上意境不足。
若王勃认为“落霞”这个本体意境更好,那他当然会写“落霞”。
因为王勃是个聪明人,所以不太会落“共喻”的言筌。
所以,笔者认为,语文老师并没有讲错,“落霞”其实就是“晚霞”的意思,而非谜案般的“飞蛾”这一选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