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仿佛机缘巧合,却又似乎是上天注定,这一天,少年天才情感迸发,引经据典,洋洋洒洒七百三十三字,通篇对偶精彩绝伦,美的是景,一幅幅动静相宜的画卷就在眼前完播,感慨的是人生,经历跌宕起伏依然不坠青云之志。
1、滕王阁因序而厚重
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的小儿子李元婴在南昌任职的时候所建的,李元婴的封号是滕王,因此命名为滕王阁。滕王阁有多厚重?
李元婴后的二十二年九月初九,故郡改为新府了,新官阎伯屿在任上重修滕王阁竣工了,天气也因为这新气象而积水蒸发了,剩下的只有清澈潭水和暮霭中的淡紫色,野鸭到这里也走不动了,小船也该休息了,大雁乘着傍晚的最后一片落霞赶到了这里,远处,江水的尽头竟然和原处的天际连到了一起!……高耸入云的青峰,气度不凡的滕王阁!时间为它而凝固,万物为它所倾倒。
阎伯屿打算盛请文人雅士为滕王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同时,他也颇具心思,想把自己的女婿打入圈子文化,他怕女婿临场发挥不好,就让女婿提前做好文章,宴会的时候拿给众人看。
只是,巧的是有一位少年天才正迢迢地赶到了这里,要说‘谦虚是美德’,不如说‘才高人胆大’,宴会上,他没有谦虚,提笔就洋洋洒洒写了起来,彻底他打乱了阎伯屿的计划!就这样,一篇滕王阁序应运而生,把动的、静地、景的、物的、人的,博学的精美的写了出来,阎伯屿当即惊呼‘此文当传千古’!
不过,少年天才即兴的一篇小作文竟然让阎大人为女婿量身定做的美文竟然没有了问世的机会!不得不承认阎大人还是有胸怀的,正是这些促成了这座城的厚重感。
2、序因滕王阁而盛名
宴会上的少年天才就是王勃,山西人!他6岁能作诗,9岁不仅能鉴赏《汉书》指出错误,还同时撰写《指瑕》十卷,10岁的时候就已经饱览六经了,12岁开始学医,16岁被招聘为一线城市——长安的体制内公务员!什么是天才,大抵是还未开跑,就已经赢了的人吧!
王勃可能是太优秀了,上帝给他开了个玩笑,一次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两位王子斗鸡,追随沛王的王勃忽然想为沛王做点什么,灵感一来,一篇檄文问世了!古代皇帝老儿最惧怕的是兄弟不睦,累及江山的事情,唐高宗不悦了,发了龙威:于王勃不能留在长安,以辞退批复。
仕途返回原点的王勃,在朋友的帮助下二次再就业——虢州,然而‘祸不单行’,他收留犯罪的官奴,然而又害怕走漏消息,结果又把官奴杀害被定死罪。后来,唐高宗封武则天为天后,大赦天下,王勃才得以释放。
因为这件事情,王勃的父亲也受到了连累,被贬到偏远的交趾,出狱后,王勃想去交趾看望父亲,路过江西南昌,秋天的九月初九,天高而阔,不仅让人的思绪任意驰骋!
王勃虽然经历跌宕人生,然而,面对如此秋景,如此雄壮的滕王阁,他用更加丰富的笔描摹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当唐高宗读到这两句的时候,连连赞叹:‘罕世之才’,激动得连忙传令把王勃找回来。可惜,王勃已经去世了。
如果不是王勃早逝,‘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他又该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