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满是华美辞藻,都是历史典故的《滕王阁序》里面,几个平平无奇的景色,却从秀美文章中脱颖而出,如灰姑娘般众星捧月,甚至带着整篇文章流传千古。
通过之前的分享,我们知道《滕王阁序》前两段的描述,大气恢宏:
提到滕王阁的所在地南昌,讲的是纵向的历史、上下的天文、横向的地理。
介绍宾主,说的是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
说到滕王阁,用的是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桂殿兰宫。
如此恢弘的气魄,华美的建筑,却被一霞、一鸟、一水、一天这简简单单的四景盖过一头,或者说都是因这平淡无奇的四景,才让滕王阁,流传千古的!
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段: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前一段中,王勃已经来到了滕王阁门前,让我们跟随王勃一起去游一游滕王阁!
“披绣闼,俯雕甍”。
绣指雕刻得精美细致。
闼是小门的意思。
甍是屋脊的意思。
这句的意思是:
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
可以看到,王勃现在正在四处走,四处看;开门看,往下看。看着看着就往远处看了一眼。就这一眼,把王勃震惊了,王勃也把人们震惊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盈视是极目遥望,满眼都是的意思。
骇瞩是对所见的景物感到惊异。
这句的意思是:
从滕王阁上极目遥望,满眼都是,辽阔的山岭,层层叠叠;广袤的平原,一望无垠。
迂回的河流、光怪的湖泽让人倍感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这里啊要多说两句,滕王阁的所在地南昌,地处鄱阳湖平原,周围全是各大山脉。
所以这里有山原无限,有川泽蜿蜒。写文章要有一个顺序,要么由远及近,要么由近及远,少了哪一环,往下接的时候,结构都会不完整。
王勃的眼神,是由远及近的。
来,我们一起看看,王勃还看到了什么?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闾阎是里面的门,这里代指房屋。
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放食物。
舸是船,《方言》记载:“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弥是满。
青雀黄龙之舳指船头作鸟头形、龙头形。
这两句的意思是:
楼宇巷陌中尽是富贵人家;舸舰泊满渡口,都是装饰精美的雀舫龙舟,好生富贵,着实富足。
王勃从远方山川,看到前方巷陌,渡津舸船。如此盛世,心情舒畅,就连天公也来作美,消散了漫天云雨。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销”通“消”是消散的意思。
霁是雨过天晴的样子。
彩是日光的意思。
区是天空的意思。
这两句的意思是:
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照。
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长天连成一片。
所谓:
雨霁晚霞红。
最美的天空出现在雨后,犹如被泪水洗过的良心,澄澈而通透,净化人们纷纷攘攘的内心。
这里必须多说两句。
前面的文章虽然用词华美,波澜壮阔,但都是在讲述、赞美和描写。犹如文笔描绘的一幅画卷,虽然美,却缺少了一丝灵气。
就像是画了一条龙,虽然栩栩如生,令人赞叹,终是虚假的,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了让龙飞舞九天的眼睛。
在《滕王阁序》中,前面的内容在铺垫,在积累,为滕王阁的非比寻常做铺垫,为滕王阁流传千古做积累。
如何将前面的铺垫和积累彻底爆发,就需要一句“画龙点睛”之笔。
王勃用了大自然中的,看似简单的动态景色,一动一静之间,就将前面的铺垫和积累爆发出来;让这条光耀夺目的巨龙直冲九霄!
虽然“落霞”两句用词简单,却内容丰富!
秋水落霞的色彩美。
孤鹜飞舞的动态美。
水天相接的虚实美。
飞鸟水天的对比美和立体美。
这是神来之笔?
还是水到渠成?
前文复杂而庞大的积累与铺垫,最终在几个简单的字眼,却极为丰富的内容中,彻底表达出来,让人感觉:
矗立于历史长河的滕王阁,在此时此刻,有如此美景,足以慰藉时光,安抚人生。
王勃用文笔写了一幅画,又用14个字,让这幅画动了起来。
我认为,这是“落霞”两句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
王勃写文章很有内力。
他不但让你看到动态的美景,还能让你听到遥远的声音。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穷是穷尽的意思,引申为“直到”。
彭蠡就是鄱阳湖。
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这两句的意思是:
傍晚渔舟中传来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因寒意而长鸣,到衡阳岸边方止。
试想一下: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粼粼的波纹中,渔人们在晚霞里收拾着渔具,因为离得太远,只看到个个黑点,若不是若有若无,飘飘渺渺,宛转悠扬的渔歌传来,自己已经沉醉于美景之中不能自拔。
这段文章紧凑,承上启下。
秀丽山川,繁华市井,上承前文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又与本段中的落霞孤鹜,渔舟唱晚共同构成一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人间胜景。
而后面的“渔舟唱晚,雁阵惊寒”一句,让“落霞”两句意蕴连绵,意境悠长。让本已是点睛之笔的两句,更上一层楼。
此段,王勃收放自如,开合有度;笔下的自然景观,人间烟火都融于一体,浑然天成,真是字字珠玑,句句锦心。
大家知道,如果一篇文章只有赞美之词,只会流于形式,那么这篇《滕王阁序》能流传千古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
咱们,下期好好聊聊,《滕王阁序》的精髓所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