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图片 >> 正文 >> 正文

虽是化用,沁芳也不是最好的命名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2/10/11

这是一个令考生头疼的考题。即便读过《红楼梦》,也不一定对“大观园时才题对额”记得那么清楚。那是一场贾政难得创造机会让宝玉出风头的章回。

作者名为写宝玉,实则写贾政和众清客。大观园是个“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地方,却是体现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巅峰之作。为了一次省亲,贾府银子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又是请戏子,又是造尼庵,声势吓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大观园建成后,贾政验收工程。“题对额”由此而生。清客相公们既是凑趣也是真实地为烘托贾宝玉,依据“有亭翼然”,题了“翼然”。其实,醉翁亭我去过,翼然亭还在。山岭野趣,“翼然”生辉。翼然本身是不错的题名。只是,放在大观园中,待贵妃娘娘省亲,确实有点捡现成了。

熟读诗书的古人,不像当今的我们,对于“推敲”的不求甚解。能教导宝玉自幼读书的贵妃,起初身份是女史,饱读诗书。用“翼然”,没有突出大观园中这座桥临水景点的特色。换言之,亭子几乎都有飞檐翘角,都可用“翼然”表达。

第一个是天才,第二个便是庸才。因为桥下水流,用贾政的话来说,桥乃是“压水而成”,应该偏重于水。凑热闹的一众清客,便说了“泄玉”。其实“泄玉”挺好,有飞瀑直泻而下的即视感。看到这个题额会感觉到水珠飞珠溅玉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灵动跳脱。

假作真时真亦假

因为是私家园林中的山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形容,断不可用。“泄玉”,有点这个味道。有人说,“玉”表现的是固体形象,我倒不敢苟同。

贾宝玉得到前面两个不成功题额的启发,将重点放在了水上。“沁芳”二字脱口而出。沁芳桥,是进入大观园的第一座桥。沁芳,有浓重的悲剧寓意。“贾宝玉梦游太虚境”那回,贾宝玉在警幻仙姑处,喝的酒叫“群芳髓”。这个“沁芳”,可不就是“群芳碎”后被沁之地吗?

在这里,林黛玉结了“桃花诗社”,写了《桃花行》:“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所以,看似准确的沁芳桥题额,实际上是大悲剧的伏笔。

桃花社之前,更具谶语性质的“黛玉葬花”,也是发生在沁芳桥周边。黛玉葬花时,深知黛玉的宝玉,已经在花瓣雨的凋落中,捡了一兜落花,抖落在沁芳桥下的流水里。林黛玉没有将花瓣兜进水里,是因为大观园里的水是干净的,流出了沁芳桥,怎么保证花瓣的洁净,不被污浊的水污染?她将落花埋进花冢。葬花,实则葬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扯远了。如果写高考作文,估计已经跑题。命题者的立意,是为了展示“突破与创新”,没有我写得那么复杂,只是就命题而言。

抛开了沁芳的谶语和悲剧性,它的创新表现在哪里?亭台楼阁的题额,有画龙点睛的功效。命名的思路,无非写实、烘托、借景生情几种。相比“泄玉”的过于实景,“沁芳”虚幻了很多。如何“沁”什么“芳”?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作文者最大的创新吧。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林黛玉的“葬花词”中,这两句我非常喜欢。见过花看过鸟,独独不知道花与鸟的魂儿长成什么样。这便是诗意和引人思考的探究之美。

想起苏州一个亭子的命名了。狮子林里有个“真趣”亭。本来乾隆皇帝游玩到这里,兴致盎然地题写了“真有趣”三个字。当时的状元黄喜,则嘀咕着真趣。果然,去掉了“有”字,“真趣”比“真有趣”有趣得多。

花团锦簇的红楼儿女们

这是虚实的区别吧。思路发散一点点,文韵却完全不一样。创新或者突破,其实很简单,不要被这些词吓着了。在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想,便是创新,便是发展和突破。文学创作,更多是平常积累和生活积淀,相比科学创新,好像没那么难。

最后说两个比贾宝玉“沁芳”好很多的点睛文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众所皆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空”。这是王勃《滕王阁序》后面的诗。这个“空”,比四大皆空的“空”,浩渺苍凉,好了太多!

《红楼梦》中的诗文题额,如果与文本分开,都一般。结合书中文字,都不可替代,绝妙好辞是也。譬如“沁芳”……

十里稻香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