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之谜
田冬晨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天人一作:仙人)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一作:安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一、得罪了一人武则天。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旧唐书》中记载,六岁的时候,王勃就能够写诗,而且“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九岁那年,在读了颜师古注释的《汉书》后,提笔写下了《指瑕》,指出颜师古的错误。王勃从小就是神童,而培养出这位神童的王家更是传奇之家。王勃的爷爷王通是一位著名的儒学大师,地位可以和孔、孟、老、庄齐名。在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其中的“文中子”就是王通。王通的学生多达一千余人,其中出了四名宰相,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父亲因为太过仰慕王通,便用王通的字“仲淹”给儿子命名。王家代代出神童,而王勃,更是将家族的优秀基因发挥到了极致。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上表给朝廷,策试成绩优秀。当时他还不满16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多次献上精美的颂文给皇帝。皇子沛王听说了他的名气,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当时,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高宗皇帝大怒道:“这么下去将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把王勃轰出了王府。王勃被轰走后,游历到四川剑南。记载是高宗大怒,事实王勃的才学惊动了沛王的母后武则天。王勃成了沛王与天武则皇权斗争的牺牲品。当时武则天独霸朝纲,如果从公元年她以皇后身份参与朝政算起,到公元年的病逝为止,前后参政,执政50年。上元三年(年)初,李贤立为太子未久,唐高宗曾想逊位于皇后,遭到宰相郝处俊和中书侍郎李义琰的激烈反对,这两位士族出身的官僚引经据典要皇帝“谨守宗庙,传之子孙”。唐高宗因此作罢,一心培植儿子李贤,任命郝处俊和新提拔的李义琰两名宰相兼太子左、右庶子,公元年年仅16岁的王勃凭借光芒万丈的才华,被授予“朝散郎”的职务,之后,王勃被派到沛王府担任修撰,做了沛王李贤的伴读佐辅李贤。李贤被立为太子,有监国之权,自然不愿成为母后的傀儡。因此在他周围,围绕了一股强大的“废武”势力。李贤越是积极参与国政,就越容易加深与武则天的矛盾。此前,朝臣们之所以默许武则天干预国政,是因为唐高宗身体不好。如今太子已立,武则天理应退居幕后,如此才是封建政治的正常运行法则。但对于吸食“权力毒品”达数十年的武则天来说,剥夺她的权力,无异于要她的命。武则天命北门学士撰《少阳正范》和《孝子传》给李贤读,还“数作书诮让之”,李贤并不顺从。李贤也招集张大安、刘讷言、格希元、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一批大儒作《汉书指瑕》,实际是在后党北门学士之外另立太子系的宗派,用吕后影射武则天。唐高宗数次命他监国,“太子处事明审,时论称之”,表现得比他哥哥更有能力,而和母后之间却存在隔阂越演越烈。宫中盛传,李贤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而是其姐姐——韩国夫人所生。李贤听说后,感到非常恐惧。造谣太子的身世,这个罪名是很大的,自然没有人敢轻易说。因此这则谣言是有人故意制造的,而幕后主使者很大可能就是李贤的母亲武则天。武则天以此谣言,作为废黜李贤的舆论准备。毕竟她绝不容许任何人干犯自己的权力,即使是儿子也不行。当时,术士明崇俨深得高宗和武后信赖,善于察言观色,曾对武后说“太子不堪承继,英王(武后第三子李显)貌类太宗”,又言“相王(武后幼子李旦)相最贵”,似乎有唆使武则天更换太子的企图。李贤听闻后深感厌恶。仪凤四年(年)五月一天夜里,明崇俨突然遇刺身亡,李贤成为怀疑对象。《资治通鉴》中曾对李贤被废事发记载了另外一段流传的丑闻:李贤平日颇好声色,养户奴赵道生为男宠,多赐之金帛,东宫官员韦承庆上书劝谏不听。太子事发后,赵道生供认是太子命他刺杀明崇俨。显然,为了李贤的罪名,当时武则天费尽心思,京师搜捕多时的凶手并没有着落,忽然冒出一个太子府上的奴仆供认自己是凶手,太子是主谋,同时私生活非常糟糕,一下就把太子置于死地。李贤即便生活中有一些声色娱乐,但也没有严重到糜烂的地步,这同样是诬陷。后世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李贤被废的罪名是属于冤枉。搜查东宫,从马坊里查获皂甲数百领,以为是谋反的罪证。武则天不同意皇帝要宽宥李贤的想法,说:“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李贤终于被废,幽禁起来。四年后,文明元年(年)二月,在废唐中宗后三天,武则天派人去巴州(今四川巴中)杀了李贤。李贤成为与母后争权的牺牲品。武则天对李贤党羽进行了大清洗。张大安以“阿附太子”之罪,被贬为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刺史。永淳二年(),再贬为横州(今广西南宁)司马。 光宅元年(),武则天称帝后,张大安卒于横州任上。刘讷言,乾封中任都水监主薄,以《汉书》授沛王贤,贤为太子后,迁为太子洗马,兼充侍读。太子贤废为庶人后,除名,流配振州而卒。善汉学,曾撰十五卷《诽谐集》以进太子贤。武则天是谁也不放过的人。王勃被赶出京后,父亲被贬交趾,哥弟二人后来被武则天找借口杀了。长兄王勔,官至泾州刺史。次兄王勮,历任凤阁舍人、弘文馆学士、天官侍郎。三个弟弟依次为王助、王劼、王劝,皆有文才。万岁通天二年(年),因王勮与刘思礼交往甚密。当刘思礼与綦连耀谋反时,株连王勮,于是王勮与其兄泾州刺史王勔及弟王助,皆被武则天所杀。旧唐书:"高宗八子,二王早世,为武后所毙者四人,章怀以母子之爱,颖悟之贤,犹不免于虎口。况燕、泽、素节异腹之胤乎!覆载胡心,产兹鸩毒,悲夫!"。而太子李贤著有《君臣相起发事》等,侍读王勃是太子的忠实参与者。从王勃《汉书指瑕》看李贤的批注《后汉书》,王勃是太子党的文胆,也是太子李贤的智囊,也是武则天必须铲除的人!所以才子王勃只能隐姓埋名流落天涯。
二情谊无价一人李贤。赵道生是为章怀太子李贤的养户奴。李贤平日颇好声色,养赵道生为男宠,多赐之金帛。武则天抓住李贤这个软肋,搬到李贤。李贤的府上夜夜笙歌里少不了王勃。王勃的《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与君的花中甜蜜生活,这个君就是太子李贤。而落花飞燎乱入中帷,到暮宿落花间,台上起双鬟,指两人双飞双伴!还有王勃的羁春,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这首诗说出了李贤的住所、王勃写落花落的地方,北苑。
王勃的诗歌大多带有苍凉悲郁的风格,还有一些别离诗,如《寒夜思友三首》之一:“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月夜调鸣琴,相思此何极”。《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之二:“乱烟笼碧彻,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如此寒。”都显现出苍凉冷落、凄苦沉郁相思之情。诗中以空冷苍凉的意象幽约地传导出诗人仕途的挫折与旅途艰辛的隐曲的情感意绪,和对太子李贤的思念?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阁中帝子只有李贤才是帝子,在千古奇文里,李贤在年流放巴中,而滕王阁序是年,李贤流放是年剑阁离巴州很近,阁中,巴中真巧了。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兴进悲来,是又思念长安的李贤!象梁怀王死,太傅贾谊自责自己。我象梁鸿一样被赶出长安,是缺乏贤明的时代呀?我虽有文彩没遇上推荐之人,我虽然有太子李贤这个知音,但何时能相见呢?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怀念的太子却不能相见,何时太子登基我们重见于密室?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故事。阎都督看了滕王阁序文已是高兴,再看序诗却发现少了一字,众宾客发表意见皆不合意,便遣人去问王勃,王勃侍从回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可见王勃之傲气。后阎都督亲自携带千两纹银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大感惊讶,对阎都督的放得下也颇为欣赏,笑到:“晚生岂敢空字,空者空也”,在场诸位学士都觉妙不可言。
王勃,辞·杂曲歌秋夜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雁南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龙门路啊音信断!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音信断,鸣环曳履在眼前走出帝宫的长廊!王勃作品大起大落,悲悲切切,除了叹息自己的命运外,就是对太子李贤的友情、恋情,思念之情?王勃对李贤多少愧疚能兴尽悲来,说说就哭了!王勃、李贤之间还有多少隐情,
看王勃的赠李十四四首其三,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这首诗里隐藏着,三,四子玄。是三四子(李显,李旦)接皇太子吗,还是三四子也有不被立的可能?王勃《别薛华》原文,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薛华:即薛曜,字曜华,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薛王为累世通家。薛华以诗文知名当世,是王勃最亲密的朋友。王勃发小。薛曜小时候叫薛华,但薛家的运气明显比王家好很多,薛曜父亲薛元超官至宰相,舅祖褚遂良更是著名政治家。薛曜有个哥们叫凌季友,王勃也认识。年冬天,凌季友官任虢州司法,薛曜认为王勃你不识时务离开京师吧,荐王勃在虢州出任参军一职。说是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事,要去王勃家避避风头。王勃当时在虢州军队里做文职工作,曹达是曹元亲戚。曹元是谁?12岁开始,王勃跟着曹元在长安学了三年医,也就是说,曹元是他的恩师。恩师的亲戚有难,能不救吗?于是王勃就不避艰险,把这个曹达藏匿起来。没多久,就查到了曹达是藏在王家。王勃本打算请曹达离开王家,远走高飞。不料下人来报,说已经在客房发现了曹达的尸体。王勃大惊,正在纠结怎么办的时候,官府已经带兵闯了进来,见到曹达尸体,就以藏匿官奴又杀之的罪名,将王勃捉拿下狱。从这个故事分析薛曜知道曹达和王勃有不可告人的事,好心让王勃把曹达带走,而曹元曹达在长安行医跟毒药有关。曹达可能酒后胡说,王勃藏匿了曹达,追杀曹达的凶手另有其人?果然,武则天让明崇俨调查李贤,李贤绝不能因明崇俨说的挑拨离间的话就动杀机,而是李弘的死?也就是李弘死于慢性药可能出自王勃曹达之手。有一个剧本武则天,说的是李贤在李弘死时送给他玫瑰果。而当时跟李贤接触的是日本部一朗等东瀛人。公元年4月太子李弘死,李贤公元年5月当太子。公元.8月王勃死了。曹达死了,王勃诈死?他在上元二年(年)的秋天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于八月中旬到达淮阴,又从淮阴到楚州,离开楚州,继续沿运河南下,入长江后折向西行,到了江宁。也就是李贤当上太子后王勃马上去越南看望父亲,看似正常,但时间太巧合。王勃之死,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包括王勃父亲王福畴在内的亲朋,都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要知道唐朝流行的爆文里,除了送别诗就是悼亡诗。比如我们熟知的韩愈,侄儿死了,他都要写一篇《祭十二郎文》。可是王福畴呢?亲儿子因为来看望自己溺水而亡,你竟然不置一词?这也太不合常理了。还有杜三德,王勃18岁写“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你,现在王勃死,连一首诗都没有?王勃亡故的原因和时间,都说是:赴交趾省父,于公元年溺水身亡。“惊悸”之说,大概出于推理判断,难有目击者证言。至于王勃遗体的最后下落,所有文献均无点滴记载。王勃的《三月上巳祓禊序》中,有“永淳二年(年)暮春三月,迟迟风景,出没媚于郊原”的记载,知这年王勃仍在世。其时祓禊的地点应该在江南,可证明王勃还在江南度过了一段为时不短的隐居生活。
王勃同期在洛阳的还有一个诗人刘希夷。之有两句诗,大家都很熟悉:“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朝诗人刘希夷的诗《代悲白头翁》全诗转引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峨嵋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三刘希夷的故事(约年-约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这首千古绝唱《代悲白头翁》是隐言诗。洛阳李家就是皇家,白头翁指年少而亡的李忠,李弘。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希夷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检。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和王勃的《落花落》一样,同太子玩落花落游戏的,类似丢手卷,或传花吟诗。《落花落》也是伤感太子们一个一个被拿下,预言李贤的命运也是落花一朵朵。是刘希夷看了《落花落》,步其韵而作《代悲白头翁》?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指皇上李治眼病卧床,武则天淫乱行乐。而峨嵋就是指武则天!李治每天晚上被人用檀香一种迷蝶香熏睡,武则天才能三春行乐!时间长了,李治就卧病眼睛被熏的无相识了。这也揭开了李治死也是武则天害的。有记载刘希夷尝作《白头吟》,一联云:"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天下都知道皇上是绿帽子,自己何必多嘴呢?既而自己叹曰:"此语谶也。因为他知道得罪了最很的女魔!不几天被杀!《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将此诗句据为己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宋之问在年轻时,就已经名满天下了。《旧唐书》载“之问弱冠知名”。他犯不着为了一句平淡无奇的诗句而以身犯险,以至于“夺诗杀人”,这对他来说,实在得不偿失,风险巨大。尽管宋之问为巴结张易之而写下了大量的艳诗,但他的文学成就还是远在刘希夷之上。《全唐诗》中收录刘希夷的诗作仅20多首,而宋之问的诗作则超过了首,而且不乏上乘之作。如入选中学课程的《渡汉江》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所以,关于宋之问杀死刘希夷,最好的解释是舅舅怕武则天下手而让外甥假死了,自己担骂名而已。刘希夷《洛川怀古》或许能说出些蛛丝马迹。
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
行见白头翁,坐泣青竹下。
感叹前问之,赠予辛苦词。
岁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
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
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
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
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
昔时歌舞台,今成狐兔穴。
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伤。
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
君看北邙道,髑髅萦蔓草。
芳□□□□,□□□□□。
碑茔或半存,荆棘敛幽魂。
挥涕弃之去,不忍闻此言。
这首诗里用白头翁点题,感叹问之(宋之问)赠词,把宋之问霸占诗的事说明白了,说诗词来源于宋之问。宋之问写下了一首《明河篇》,呈给了武则天,诗末云:“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这件事记载于《本事诗》,有人说这只是宋之问在不得志时发发牢骚,也有人说这是他在借机向武则天大胆示爱,理由就是武则天见到此诗后,曾对著作郎、右史内供奉崔融说:我不是不知道宋之问是个有才华、懂情调的人,只是恨他有口臭罢了。宋之问没有得到宠幸而心下怀恨,把牢骚话讲给了外甥刘希夷。所以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原作应当是宋之问的《有所思》。宋之问当时已是武则天身边工作的人了。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刘希夷尝作《白头吟》,一联云:“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叹曰:“此语谶也。石崇谓‘白首同所归’,复何以异。”乃除之。又吟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复叹曰:“死生有命,岂由此虚言乎!”这首诗中两句,“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是回忆当时刘希夷做诗时自己当时所想。昔时歌舞台,今成狐兔穴,是对武则天这个女狐的恨!虽然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但君看北邙道,髑髅萦蔓草!已经被武氏杀了多少人了?刘希夷碑茔或半存,我看了挥涕弃之去,不忍闻此言。这个社会把活人逼死了,改名换姓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从刘希夷的《洛川怀古》看刘希夷没死,宋之问被冤枉了。那么刘希夷死了为什么还属自己名字呢?诗歌的收集是很多年以后,收集到是已无从考证年份了。象《春江花月夜》到宋朝才被录用。所以张若虚在唐代没有记载。还有一个传说说初唐著名诗人刘希夷的死因,多揣测为张若虚所害,并设计嫁祸宋之问。张若虚仰慕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的春官侍郎本事,苦于自己没有二张兄弟的美貌,于是想在诗作上吸引武皇芳心,由此酝酿《春江花月夜》,由于才情不足一直呼之不出,但是张若虚诡计多端,除了酝酿诗作,还暗中谋划铲除自己潜在的敌人。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出世,张若虚惊叹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同时,更害怕才华横溢刘希夷独占鳌头,挡了他步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春官侍郎的路,于是心生诡计陷害之,并嫁祸宋之问。张若虚在历史记载中没到过长安和洛阳这个故事是无稽之谈。这个唐代的记载只能说明刘希夷告诉后人害他的是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还有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和王勃《落花落》象是对诗一样同出一辄,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刘希夷的《捣衣篇》是同时同地同概念?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漙。燕山游子衣裳薄,
秦地佳人闺阁寒。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盘桓徙倚夜已久,
萤火双飞入帘牖。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
此时秋月可怜明,此时秋风别有情。君看月下参差影,
为听莎间断续声。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
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闻道还家未有期,
谁怜登陇不胜悲。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
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莫言衣上有斑斑,
只为思君泪相续。
刘希夷的这首诗和春江花月夜是一样思念,怀乡,思君。君是谁?捣衣篇的莎间,春江花月夜是汀上,闻道还家未有期,春江花月夜是可怜春半不还家。《捣衣篇》是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春江花月夜》里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听到弟弟刘希夷的捣衣篇,对歌写出《春江花月夜》,在异国他乡思君泪,变成张若虚的劝导声,人生就像春江潮水,海上明月,谁知道谁会有啥样的处境呢?不管人见月还是月照人我们只是代代相传,人间过客而已。我们的愿望是愿月华都照到你我的君主之上,时光不走,你我不变,我也常常回想起《落花落》(昨夜闲潭梦落花)和你的《年年岁岁》,但像我们改名换姓的人了,乘月归去的几人能回,只能遥祝君人,愿我俩的思念像月光洒落,情满江树吧!落花遥落满江树!
四张若虚就是王勃。醉酒作诗,王勃出身书香之家,少时便有神童之誉。《旧唐书》本传称他:“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王勃作诗前不喜欢冥思苦想,而是先磨墨,然后饮酒。他喝酒严格意义上不算饮,而是拿壶往口中灌,大醉方休。喝醉后,用厚厚的被子捂着蒙头大睡,酒醒后直奔砚台,挥笔直书,一气呵成,诗成后一个字不改。《新唐书》本传中这样记载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他的传世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是这样得来的。张若虚:被窝构思。张若虚写作并不勤奋,贪睡是他的嗜好。他作诗时,喜欢先用厚厚的被子捂着,在被窝里构思,一身大汗后翻身而起,然后挥毫疾书。天气越热,效果越好。他作诗从不打草稿,总是一气呵成,一字不改。《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从这首诗来看,张若虚绝对是创作天才,不愧“以孤篇横绝全唐”之誉。张若虚(约年-约年),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于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王勃二十七岁溺水。而张若虚二十七岁也死了。故事始于唐中宗神龙二年,讲述了诗人张若虚在上元节明月桥边邂逅了名门闺秀辛夷,对其一见钟情,但他还没来得及向心上人表白,就被鬼差错抓身亡了。从此以后,张若虚成为了阎罗殿的“钉子户”,不论鬼差怎么道歉劝说,他就是不肯投胎,坚决要再见辛夷一面。后来,得道成仙的曹娥听说了他的故事,十分感动,便帮助他完成了这个心愿。于是,27岁的张若虚死而复生,而他心爱的姑娘辛夷此时已是66岁的老妇人了,他们在明月桥下相见,吟唱出了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辛夷就是王勃的心仪李贤,而曹娥就是王勃的学医师傅曹元,溺水后曹元用药救了他。那么章怀李贤死了吗,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唐纪十九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上光宅元年()三月丁亥条记载:“丘神勣至巴州,故太子贤于别幽室,逼令自杀。”《旧唐书》也记载说:“文明元年(),则天临朝,令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往巴州检校贤宅,以备外虞。神勣遂闭于别室,逼令自杀……”据说,当时的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当时也曾一同前往巴州看望李贤,得知他死讯后,她在木门寺题写了《由巴南赴静州》诗:“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唐时木门镇称静州),以怀念太子李贤,并命人修建亭子为晒经石遮风挡雨。从《彩书怨》看上官婉儿和太子李贤的关系,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据说这首诗是上官婉儿写给当时的太子李贤的。李贤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容貌俊秀,才识渊博、英明智勇。显庆元年(年),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武后长子李弘。李贤迁任岐州刺史,同年加封雍州牧、幽州都督。龙朔元年(年),改封沛王,加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仍任雍州牧。所以诗中说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婉儿到巴州是负武则天之命而来,《由巴南赴静州》诗中寄托的无限怀念与惋惜之情,不能说全是上官婉儿的心迹,更有武则天的心声。所以,武则天指示丘神積逼死李贤的说法不能成立,起码不是武则天初衷。李贤妃子房氏,张氏,李贤的次子李守礼,早年随李贤同被贬往巴州,李贤死后得以同儿女返还长安。从这点看武则天没有杀死李贤,而丘神绩到巴州当天故太子贤于别幽室,就只有你知我知,丘神绩是酷吏,但他父亲是丘行恭李世民的臣呢?所以丘神绩当天是带替身去的,给李贤重金,最大可能是武则天让日本遣唐使的人带李贤去日本。去日本必须走扬州,李敬业多少知道点李贤未死传闻,李敬业造反之前把李贤搬出来鼓舞士气。而张若虚的故事说辛夷六十六,见到了辛夷。辛夷(心仪)六六等于三十六算,是张若虚年在扬州见到了36岁的李贤。也就是从年开始到扬州的王勃化名张若虚,由唐初四杰变成吴中四士,是回扬州见李贤去了。日藏本《王子安集佚文》佚文抄本的末尾载有“庆云四年七月廿六日”的字样。庆云是日本文武朝时期的年号,相当于唐中宗景龙元年(年)。原抄本中还有日本元正天王的御笔。元正为奈良朝的第二代女皇,灵龟元年(年)即位,养老八年(年)退位。此书藏于日本天皇宫内厅正仓院的宝库中,是日藏的秘籍,很少出库。考证者在美国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获得手抄本的佚文一长卷,上面也写明了原为日本上野氏所藏。另外,学者所见的正仓院影印本里面,其中的“天”、“地”、“星”等字,用的都是武则天时期所独创的字体而写成。这也可以猜测李贤带王勃文集到日本时间是年到年之间,上野氏就是李贤在日本的化名。骆宾王《讨武檄文》里,“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或受顾命于宣室”,这几句应当是化名张若虚的王勃的语句,《滕王阁序》里“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宣室王勃长用的词,《讨武檄文》的作者不是写鹅鹅鹅的骆宾王,而是作《檄英王鸡》的王勃。
五王勃在越南的生活。王勃《他乡叙兴》,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春。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这首诗非常明显地说出王勃在边城越乡的生活。王勃的《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北山就是越南北山县的北山,越南蓝江口澄湾。《长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越南澄湾出现在王勃诗中。还有《相和歌辞·采莲归》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南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在这首诗中的长浦,南津都是越南蓝江口一带的地名。江讴越吹相思苦的“越”指的就是越南。吴姬越女何丰茸说的是采莲的越南女子的美丽。从这些诗中看,王勃在越南交趾他父亲处生活几个春夏。津是渡口的意思,王勃诗中有津的诗句都写在越南交趾。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津树就是渡口的树。《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南津,南面的渡口。复閤重楼向浦开,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通过这些诗描写出王勃生活的场景在有海有渡口有港口的地方,越南蓝江口下龙湾。《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临津临着渡口的织女。
王勃的《长柳》,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津叟,渡口的老人。
刘希夷作有《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
清洛浮桥南渡头,天晶万里散华洲。晴看石濑光无数,晓入寒潭浸不流。微云一点曙烟起,南陌憧憧遍行子。欲将此意与君论,复道秦关尚千里。
南陌应当是越南陌上。这首诗跟王勃的《焦岸早行和陆四》,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这两首诗中秦关,乡关,晴月,晴色,曙烟起和漏晓都是一个场景陆四和殷四应当是一个人,收集整理时有一个是错了。而殷王李旦是李治的八子,四子李素节是年死的,殷四有可能是皇四子李素节。看《故园置酒》唐·刘希夷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
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从这首诗里看作者刘希夷写这首诗时已是鬓已秋,新知尽白头了,可见刘希夷不是二十五岁就死了。看《采桑》唐·刘希夷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
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
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携笼长叹息,逶迟恋春色。
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
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
这首采桑里又出现南陌这个词,王勃的南陌憧憧遍行子的南陌是一个南陌。通过这些诗看王勃和刘希夷在越南交址蓝江口,一起过着思乡,念君的生活。
王勃《上巳浮江宴序》,吾之生也有极,时之过也多绪。若夫遭主后之圣明,属天地之贞观,得畎亩之相保,以农桑为业,而讬形宇宙者幸矣。况乃偃泊山水,遨游风月,樽酒于其外,文墨于其间,则造化之于我得矣,太平之纵我多矣。兹以上已芳节,云开胜地。大江浩旷,群山纷纠。出重城而振策,下长浦而方舟。林壑清其顾盼,风云荡其怀抱。于时序缠青律,运启朱明。轻荑秀而郊戍青,落花尽而亭皋晚。丹莺紫蝶,候芳晷而腾姿;早燕归鸿,俟迅风而弄影。岩暄蕙密,野淑兰滋。弱荷抽紫,萍泛绿。于是俨松舲于石屿,停桂楫于璇潭;指林岸而长怀,出河州而极睇。妍妆袨服,香惊北渚之风;翠幙玄帷,彩缀南津之雾。若乃寻曲渚,历洄溪。榜讴齐引,渔歌互起。飞沙溅石,湍流百势;翠崄丹崖,冈峦万色。亦有银钩犯浪,挂頳翼于文竿;琼舸乘波,耀锦鳞于画网。钟期在听,玄云白雪之吟;阮籍同归,紫桂苍梧之酎。既而游盘兴远,景促时淹。野日照晴,山烟送晚。方披襟朗咏,饯斜光于碧岫之前;散发高吟,对明月于青溪之下。客怀既畅,游思遄征,视泉石而如归,伫云霞而有自。昔周川故事,初传曲路之悲;江甸名流,始命山阴之笔。盖遵清辙,共抒幽襟。俾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一言均赋,六韵齐疏。谁知后来者难,辄以先成为次。
这里,“下长浦而方舟”,“彩缀南津之雾”都是王勃在越南生活时诗歌里有的相似语句,同一场景。
六《春江花月夜》的外景地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一作落花。
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色.海边。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水连海平。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作者强调的海雾,还是海上。这个海就是越南交趾附近的蓝江口。而可怜楼上月裴回的裴回,王勃落花落里的与君裴回上金阁的裴回是中国人的方言,王勃有文化但乡音难改。落花摇情满江树,还是说《落花落》的落花。所以说王勃就是张若虚,姓张王李赵的张,若虚就是虚名。《春江花月夜》写在越南蓝江口下龙湾。唐寅(唐伯虎)《题落霞孤骛图》,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可见后人对王勃隐居南海是知道的。杨炯的《王子安集序》中说道:“弃官沉迹,就养于交趾焉。
七王勃墓王勃祠。复伟祠位于宜禄县宜春乡春禄村。该祠供奉的是王勃与他父亲,他们给当地带去了一种文艺的气质,读书学习的氛围,使义安成为名人辈出的地方。从“王族祠堂”看王家在这里生活了几代人。复伟祠大门是传统牌坊形式,石灰石浮雕门柱,自然木色的正门,两边各有一道小门,里面有葱茏的花树,雕花的石制影壁,巍峨的正殿。步入祠门,眼前是一座石制香炉,炉中长着沙漠玫瑰。香炉两边对称摆着锦石大花瓶,花瓶外侧各种着一棵高大的缅栀花树。香炉和花瓶后是一道青石雕刻的影壁,造型是展开的书卷,上书一个大大的寿字。绕过影壁,眼前是复伟祠正殿。正殿是传统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殿门上方悬挂着祠名匾额,门楣上挂着义安省历史文化遗迹认定证书镜框。门柱上没有对联。殿内五开间,雕梁画栋,尽管是现代建筑,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感。正中供奉的是越南母道教三位圣母,殿两侧供的也是母道教神灵。三圣母雕像上方的匾额上写着“从圭双灵”四个字匾,双灵,指王勃及其父王福畤。正殿分前后两殿,后殿供的是王勃及其父的牌位和雕像。一大一小两尊鎏金木雕像。大雕像一身标准的唐代官员装束,右手执书,雕像前的说明牌上用越南语标注着王福基先生的字样。王勃雕像在其父右边,略小。王勃双手扶膝,正襟危坐,似乎正在聆听父亲的教导。阮攸为该祠书写过对联“座中尽是他乡客,眼底无非失路人”,语出陆游的诗句。王氏父子金身上方只悬一匾“万古英灵”。现如今正殿内四根立柱上挂着两副对联,主联“日朗星辉笔研文光留胜昔,鸾飞鹤降江山地绣蔚灵声”,另一副对联“庙貌山庸相隐约,天光云影共徘徊”,下联是朱熹的诗句,上联不知所出。从复伟祠形成看是王勃他父亲去世后王勃及后人给王福畤建祠,王勃的后人把王勃供奉在祠中。而“日朗星辉笔研文光留胜昔,鸾飞鹤降江山地绣蔚灵声”是王勃写给原祠的对联!
八,诗人转世。王安石的《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这首诗说的是王勃年写《滕王阁序》槛外长江空自流的四百年后年,王安石再次拜相,是王安石以王勃王子安转世自喻,上一辈子堪愁,被逼迫过三江到五湖绕水恣行游。往事悠悠君莫问,也诉不尽许多愁,回头来四百年后上尽层城更上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