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资源 >> 正文 >> 正文

崔颢之通透与哀愁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2/11/21
白癜风难治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291.html

目则珠江

登楼赋诗,以诗言志,是古人的一大雅趣。中国的名楼中,因赋诗而声名远播者不胜枚举,如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滕王阁、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中大观楼……

众多名楼中,自然少不了崔颢笔下的黄鹤楼。

黄鹤楼近照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其人其诗,业界评价为:“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短短几行字,道出了崔颢一生行文风格之变化。

据传,王昌龄被贬后死于刺史闾丘晓之手,张镐替王报仇,崔颢作诗悼念。其诗为《王家少妇》(亦作《古意》):“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诗情感充沛真挚,却不被接受,仍然被列为意浮之列。

得不到有力人士推介,崔颢虽中进士,也只好远离京城,放任外官。20年间,崔颢曾到过淮楚、武昌、河东、东北,最后才回到长安。20年的漫游,崔颢遍览大好河山,领略各地风情,阅历日渐丰富,诗风随之大转,一去轻薄之感,顿显雄浑奔放。边塞诗《古游侠呈军中诸将》歌颂戍边将士的勇猛,一窥塞垣:“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回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辽西作》说尽戎旅,风骨凛然:“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旧唐书·文苑传》把崔颢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其为人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

《崔颢集》中,最负盛名的作品,应首推《黄鹤楼》。不仅是其诗风转变的集大成者,其举重若轻、淡定闲适的深沉意境一直为人称道。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崔颢晚年后游武昌,登上黄鹤楼,感慨赋诗,为该楼注入了灵魂,增添了神韵。一起随崔颢登斯楼,领略去被誉为千古名律的《黄鹤楼》之意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烟波浩渺

此诗结构独具匠心。前四句从黄鹤楼之传说带入,昔人乘鹤、此地空余、一去不返,重复三次黄鹤的句子平淡无奇,看似犯了诗歌语言精炼之大忌,但作者如是安排却为后四句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的紧凑作了做好铺垫。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情感在毫不刻意的叙述中实现了从松到紧的跌宕起伏。这样的结构安排,如音乐旋律般,节奏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巧妙转换,字词句读中匠心独运。

全文表达空灵脱俗。文章整体表达显得潇洒超脱,但又峰回路转,贴地而行。作者从对黄鹤、白云、烟波等元素的轻描淡写中展现出一份在时空变换里隔空对话的思想穿透力,让读者在昔人乘鹤的传说中,思绪自然飘飞到“一去不复返”无穷远意境中。搭乘白云千载悠悠漫游后,作者随即把视野拽回眼前,极目远眺,远处晴川树木丛生,萋萋芳草下的鹦鹉洲静立微风中,浩渺烟波的声浪里回旋耳畔穿越回来,岁月安静而美好。

作者意境辽阔通透。此诗歌适合反复咀嚼,耐心品味,多次品读,竟呈现出不同的感触和境界。之前品读多看到的是作者语言之精美,拟物之灵动。登斯楼后,再细细品味,居然全文字字句句透出一个字:愁。作者之高明之处在于其并没有直白道出心中愁绪,而是把更多笔墨放在对黄鹤楼周边美景的刻画上,把读者带入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中,最后陡然一转,一人直面现实,在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直击心灵的永恒之问候,以“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充满淡淡愁绪的叙述巧妙收尾。这样的愁绪是哀而不伤的忧虑,也是个人置身于浩渺天地那种思虑通透而无所依凭的寂寥直陈,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万古愁绪排闼而来。

俯瞰黄鹤楼

历代学者、评论家对此诗可谓有口皆碑,南宋诗论家、诗人严羽于《沧浪诗话·诗评》中独赞此诗为“唐人七律第一”。相传此诗为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所倾服。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此虽系传说,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写法上与《黄鹤楼》确有诸多神似之笔。其《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其格式也酷似崔诗。李白真正为人称道,与崔颢《黄鹤楼》并驾齐驱,且至今为人称颂的当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文在写景状物上独具一格,独特意境不输于崔作。

《黄鹤楼》颇有争议处即诗歌的韵律不拘一格,有人称奇,有人不以为然。诗歌自然需要对仗押韵,但诗歌以立意为要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也常常为人称道。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登斯楼也,可见不息川流,可瞰浩渺烟波,可通万古愁绪!

黄鹤楼夜景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