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话语,总能让我们泪流满面,有一些句子,总能让我们无限唏嘘。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一些名言,这些名言的创作者,应该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创作的这些名言,竟会成为了自己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吧?
三尺微命一书生
王勃,这个人或许大家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印象,在听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时,不知大家可还曾记得起诗名和诗人?在听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不知大家可还曾记得起出处和创作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经典名句,写下这首诗的诗人叫做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于《滕王阁序》,这是一句绝美的描写风景的诗句,而《滕王阁序》的创作者叫做王勃。
王勃,初唐四杰之首,自幼聪颖,他虽然只活了短短二十六年,但是他的才气,绝对符合“别人家的孩子”这一“殊荣”。因为王勃六岁便能提笔写下洋洋洒洒的文章,九岁之时就能找出并且专门著书立说,纠正先贤文章中的错误,十六岁的时候便登科及第。
不知道大家对《滕王阁序》中的“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是否还有印象?
王勃想要表达的意思本是“我王勃,只是一个身份卑微,无足轻重的读书人”,在这里,“微命”一词解释为“卑微的性命”,可是,在汉语词典之中,“微命”还有一种意思,解释为“短暂的生命,指性命短暂”。短暂的生命,这不就是王勃英年早逝的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吗?
王勃在登科及第之后,被授予朝散郎的职务,而后成为了章怀太子李贤府中的幕僚,因作《檄英王鸡文》而引得唐高宗勃然大怒,将其罢官免职,逐出沛王府(章怀太子李贤,生前曾受封“沛王”)。而后,又因王勃好友们的努力,加上唐高宗爱惜王勃的才名,王勃这才被重新起用,可就在这个时候,王勃受人陷害,随后被打入大牢,还牵连到了父亲身上。
所幸,王勃此时遇到了唐高宗大赦天下,他没有被问罪,但是他的父亲已经被贬谪交趾。王勃一直都是一个孝子,自己非但没能使得父亲官运亨通,反而让父亲因自己而被贬到了一个“鸟不生蛋”的穷苦之地,这件事情对王勃的打击远大于他被同僚陷害。王勃出狱后不久,朝廷下旨让王勃官复原职,可是此时的王勃已经看透了宦海沉浮,拒绝了朝廷的征召。
公元年,王勃自老家启程,跨越大半个大唐帝国,前往交趾探望父亲。在渡海途中,因风高浪急,王勃不幸溺水,魂归南海。年仅二十六岁的他,真的是“微命”……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公元年,因苏轼《潮州谢表》一文引起的“乌台诗案”爆发,苏轼因言获罪,被押入御史台(乌台),一时之间,朝中无数人喊着要诛杀苏轼,苏轼惶惶不可终日,险些让宋神宗打破宋太祖的《勒石三戒》,使得苏轼成为了北宋第一位被杀的士大夫。
在元老重臣的多方援救,加上王安石的劝谏下,宋神宗因王安石“一言而决”,从轻处理“乌台诗案”,苏轼被贬谪黄州。苏轼在黄州的第三年,一次野外偶然遇到大雨,使得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定风波》一词,其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是这篇词作的核心,凸显苏轼乐观豁达的性格。
是呀,若是没有如此豁达的性格,苏轼又怎么会从因反对激进变法被贬谪,因反对全面罢黜新法被贬谪,因反对全面恢复新法再被贬谪的人生悲剧中,轻描淡写的用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笔带过呢?
在最光辉灿烂的时候,把生命一下子玩到尽头,就是永恒
年6月30日,这是黄家驹在综艺节目中摔下高台的第六天,在这一天,这位香港真正的音乐人永远地闭上了他那双“放纵不羁爱自由”的眼睛。这一天,正是距离他三十一岁生日,仅仅过去了二十天。
从此,人间纵有千万曲,世上已无黄家驹。
周润发曾经说过:“我不怎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