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发展 >> 正文 >> 正文

看诗人王勃,如何赋予诗歌生命,把它写活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4/4

何为生命意识?通俗来讲就是用诗歌的方式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感,即在生活里遭遇到的事物引起内心的感触。

初唐四杰等人的诗歌创作在“生命”这一主题上具有典型性,这些人的成就也对后世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学界对王勃诗歌的评析较多,但对王勃诗歌与生命意识的研究是欠缺的。与此同时,这些学者经常将事物单一化,轻视了生命这一问题的繁杂性,没有将单个作者、单个作品中表现的生命观念置身于宽广的时空条件下去了解,这是研究王勃诗歌以及其诗歌体现的生命意识的不足之处因此,我们通过研究生命意识在王勃诗歌中的体现,探讨关于王勃诗歌生命意识的成因以及其价值与意义。

宇宙永恒、物是人非的感慨

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叹是绝大多数文人墨客用来创作诗歌的一大主题。诗人王勃亦如此,如在《别薛华》一诗中:“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路途纵横,转眼云烟,这是他对一生深切的思索和对宇宙永恒的一种感叹。就好比他的诗作《滕王阁》所展现出一种对时空对永恒的慨叹,展现出一幅雄伟明丽的画卷。前四句绘画了河流激永,云雾缥缈,山雨将来时的画面,在这样波澜壮阔的美景之下,滕王阁直耸云巅,如此瑰丽,如此雄伟。“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不知不觉,物是人非,滕王阁已经没落了,遥想当年,滕王阁该是多么的繁华,现如今,歌舞闹曲早已不存。诗中以简短的吟曲与永存的长河对照,展现了无穷之空间与悠久之岁月的布景,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慨叹之情。

时世牵制、壮志未酬的感叹

王勃自幼生活在浓厚的书香家庭,因此对文学、政治的接触是较多的。他从小便流露出在仕途上的政治愿望,在仕途生涯的初期,他受到了统治阶级的赏识。但是好景不长,后因祸事被罢官入狱。排挤、责难都向他涌来,因此他对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却壮志未酬的烦苦之情便有了深刻的体味。比如在《重别薛华》的诗句中,他将原来的“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改成了“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澘然”。

此时、此地、此景毫无壮丽豪言之胸怀,唯有惨淡的景物以及苦涩至极,难以言喻的情怀。文中感叹的不光是与朋友的难舍难分之情,也包含着对时世牵制、壮志未酬的感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