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约~约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享年27岁,真可谓短暂的一生。
我认识王勃是从初中课本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高中课本中《滕王阁序》开始的。王勃将与朋友离别之意概括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充分反映王勃胸襟博大而不失离别之伤感,思想乐观而不失对友谊的极度珍视。将南昌赣江河畔滕王阁秋日傍晚美景凝练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诙谐自然,浑然天成、豪放洒脱,令历代文人雅士脍炙人口,赞叹不已。
显然,王勃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是无可争议的,包括后人对他的赞誉“初唐四杰”之一,都是对他文学领域的高度肯定。就因为在这种“初唐四杰”光环效应的笼罩下,王勃在文学领域之外的很多东西都被世人所忽视或很少重视。所以,今天我借王勃短暂的一生谈谈给我们的启示。
一、天资过人,还刻苦学习
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各类古籍。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等,对基本的医学知识有了了解。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未冠而仕。
也就是说王勃在十六岁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并成功当选为厅局级干部,成为唐高宗朝里最年轻的官员。几人能及?他在文学和仕途上的成就,过人的天资是他成功的客观原因,但天资过人的不止他一个,在十六岁就取得如此成就,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他一个,不然,诸如方仲永之类也不会作为反例来教育后人。这其中就离不开他主观的刻苦学习,在过硬天资的基础上,不断追求自己仕途目标,善于抓住机遇表现自我。王勃在15岁时上书宰相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深得刘祥道赞赏“此神童也!”在16岁时,写《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唐高宗见此颂词,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在今天,天资聪明的人太多了,但能利用好自身的聪明,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创造创造成就的人少之又少。我要说的是天资过人是基础,不是成就,在过人天资的基础上不断努力,积极进取,抓住机遇,成功才属于你,你才能大有所为。
二、《斗鸡赋》的悲剧
《斗鸡赋》是王勃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人生的一大悲剧。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在他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这样说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确,王勃把他的青春、才学献给了帝王,一直将仕途作为“初恋”,到头来这个“初恋”终究伤害了他,伤害得很重,简直是毁灭性地伤害。那么,是他一厢情愿,还是事出有因?
王勃入仕后,当上朝散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于是,王勃被逐。
他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照我说来,活该!在工作岗位上,往往由不得你豪放洒脱、不拘一格的性格,也由不得你拍马屁的陋习,更由不得你不加思考的胡来。
首先我谈王勃豪放洒脱、不拘一格的性格。我也喜欢豪放洒脱、不拘一格性格的人,直爽、干脆、坦荡。但这得注意场合,王勃是在工作场合,还是政府机构,这说话、办事、写文都得注意影响,特别在要注意意识形态的影响。唐高宗两个儿子玩斗鸡游戏,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应该加以避讳,传扬出去,就是打统治阶级集团的脸,这个时候,就应该收敛一下豪放洒脱、不拘一格。他的豪放洒脱、不拘一格应该用在文学创作上,应该放在对家人、对朋友的真挚上。
其次,王勃为唐高宗两个儿子玩斗鸡作《斗鸡赋》,是一种赤裸裸的拍马屁行为,即使王勃与沛王私人关系好,也有拍马屁的嫌疑。人家斗鸡,管你什么事。以王勃的才学应当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赢得别人认可,他是有实力的,以我看,就算没实力也不至于来拍领导的马屁。在今天的我们,拍马屁往往也会被同事甚至被拍马屁的领导嗤之以鼻,是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当然,一个不良的动机,总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应该以此为鉴,在学习、工作中树立好的风气,端正态度,用实效来证明自己。
最后,作《斗鸡赋》完全是一种不加思考的胡来。封建官僚集团,各为其主,为领导加油助兴,对领导的支持、声援这也没错,但偏偏方式不对。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用檄文方式为主人加油助兴是不是没经过大脑思考,是不是一种胡来?如果换个方式,比如写个交流信,口头进行交流,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办事一定要多加思考,周密布置,使计划按预期方向健康发展。
当然,十六七岁的王勃,还是个孩子,特殊年龄阶段的人,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能求全责备,但反映出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并引以为戒。
三、私杀官奴,死有余辜
王勃在22岁时,私自杀死官奴,是他人生遭到的又一次重大打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又是我?因为你逞能逞强、无视法律私自杀人、视生命为草芥。
咸亨二年(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王勃才没有被处死。不过《旧唐书》记载,王勃藏匿曹达一事,其实是与王勃有过节的人给王勃埋下的圈套。
首先,是逞能逞强心理作怪。王勃一个落魄之人,在朋友的关照下,某得一个参军之职,也就是参谋、军师、谋士。这全靠熟人照料。但一个官奴犯罪管你何事?本该依法办理就完了,他偏偏逞能逞强,认为自己有能力摆平曹达的官司,便私自藏匿起来,最终又信心不足,怕走漏风声,只好把他私自杀了。所以,不以自己能力实际出发,虚于表现自我,故虚吹自己,逞能逞强,终究是抱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次,无视法律,铤而走险。一个组织、一个集团,不管是同事还是领导,最讨厌不讲游戏规则的人了。一方面,你不讲游戏规则,会对其他人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凭什么我们大家都这样做,你偏偏可以这样做,很难服众。另一方面,你不遵守游戏规则,会损害集团内部的整体利益。王勃偏偏自作主张藏匿犯人,并将其杀死,有损大唐法律尊严,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再次,杀人行为,无视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哪怕一个犯人。王勃私自杀人,是对生命的无视,极端的不尊重。这点作为一个资深文人雅士和公务员的他,但凡有一丝对人的人文主义关怀,也不至于留下这项败笔。按照“欠钱还欠,杀人偿命”的规则,简直是死有余辜,侥幸,他逃过一劫。
最后,据于《旧唐书》记载,王勃藏匿曹达一事,其实是与王勃有过节的人给王勃埋下的圈套来说。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定要多加思考,远离小人,保持一个清晰的头脑,充分防范小人的暗算。
四、深怀内疚,厌倦了官场
王勃自惹了人命官司,自己遭到无情打击之下,还连累了其父亲,最终内心深怀内疚,也厌倦了官场。
首先,王勃因杀死官奴曹达,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从中可体会到身为孝子的王勃内心强烈的羞愧和自责。百善孝为先,作为孝子的王勃是值得赞誉的。
其次,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停留了一年多,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此时厌倦官场,没有接受。(从这个层面来说,《旧唐书》记载,王勃藏匿曹达一事,是与王勃有过节的人给王勃埋下的圈套,这一说法是成立的。)在两次打击之下,王勃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他深爱的仕途他决定抛之脑后。或许他决定专注文学,做回他自己,或许他内心愧疚,想多陪陪父亲,用佛语叫“看破红尘”,用哲学叫“否定之否定”。王勃这种不与封建官僚弊风同流河污、不削权贵的精神值得今人学习和赞赏。
五、英年早逝,魂归南海
在王勃二十七岁,公元年,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王福畴的返途中,当时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惊惧而死。
对于王勃的死,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王勃溺水惊惧而死。对于此事,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其一,在古代造船技术相对落后的社会条件下,海上出行本身就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为什么王勃在去交趾的返途中要走水路而不走旱路?交趾位于今越难北部,与广西相邻,王勃完全可以出广西经陆路返回。另外,在了结了见父亲的心愿后,是不是对自己的释怀,而选择了南海自杀?在逻辑上讲,王勃仕途暗淡且无心仕途,更重要的是愧对父亲,作为一个孝子或道德准则高的王勃,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选择自杀,是说得通的。当然,这只是我自己对此事的一个猜想和假设,欢迎提出不同见解。如果我的猜想成立,那么,在生活中的启示是:遇事豁达是前提,还要懂得释怀自身的不幸遭遇,勇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你可以对这件事情不在乎,但你一定要多在乎自己。
其二,王勃是今山西人,标准的北方人,他不幸溺水,惊惧而死,由此猜测他不会游泳。理由是:如果他会游泳,被水淹过后,不至于就惊惧而死,惊惧说明他可能被救上岸但没死,从而产生对溺水过程的“惊惧”,最后才死亡。一个有水性的人,对溺水是一件很荡然的,至少不至于对溺水而惊惧,并且因为惊惧而死。倘若这个猜测成立的话,这就启示我们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技能,比如游泳,在关键时能救命,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争取学一点,那就学一点,技能性地东西总是有用的,哪怕自己用不着。
最后,假设王勃没有溺水,惊惧而死,他终老而死,将他的寿命保守延迟到六十至七十岁,他在文学领域给我们的惊叹、带给我们的文学作品会不会使我们更加惊艳?答案是肯定的。只可惜,王勃英年早逝,在有限的生命里,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这也不断启示后人,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这样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与生命长短无关,往往有趣的生命在凋零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到怜惜、感到不舍、感到伤感,比如王勃。但我们还是要珍惜生命,最理想的状态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健康、长寿的不断为家庭、社会、国家创造有用的价值。至少不辱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体存在,否则,活着,亦是死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