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图片 >> 正文 >> 正文

故园联情散文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2/11/25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nb.ifeng.com/a/20201026/14556864_0.shtml

冯复加

春节前夕,打算写几副对联。手头没有现成的联语,只好到旧笔记本里找。找着找着,我发现几副我写给故乡麻城的。读了读,竟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感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是年底当兵离开麻城的,年结婚后,每年一个月探亲假,回麻城看望父母和老婆孩子。年家属随军,背着两床棉被,提着一个旅行包,逃荒似的来到北京。住的是单身汉的筒子楼,十六平米一间,厕所是公用,在走廊做饭。年分到52平米的单元楼,总算有个单门独户的家。年将母亲和岳母接到北京,住了将近一年,让老人享受一下所谓的城市生活。母亲走后,我四年没回麻城。借口是工作忙,实际是囊中羞涩。一直到年我才下决心回去陪母亲过年,也看看家乡的变化。没想到的是,回家后,当初轻松愉悦的心情,一下变得忧郁而沉重。

首先是老母亲的生活状况并不如意。老人虽然吃穿有基本保障,但独自生活,甚是孤单。老人一辈子养育了四子一女,还有孙子孙女十七个,这二十多人无一不是她带大的。为了子孙,老人一辈子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吃尽了千辛万苦。如今老了,却难于得到应有的照顾与温暖。特别是我二哥去世后,老人更加孤独。人们常说,亲情如水往下流,父母对子孙的爱是毫无保留,竭尽全力,不图回报的。但子孙对老辈的关爱,很多情况下却做得不够好。不讲别人吧,我做得就很不够。自愧,自责,自怨涌上心头,写了一副对联,算是对母亲的赔罪,也作为对自己的警醒,对别人的规劝:

抚育儿孙,总是以乳,以泪,以汗,以血,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慈母之心苍天可鉴。

孝敬父母,不管为工,为农,为官,为民,时时刻刻,刻刻时时,做人之道大地为铭。

百善孝为先,怎样才算孝?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著名作家梁晓声,借剧中人物之口,说出了他的见解。对父母的孝分两个方面,一是养口体,二是养心智。所谓养口体,就是要照顾好老人的衣食住行,冷热寒暑,让他们健康舒适。所谓养心智,就是你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断进步,争取有好的成绩好的前途,为父母增光,给他们以心灵的慰籍。可惜,我母亲两方面都未能很好地享受到。这里有时代的局限,但更多的是我们当儿孙的未尽到义务,留下永远的遗憾和伤痛。

如今我老了,这一辈子从基层单位干到中央机关,经历了许许多多甜酸苦辣,沟沟坎坎。也结识了许许多多同学,同事,战友,朋友,还有不少兄弟姐妹和亲戚,还有妻子儿女,算得上阅人无数。这其中,有许多人给过我帮助和支持,我感谢他们。也有一些人把我当成海绵,总想挤出几滴水。其实,我也是穷人。在新中国,所有的干部都是靠工资吃饭,连毛主席也不例外,何况我这样的小人物,经不起挤压。大半辈子过去了,我深深体会到,在所有的人中,真正心痛我,从内心关心我,爱护我,宽容我的人,是父母。正如一只儿童歌曲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想想这辈子,越想越思念父母。人老了,凡事看透了,思想感情越来越脆弱,成了所谓的老小孩,有时听到这只儿歌,常常情不自禁地心酸不已,甚至怆然涕下。如果我父母现在还活着该多好啊!即使他们老得走不动,我用轮椅推着他们在小区花园转转,晒晒太阳,也是最幸福的事。

第二副对联也是这次探家写的。年,改革开放已经十年了,我国从城市到农村,从南方到北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山变了,水变了,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变了。从城市到农村,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劲头,努力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每到一地,都让你感觉到热气腾腾,闪耀着希望之光。但眼前的家乡,却是另一番景象。

先看看我们村,依然是昔日的格局。少有的几间新房,还是延续过去的老式样,老材料。房前屋后散落着稻草,还有猪粪牛粪。村东村西的两口池塘,快被污泥填满,浅浅的池水已经发黑,既不能养鱼更不能饮用。村后小山坡上的松树还是解放初期栽的,如今虽已成林,但大都长得歪歪扭扭。我感觉是树种不行,土地是红壤,石头也多,故难成材。

再看村前的山坡,从前低处是梯田,种稻子。高处是梯地,种麦子,花生,红薯或棉花。现在种植格局依旧,只是我看到田地的土壤在退化,田埂也是歪歪斜斜,勉勉强强,人们似乎不太用心用力。我们这一片山地是红壤,很贫瘠。这是造物主安排的,自古如此,怨天尤人没有用。所以,从前人们种田很注重土壤改良,大量使用农家肥。猪粪,牛粪,人粪,牛栏猪圈,拆下的灶土,扫房子的垃圾都是肥料。每到年底,都要把池塘水放干,挖塘泥。还要挖草皮,在田里种红花草。总之,农闲时大量收集农家肥,为春耕作准备。我观察了几天,村里没人做这种事,甚至田畈里见不到人影。

这是为什么?我与村里人交谈,他们说,现在都是用化肥,谁还费那个劲,再说,粮食也不值钱。我问他们种什么稻种,回答说,还是从前那些早稻和晚稻。我说,科学家袁隆平研究出杂交水稻产量高,很好吃,你们为什么不种?他们说,听说过,不知道怎么种,不想费那个力。他们感兴趣的是广东,一再追问广东的情况。他们非常羡慕广东人很富,农民不仅吃得好,穿得好,还住楼房,开小汽车,家家都是万元户。他们知道不少广东的传闻和故事。有些说法很离谱,但他们也坚信不移,眼馋至极。我去广东作过调研,在珠江三角洲转了一个多月。便向他们介绍广东人是怎么干的,他们的新思想新观念。他们愿意听,但听完后摇头叹气:"我们这里,唉……"一脸的茫然,眼里闪着渴望而迷茫的光。

看看眼前的山,水,村庄,人,想想我去世的父亲和二哥,他们生于斯,葬于斯,在这里过了一辈子。祖祖辈辈,先人们努力奋斗,流血流汗,就是过不上好日子。党中央已经为我们指明了致富之路,十年了,为什么进展还这么缓慢?原因在哪里?仅仅是因为自然条件差吗?我去过周边条件差不多的县市,情况都比麻城好。这是为什么?我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焦虑之中,我写了一副长联,既表达对家乡的情感,也表达对父亲和二哥的怀念。

一片苦土,生就苦人苦命,苦难无边,苦于贫困,苦于落后。叹滔滔举水,低吟浅唱,流尽千年血泪,到底愁颜未改。何如彻底改革开放,横扫阴霾,痛除积弊,革面革心,迎来繁荣换天地。

两代劳人,注定劳心劳力,劳累终生,劳而少获,劳而寡功。惜巍巍大别,高踞雄盘,空怀一世豪情,终究壮志难酬。理当砸碎封建枷锁,振兴文明,大办科学,治愚治贫,留下丰功励子孙。

十二年后的年,我陪一位领导同志回麻城活动了两天。站在宾馆的楼上,看到四面高楼林立,一眼望不到边,远近高低,鳞次栉比,麻城市区已有相当规模。

医院,学校,体育馆,图书馆,公园,游乐园,文化广场,公交车,大型超市等文化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宽阔的马路上,小汽车大货车川流不息,还经常出现堵车的现象。第二天,一位朋友还安排我到盐田河另一位朋友家去吃午饭。盐田河是山区,宽阔的马路顺着地形翻山过谷,我们的小汽车一直开到他家门口。这个村是扶贫的重点村,没想到村里二层或三层的小楼不少。即便是平房,也是红砖黑瓦,大玻璃窗,完全是新材料新格局,一扫过去的旧模样。

在农村,看一家的生活水平,重要标志就是房子。只要房子好,生活就差不了。

我在麻城只停留两天,是跑马观花。总的感觉是,麻城变了,已摆脱了贫困落后。虽谈不上多么繁荣多么发达,但迈上了发展之路,富裕之路,文明之路。我很高兴,也很激动,又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达心中的喜悦。

大别山,别愁别苦别愚蛮,勤奋向上,科学发展,始与贫穷别。

麻城市,城规城建城文明,革故鼎新,走向繁荣,渐呈现代城。

年,麻城的文化人杨恩义给我来电话,说要把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的故居修缮一下,改作纪念馆,并要我为纪念馆写副对联。我很高兴,满口答应。

我对彭桓武非常敬重,他年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世界著名科学家。我与彭桓武未曾谋面,但我对他,对所有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的敬仰之情,是深入骨髓的。可以说,没有两弹一星,中国永远是弱国,永远受人欺侮,中华民族永远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功绩可以与开国将帅相比,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麻城出个彭桓武,是麻城永久的骄傲。联想到彭桓武为研制两弹一星而抛家舍业的生活经历,我写下了:

倾毕生心血,舍身家性命,攻坚克难,科学巨擘勇担时代道义。

铸斩妖神剑,立中华国威,兴世安邦,两弹元勋堪称民族英雄。

麻城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将军县,出了王树声,陈再道等几十位开国将军,这些是众所周知的,也是麻城永久的光荣。麻城自古以来就有武力反抗压迫的传统。美国历史学家罗威廉还对此作了专门研究,写了本专著《麻城,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记录下麻城从元朝未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武力斗争史。但,麻城的文化,历史上似乎影响不大。是的,麻城历史上出了两百多名进士,但这些进士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贡献?我没听说过。

我知道的,有两个麻城人在中国文化史上不能忽视。《滕王阁序》是千古绝唱,风送滕王阁的故事也被世代传颂。其实滕王阁背后有个阎都督,是他重修滕王阁,并组织了滕王阁诗宴。没有他搭建的平台,王勃就没有展露才华的机会。是的,他开始是为其女婿安排的局,有点私心。但当王勃写出惊世雄文,他立马转变态度,充分肯定,大加赞扬,并上报朝廷。他的广博胸怀,他重才爱才,无私而高贵的品格,令人钦佩,可以说是他成全了《滕王阁序》。这个阎都督就是麻城人。

还有发现敦煌宝库的道士王圆箓,也是麻城人。有人骂他是卖国贼,其实是以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古人。首先他是文盲,年青时在大西北当兵,退伍后流落到敦煌出家,他怎么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第二,他很快就将敦煌的发现报官了,层层上报到朝廷。政府都不管,难道要他个人负责?第三,他卖点钱也是为了维修寺庙,为了宗教信仰,并非个人享用。他是发现宝物的有功之臣,也是守护荒凉破败,无人问津的敦煌的有功之臣。把他列入文化名人是当之无愧的。

我没有研究过麻城历史,对许多情况并不了解。前两年听说,有人提出《金瓶梅》的作者是麻城人,不知有何根据。《金瓶梅》是一部反映世俗社会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据说《红楼梦》就是受其影响很深。如此事当真,则也是麻城文化史上的大事。

不管怎样,以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看,麻城的科技文化还是弱项。好在继彭桓武以后,麻城又出了几个院士,还有两位年轻人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说,还有好几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成为本学科的带头人。电视剧《西游记》的导演杨洁、摄影师王崇秋夫妇是麻城人,这是麻城人献给全国全世界的文化大餐。大别山是具有雄厚文化积淀的地方,毕升,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这些熠熠生辉的历史文化名人,均诞生于此。解放后,麻城的文化教育发展很快。有志于学,立志成才,已在麻城蔚然成风。我相信麻城一定会人才辈出。

作者冯复加: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原铁道兵文艺创作组创作员、铁道兵《志在四方》主编。

推荐人:李武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