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没讨论完的问题,我们继续再往下看。
那么我要先把几种上篇讲到的资料按时间先后给排排队:
1、《唐摭言》作者王定保是唐末五代人,生于公元年,唐昭宗唐光化三年()进士。因为离王勃的时代很近,本书又带有一定的考证性质,所载材料比较真实可信。
他又“时蒙言及京华故事,常咨访于前达间,靡不录之于心,退则编之于简册”。向他提供材料的都是当时的名士或显贵。如陆扆(丞相),翰林侍郎吴融(又是作者岳父)……还有好多和他同年举进士第的同学都多次向他提供过材料。所以书中所载多是他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的事情。
2、《太平广记》是宋代编撰的一部大书。是宋昉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所编,公元——年完成。
3、辛文房编的《唐才子传》写于元代大德三年公元年
4、《古文观止》成书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年。
5、岑仲勉(——)的说法。
为什么做时间比对?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相同的语言也可能有不同的意义。(这一点相信朋友们都有深刻体会,现在的网络用语年龄大一点的人很多听不懂)只有离王勃的时代越近才更接近当时的语言环境;离王勃的时代越近才更了解事实的真像。
通过时间对比,不难看出《唐摭言》和《太平广记》的可信度更高。那也就是说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就应该就是十三、四岁。
那为什么在唐代、宋代没有人对王勃是十三、四岁写《滕王阁序》有异议,而到清代很多人质疑这个年龄?
当然我们不能狭隘的说:“这些人是嫉妒啊。”我觉得主要是语言的变迁引起的误会。
上篇咱提到的清末高步瀛所说的“疑十四岁”之说由“童子何知”一句附会而出”。
附会”一词的意思是“把不相关的事勉强拉在一起说成有关的”。他的意思就是说“”十四岁”和”童子”是两个不相关的词。那咱就看看”童子”这个词在各个时代都是怎么使用的吧。
先秦:《论语.先进》“童子六七人。”翻译为“未成年的学生”。
汉代:《史记.商君列传》“……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童子也是指未成年的孩子。
在汉代科考中,专门有一个特设科目叫“童子科”,规定十二到十六岁的儿童可以参加选拔,优秀者可以授予官职。
唐代:《仪礼.丧服》“童子惟当室缌。”郑玄注“童子,未冠之称也。”
唐代特设童子举,比汉代的规定的年龄稍微小了一点。
宋代:童子科要求年龄在十五岁以下。
清代:《聊斋志异.促织》“举童子业”,意思就是准备考童子试。
不知看清宫剧时朋友们有没有留意到一个词“童生”,这个称呼从明朝开始使用,一直延续到清代。据明史记载“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试的学子称童生,成为童生才有资格加院试,院试通过称秀才,”
如果院试一直通不过,就一直称童生,不管年龄多大,是八十岁还是九十岁。
相信聪明的您也看出来了,起码在宋代以前童子的意思就是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到了明清时代,就不光是未成年人一种解释了,“童生”里面所有年龄的人都有。
这也就解释了高步瀛为什么说“十四岁岁”和“童子”没有关联性了。这在他生活的时代确实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可惜的是他研究的不是他自己时代的事。也可以说,他没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研究历史问题。
再来说第二种二十一、二岁说,从上篇中可以看出,一个是没有任何资料,根据一个作品推算另一个作品,显然是不太靠谱;一个是清代人吴楚才推算的,根据什么也不得而知。
二十六岁和二十九岁说的都是《滕王阁序》是王勃上元二年写的,所以如果不管出生年的不同,可以暂时看作是一种观点。
我觉得不管是二十六还是二十九均与文意不合。
文中的“童子何知”“三尺微命”之句,一再说自己是个未成年人。
很难想象近而立之年的年纪还能一脸轻松毫无压力的说自己是个未成年,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取其辱吗?显然不是,那答案只有一个,此时王勃就是个未成年。
关于《秋日登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和《腾王阁序》是同年所作一说,不敢苟同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两篇文章情感表现不同,《秋日》有愁苦怅惘之意;而《腾》有激昂慷慨之志,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可能写出情感反差如此鲜明的文章。
二:《腾》中“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句,交待得请清楚楚,写的是王勃陪同父亲一起赴任途中路过洪州跟随父亲赴宴时而作,没有记省父的事;《秋日》文中有记省父之事。
三:《腾》文中有“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之句;《秋》文却“故友握手,新知满目”。
前者是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后者是名满天下的当代文豪,这样解释才说得过去。
结合以上几点,我理置气壮地说,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就是十三、四岁。
至于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其它一些事情,古古会再写后续文章。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