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女、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已被加拿大方面非法拘押近天。孟晚舟的名字源于古文名篇《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女儿的名字表明工科男出身的任正非也有一份文学情怀。当然,这个名字也可能起自任正非的前妻孟军,对此不得而知。
父女情(任正非大学时期珍贵照片见本文末)
但如果要追溯“华为”名字的由来,却涉及到西南大都市重庆近现代的重重历史。
01重庆
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为了便于谈判和统战,包括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人的中共代表团也离开驻扎近8年的重庆,迁至南京。然而一个多月后,国民党军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年3月,国民党限令中共在重庆、南京、上海的办事处全部撤出,悍然封闭了原来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和《新华日报》,人员强迫遣送回延安。四川党组织就此全部转入地下,中共重庆市委开办了秘密出版发行的《挺进报》传播党的声音和红色消息。
年代的重庆码头年秋天,分管西南地下党的中共中央上海局调整了重庆地下党组织,市委由4位委员组成:书记刘国定(后叛变),对外人自称姓“黄”,因为个头儿不到一米六,熟人都叫他“刘矮子”,公开身份是一家牛奶厂的会计主任。副书记冉益智(后叛变),兼任组织部长,在四人中年龄最大。委员许建业(《红岩》许云峰原型),配合刘国定搞工运工作,在志成实业公司当会计掩护身份。另一位委员李维嘉,兼任宣传部长,直接领导机关报《挺进报》。
同时在重庆成立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王璞任书记,涂孝文(后叛变)任副书记,彭咏梧、肖泽宽、刘国定为委员。
02奉大巫起义
年底,川东临委根据中央关于在敌后开辟第二战场的指示,决定由彭咏梧负责在奉节、巫溪、巫山、云阳一带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巫溪旧名大宁,又称奉大巫起义。一同被派组织起义的还有卢光特、刘德彬、江竹筠(江姐原型、彭咏梧妻子)等人,卢光特是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刘德彬与江竹筠是联络员,刘德彬负责与川东游击纵队司令员赵唯联系,江竹筠跟随丈夫彭咏梧,负责与川东临时委员会联系。由于起义消息泄露,不得不提前举事,最终失利。
彭咏梧、江竹筠和他们的儿子彭云
彭咏梧率队突围时在巫溪境内遭遇伏击,英勇牺牲。敌人残忍的割下他的头颅,挑到奉节竹园坪,和其他两位烈士的头颅悬挂在竹园小学的门楼前示众,随后又被挂到中拱桥的卡门上。卢光特和战友将彭咏梧牺牲的噩耗告诉了江竹筠。
03《挺进报》事件
据李维嘉回忆,《挺进报》的工作人员其实有三个。“蒋一苇做编辑,还刻写蜡纸,陈然(成岗原型)管油印。印好后交给刘镕铸,刘镕铸还负责经费和纸张。”年2月,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解放军打退了老蒋百万军队的进攻,转入了战略反攻,向外线作战。李维嘉接到上级川东临委的指示:对敌开展攻心战,把《挺进报》寄给敌人头目,由此放弃了之前“对内发行,注意保密”的方针。刘镕铸等人四处收集各种机关、公司、商号的信封,专给国民党头目邮寄和递送《挺进报》。
位于南岸野猫溪的《挺进报》旧址是当时陈然的住所
但现在看起来,当时“对敌攻心”的策略是过于冒进了。3月初,收到报纸和警告信的国民党重庆行辕主任朱绍良大为光火,召来重庆绥靖公署二处处长、特务头子徐远举(徐鹏飞原型)大骂一通,限期破案。4月份果然就出了事。
当时在重庆的民生路上,有家进步书店。书店店员也是个年仅18岁的地下党员,名叫陈柏林(陈松林原型)。国民党保密局重庆站渝组组长李克昌注意到陈柏林,是因为有线人告密说他藏有《挺进报》。李克昌便派了一个叫曾纪纲(郑克昌原型)的特务以失业青年的身份接近陈柏林。曾纪纲很善于伪装进步,他跟陈柏林彻夜交谈,谈苦闷、谈人生、谈志向……终于骗取了陈柏林的信任。
年代的重庆
陈柏林等人遭逮捕的细节,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陈柏林要求上级“老顾”亲自考察曾纪纲,约好见面的时间地点自然也“通知”了特务;一说是曾纪纲在书店见到过“老顾”,特务通过盯梢发现了他的居住地。那时《挺进报》案才开头,特务用刑很重。酷刑之下,年轻的陈柏林坚贞不屈,而他的上级“老顾”却叛变了......
“老顾”承认自己是中共重庆城区支部的书记,本名任达哉。根据徐远举在解放后的交代:“任达哉不堪毒刑拷打,交出了他的领导杨清,说杨清经常约他在保安路警察局对面某茶馆见面。我即派二处渝组组长季缕,押任达哉去保安路(今八一路)约定地点寻找,转了两天的马路,于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在保安路警察局对面某茶馆将杨清抓到。”“杨清”其实就是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委员许建业。
许建业烈士
任达哉是当时第一个叛变的共产党员,也是《红岩》中叛徒甫志高的第一原型。小说中,店员陈松林在与重庆大学进步学生华为联络时,接触到假扮为进步大学生的黎纪纲和冒充其亲戚的郑克昌,从而引狼入室的。
04惊心动魄的“多米诺骨牌”
许建业被捕后,心急如焚,因为在他宿舍床下的箱子里,放着17份工人的入党申请书和3份党内文件。他顾不上浑身的伤痛,一心想着怎么把消息送出去。看守陈远德发现了他的焦急不安,主动接近许建业,谎称出身贫苦,伪装同情,表示“如有事相托,请尽管吩咐”。许建业被陈的假象迷惑,便让陈远德拿来纸笔,写了一封给母亲的绝命书和一封给志成公司刘德惠的信,要陈快快送去,许诺信送到后对方会给他万法币,并负责介绍工作。陈远德拿信后悄悄拆阅,觉得这情报很重要,把信交给了上司雷天元并马上被送到了徐远举手里。徐看后欣喜若狂,解放后他交代:“我根据这个材料,立即派人包围了新华路志成公司,进行严密搜查,查出了“杨清”的身份证及其历史,并在其卧室里查出一个大皮包,内有十几份党员入党申请书及大批《挺进报》,才知他叫许建业。”
徐远举年在昆明被起义部队扣押,年死于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徐远举一面派出大批特务日夜守候志成公司,只准进不准出,来一个抓一个,一面派人追查志成公司的背景。志成公司是重庆电力公司的子公司,由电力公司会计科科长黄大墉任董事长,黄大墉被拘传到案后供出了电力公司会计组长、志成公司经理刘德惠是共产党员。徐远举还根据许建业皮包内所获的入党申请书,“按图索骥”,一逮一个准,先后抓走了17人(6人被枪杀)。
徐远举知道如何从已经打开的缺口继续扩大战果。年4月6日上午,刘国定和江津县委的涂绪勋一起来志成公司找许建业。刘在前,一进门便被守候的特务挡住。志成公司的职工指称他常来找许建业,刘当即被扣押,涂绪勋侥幸才得以脱身。刘国定被捕后,徐远举亲自审问,刘国定承认自己是“刚入党的候补党员”,并编了一段曾为许建业送信去南岸给李忠良、余天的故事,徐远举信以为真,没有深究,叫他写了“自白书”。
4月8日晚,徐远举带着一批特务,由刘国定带路,逮捕了参加达县武装起义失败后疏散来渝的李忠良、余天等人。4月9日下午,徐远举用了鸭儿浮水、老虎凳等刑后,李忠良思想防线彻底崩溃,出卖了组织和同志。
根据李忠良交代,徐远举又将余永安密捕,经短促突击行刑后,余永安即叛变,交代他的“关系人”是“老张”。4月17日一早,余永安在街上指认出“老张”,特务蜂拥而上揪住“老张”不放。不一会儿,“老张”便招供了自己的身份,承认自己是重庆地下党市委副书记冉益智,指认已被捕的刘国定、许建业的真实身份,并供出沙磁学运特支书记刘国鋕(刘思扬原型)及刘在荣昌的隐藏地等等。
刘国鋕烈士
4月18日,徐远举再审刘国定。仅一声“市委书记刘国定”,便犹如一声炸雷打在刘的头顶。刘国定最初也想咬紧牙关挺过去,但3个多钟头大刑后,刘国定终于崩溃了。
冉益智、刘国定(同为《红岩》中甫志高的原型)相继沦为叛徒后,为邀功竟争着向敌人出卖同志,甚至亲自带特务抓捕地下党员,特别是6月11日涂孝文又在万县被捕而后叛变,使江竹筠、刘德彬、陈然、刘国鋕、李青林、李承林、雷震、张静芳、唐慕陶、黄玉清、陈继贤、廖模烈、陶敬之、罗广斌、成善谋、李文祥(后叛变)等上百人相继遭到逮捕,重庆地下党遭遇毁灭性打击。誓死不屈的许建业烈士于年7月22日被杀害于大坪刑场。
根据冉、刘二人提供的信息,川康特委书记蒲华辅(蒲志高原型之一)年1月被捕叛变,特务又在成都等地逮捕杀害了川康地下党组织的数十名党员,其中韩子重、齐亮、吕英、马秀英、张学云、韩秉炀等被送押到重庆。被逮捕的同志大都关押在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两座集中营里。
渣滓洞
05歌乐山的腥风血雨
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众人都在参加欢迎解放军进城的仪式,有一个人迫不及待地朝着歌乐山的方向跑去,她就是原中共川康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的二女儿车毅英。她以为父亲就关在歌乐山监狱里,然而车耀先已经于年8月18日被杀害于歌乐山松林坡。
多年以后,车毅英这样描述当日的所见所闻:
“白公馆里人去楼空,渣滓洞的余火还在冒烟。渣滓洞楼下的8间牢房里堆满了烧焦的尸体,没有头,没有足,只有一块块焦黑的躯体。围墙的缺口处、房前屋后、厕所内,另有20多具尸体躺在那里。松林坡上三个大坑,满是尸体,血水横流。看见一个个死难者睁目仇恨的眼神、紧握的拳头和流出的鲜血,我说不出一句话。歌乐山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可怕的寂寞,一片荒凉。”
——车毅英《流淌的记忆》
白公馆
原来,大势已去的蒋介石在撤出重庆前夕,授意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对在押“政治犯”展开大屠杀。不久将杨虎城将军从贵州押往重庆,9月6日在歌乐山戴公祠,杨虎城及其一双子女和秘书宋绮云一家三口共六人被秘密杀害。
10月28日上午8时,从白公馆、渣滓洞提审出来的陈然等10人被特务公开杀害于大坪刑场,歌乐山集中营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
陈然烈士
11月14日,国民党特务又以转移监狱为名,把江竹筠、李青林、齐亮等30人押送至歌乐山的电台岚垭杀害。
11月24日,毛人凤就下达了对白公馆、渣滓洞提前分批屠杀的密令。11月26日,命令传到,当天晚上即开始执行。11月27日深夜,重庆南岸隐约传来炮火的轰鸣声,解放军入城在即,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
当天晚上,渣滓洞特务分批喊提人,不到一个小时就提了20多人出去,随后就是一阵枪声。特务们觉得一批一批处决太耗时间,随即改为现场集体屠杀。他们先把在押志士集中在楼下8个牢房,每个牢房用两把锁锁上,然后用机枪、卡宾枪扫射囚室。
楼下五室的刘德彬先是把身体紧靠墙壁,但又觉得在床上不安全,趁扫射的间隙,他滚下床,躲到了地上。这时又一阵枪弹扫射过来,刘德彬右上臂中了一枪,他伸手一摸,一手的血。一会儿,特务打开牢门逐室补枪。楼下五室是最后补枪的,大约特务们见刘德彬满身是血,以为已经死了,就没再往他身上补。事后敌人把木材抛到楼下,又浇上汽油点燃焚烧现场。
11.27大屠杀(图画)
此后刘德彬爬起来,和几位幸存狱友一起趁着混乱顺着夜色笼罩的溪沟拼命跑,终于逃出了渣滓洞的警戒范围。天亮以后,他来到嘉陵江边,然后到重庆大学去找到了雷震的亲戚。在那里躲了两天,迎来了重庆的解放。
据事后统计,当天渣滓洞共有人遇难,仅有15人得以脱险。
年代的重庆码头年12月7日解放军和地方领导同志查看渣滓洞屠杀焚烧现场
白公馆那边,27日下午特务就已经全副武装,还从渣滓洞派来了一些人,准备执行杀人行动。白公馆和渣滓洞虽然都是国民党的集中营,却不属一个系统管理,保密局西南长官公署二处负责渣滓洞,由于二处抓捕的人太多,渣滓洞关不下了,才将一部分人关到白公馆。在屠杀的时候,也是“各司其职”,白公馆在看守长杨进兴的指挥下,杀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犯人,而二处寄押在这里的犯人有26个,则由二处派来的雷天元等人负责。
政府组织包扎白公馆附近被屠杀的烈士遗体
刘国鋕被率先押出牢房,英勇就义。雷天元在指挥杀害了9名革命志士后,还剩下19人来不及执行,渣滓洞那边就打来电话,要雷天元回去帮忙,雷天元于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杨进兴来处理,自己匆匆赶往渣滓洞。
杨进兴本来是一个杀人如麻的狗特务,平时肯定会照做,但是当时重庆外围已经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炮声,他担心解放军解放重庆后没机会逃跑,于是表面应承下来,等到雷天元一走,就开始准备跑路。走前杨进兴交代给了看守杨钦典,让他等到雷天元的人回来处置。杨钦典出身贫苦,陈然烈士生前一直致力于感化他,他也有所回应,在职权范围内尽力给予方便。
这样白公馆看守所产生了一段权力真空的时间,被关押的19人当中,有一个叫罗广斌的同志,是国民党中将司令罗广文的弟弟,杨钦典知道这个情况,两个人平时相处得还不错,这时罗广斌就一再做杨钦典的工作,试图策反杨,帮助大家越狱。杨开始想放走罗广斌和李荫枫两个人,然后自己撤回城内跟特务们继续逃命。罗广斌却鼓励他要放就把大家一起放了,当时杨钦典举棋不定,没敢下决心,曾扔下罗广斌等19人,自己走出了监狱,路上遇到袍哥李育生,在李的劝导下,杨又决定返回白公馆。在杨钦典返回去后,罗广斌又抓紧做他的工作,杨钦典在最后一刻鼓起勇气,将牢房钥匙交给了罗广斌,为了让大家安全出城,杨钦典告诉他们:“你们先别忙着出来,让我跑到楼上观察情况,如果没什么意外,我就在楼上暗示,你们就打开牢门跑出来。”
杨钦典上楼后,罗广斌赶快打开牢门,将最后剩下的难友们喊到一起,让大家准备越狱,等到传来杨钦典的跺脚声后,在罗广斌的带领下,19名难友按照身体强弱分成几个小组,一块逃出白公馆,向后面的山上跑去。他们看到从渣滓洞方向赶来几辆汽车,很明显是来执行杀人任务的,就这样这19人逃过此劫。
年11月29日晨,离重庆解放仅一天的时间,特务又将囚禁在市区新世界旅馆临时拘留所里的革命志士提出32人,用汽车载至歌乐山松林坡刑场枪杀。
重庆解放历史照片
已经叛变的涂孝文、任达哉由于后期又拒绝与特务合作,分别已于10月28日和11月27日被处决。重庆解放后的年,重庆市人民法院判处刘国定、冉益智、李忠良、李文祥等叛徒死刑,被一起押赴刑场执行了枪决。
06《红岩》
新中国成立后,刘德彬任青年团重庆市委常委、少年儿童部部长,罗广斌任青年团干部。经罗广斌、刘德彬介绍,同样有渣滓洞关押经历的杨益言作为进步青年被安排进入青年团重庆市委机关工作。在刘德彬领导下,他们三人一起负责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开始根据狱中经历合作写作纪实题材的作品。
三人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年6月发表在重庆《大众文艺》。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年2月最先发表于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红旗飘飘》第六辑。年10月起罗广斌和杨益言在此基础上又创作成长篇小说《红岩》。
杨益言(左一)、罗广斌(中)与刘德彬(右二)
刘德彬由于在年反右派运动中受到错误处分,被下放劳动,失去了参加小说《红岩》创作的机会,实际上他前期写的很多素材对小说也有贡献。比如华为的母亲、著名的双枪老太婆的形象就是他根据川东游击纵队司令员赵唯和二大队双枪女英雄陈昌秀塑造的。
为什么把奉大巫起义历史人物的事迹搬到华蓥山呢?历史上华蓥山游击队是年8月川东纵队在广安的代市、观阁两地发动了武装起义后整编继续战斗在华蓥山上而形成的。或许源于此,作者确定了人物华为的姓氏“华”。
年夏天,刘德彬与杨益言、彭咏梧、江竹筠的亲密战友贺德明在时任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顾问卢光特的办公室相聚时说出了其中的苦衷:“你们想想当时的政治气候,我们川东游击纵队司令员赵唯被打成右派和反革命,撤消了他万县地区行署副专员的职务;奉大巫游击支队司令员陈太侯在解放初期被当作土匪恶霸镇压了,陈昌秀是绿林武装改编过来的,许多参与奉大巫起义的同志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错误处理和对待。假若我把他们都写进小说,能够公开出版发行吗?”
赵唯
《红岩》自年12月正式出版至今发行逾万册,成为经久不衰的革命经典。
07罗广斌
罗广斌生于四川忠县(今属重庆),年到昆明西南联大附中读书时与联大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同乡马识途建立了联系,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投身到革命活动当中。不久申请入党。毕业以后,先后到云南建水县教书、民盟创建的重庆西南学院读书,是学生运动的骨干成员。年3月1日,由中共重庆地下学运领导人江竹筠、刘国志介绍入党,候补期为九个月。8月底回到成都家中,于9月10日在家中被捕。被捕后,敌特头子亲自审讯,并动员他父亲出面劝降,罗广斌坚决不从。
在渣滓洞,他积极参加了狱中战友为庆祝解放战争胜利而筹办的春节联欢等活动。年2月,转囚白公馆后,参加了发行《挺进报》白公馆版的一系列秘密斗争,得到了许多同志和其他难友的佩服和信任。成功脱险后,罗广斌在家中奋笔疾书,12月25日向重庆市委递交了两万余字的《关于重庆党组织被破坏的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
罗广斌
《红岩》完成创作出版后的年5月,罗广斌和杨益言被调入重庆市文联,专业从事文学创作。稍后刘德彬也调入。此时罗广斌的名气虽然已如日中天,但其家庭出身及当年在大屠杀之夜从狱中脱险的经历却仍为其带来麻烦。罗的政治生活依然受到限制——年团中央提议推选他为访日代表,被市里以“历史问题有个别疑点”为由否决;年共青团召开九大准备安排他为团中央委员候选人,也因同样理由被否决。
文革伊始的年8月底,罗广斌等作家就向全市发表公开信成立战斗小组,参与造反夺取了市文联领导权,是市级机关团体干部中最早的单位。当时重庆大学的造反派(派)最为活跃,罗广斌与其接触,对方却以历史问题为由拒绝了他,于是他理所当然受到重庆另一个实力组织西南师范学院造反派的接纳,很快成为座上宾。年12月4日,大田湾体育场爆发两派群众组织武斗,事后罗广斌参加由造反派组成的“12·4惨案赴北京控告团”并在北京作为代表发言。
年1月24日,重大造反派在市委贴出布告,宣布夺权成功,西师造反派与工人造反军等组织公开声明反对。罗广斌通过西师造反派、工人造反军等串联了几十个组织,在人民小学宣布成立联络站反对重大造反派夺权,1月底他们向北京发出加急电,认为其单方面接管全市党政领导机关大权,“是假夺权,是在搞分裂”,要求上面干预宣布夺权无效,重新实行大联合夺权。派则开始集中批罗,矛盾趋于尖锐。2月2日,重庆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发令抓捕罗。2月5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红卫兵将罗从市文联家中绑架并抄家。2月8日,夺权方的重庆市革联会宣告成立。2月11日,宣布市文联等反夺权组织为“反革命组织”、“保罗(广斌)组织”,勒令解散…
文革时期的重庆
罗广斌被绑架后,2月6日有学生将罗写的亲笔信送到罗妻手中,但因不知关押地无法回信。7日罗再次送出信件要求其妻给他一个月的钱、粮票和两条香烟,看上去似乎是准备长期斗争,但不久就传出罗在2月10日早晨从关押地坠楼自杀!
后来,知情人透露罗当时被关押于大坪马家堡后勤工程学院校园(今龙湖时代天街)八一大楼,审讯者要他认真交代年"11·27"如何被特务放出监狱。从5日被绑架到9日深夜,连续几十个小时不间断轮番逼供,罗一支接一支吸烟,还将清凉油涂在烟上,神态异常疲惫痛苦不安。这样彻夜不眠到了10日早上,罗端着洗脸盆被押到3楼厕所打水洗脸,趁人不备他爬上窗台,高呼“毛主席万岁!”后跳下,坠地后撞在台阶石梯上,当场死亡。
当时罗广斌的家人、杨益言等朋友都认为是他杀而非自杀,罗广斌妻子胡蜀兴和杨益言、刘德彬等人事发后上北京告状,得到不少人支持,并在首都开了追悼会。《红岩》的责任编辑张羽以知情者身份,声泪俱下、慷慨激昂地在会上发言。到会者振臂高呼:“把杀害罗广斌的凶手揪出来!”张羽的控诉发言被录了音,流传各地;北京红卫兵纷纷为罗广斌之死打抱不平。于是,围绕罗广斌是“自杀”还是“谋杀”的争论流传全国,成为当时国内影响重大的事件。
为罗广斌之死鸣不平的出版物
事过境迁,这一事件的真相今天已无从查证。此事后不久,重庆新的两个造反派系派和反到底派之间武斗升级,从步枪、机枪、冲锋枪,到大炮、坦克、装甲车,甚至在长江上还有了使用武装舰艇的“八八海战”,造成大批成员死亡,全国都陷入空前动乱之中,这件事的焦点很快就转移了。
罗广斌以43岁的年龄结束了短暂而富有传奇性的一生。
08任正非的重庆岁月
在《红岩》出版后的开始,就在全中国掀起阅读热潮。63年夏天,一个叫任正非的贵州都匀孩子考取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来到了这个《红岩》故事的发生地山城重庆,甚至校园就在歌乐山的旁边。
年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大门
级供热供暖及通风专业2班合影,二排左起第五为任正非
任正非就读的是暖通专业,在大学的前三年时间里他废寝忘食,刻苦攻读。就在进入四年级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任家上下都卷入了这场运动的风霾之中。年他曾扒火车回贵州看望遭受批斗的父亲。回重庆后,校内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因时代的变故若存若亡,外面则已是“枪林弹雨”的环境。任正非不在乎这些,他没有热衷于参加运动,而是咬紧牙关,把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课程自学完,把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两遍,在僻静无人之处打开《毛泽东选集》、《战争论》,在伟人的思想里汲取着人生中永恒的积极能量。
任正非一定也熟读过《红岩》,也一定了解自己学校的红卫兵绑架作者罗广斌并最终致其死亡的事件,所有这些包括他个人和家庭的遭遇使他陷入深深的思考......
多年之后,任正非这样回忆这段人生经历:
“我们当时山区的孩子对于人生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实际上我选择的人生和我要走的道路是完全不相合的,我没有搞过建筑,大学就等于白读了”;
“‘文化大革命’对于国家是一场灾难,但对我们是一次人生的洗礼,使我政治上成熟起来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书呆子”。
部队时期的任正非
任正非终于走出了命运的泥淖,在毕业时间过去一年之后的年年中,迎来了分配工作的机会,成为一名基建工程兵,直到年转业去了深圳。
华为在《红岩》中是“疯子”华子良和双枪老太婆的儿子,重庆大学学生,在经历过革命斗争的艰苦锻练后,与母亲的队伍参加到营救歌乐山集中营同志的行动中去。年被迫走上创业道路时,任正非为他设立的公司取名“华为”,不但是表面字义的“中华有为”,更蕴含着任正非大学时代就立志作有为青年的理想,和红岩历史、重庆这座城市在他生命里与心灵上打下的深深烙印。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