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爸小启: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延伸至8个省级行政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长江源长江全长约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3位,亚洲第1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又称扬子江、天堑、九派、母亲河,分段分别叫叫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川江、荆江、扬子江。
万里长江,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千帆竞发,众鸟飞尽,文人墨客吟咏长江,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优美诗篇。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像王勃在五绝《山中》写道: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年),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
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
他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该诗的意境特别深远。
3年后,王勃往海南探父,经过南昌滕王阁,即兴创作有名的骈文《滕王阁序》,一举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历史地位。
可惜《滕王阁序》几成王勃的生命绝唱。此后王勃渡海继续探父之旅。不料因溺水,受惊而死,年仅28岁。真可谓天妒英才。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顾名思义,这首诗是写李白在武昌黄鹤楼送好友孟浩然别,孟浩然在长江埠头买舟东去扬州。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年修葺。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27岁。他在安陆住了有10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12岁、在诗坛已久负盛名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开元十八年(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临行前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写景着眼于“碧空”、“长江”,豪爽大气,既寓情于景,又情景交融,表现了一种充满诗意、潇洒飘逸的离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朝肃宗大历二年,公元年,诗圣杜甫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应下管理公家屯田。
这年秋天的重阳节,56岁的杜甫登上了比邻长江的白帝城边的最高台,举目四望,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杜甫这首《登高》,历代评价都是非常之高。清朝诗人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明朝诗评家胡应麟在他的《诗薮》非常推崇杜甫这首《登高》,誉之为“”精光万丈,系旷代之作”,乃“古今七律之冠”。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历史上称为“文赤壁”。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咸宁赤壁市西北,历史上称为“武赤壁”。
大江,当仁不让是指长江。长江先流经武赤壁,后流经文赤壁。
这阙《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著名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在书房中或博览群书,或吟诗作词。
苏轼步入仕途之后,经历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元丰二年,43岁的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几乎有性命之虞,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闲时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
不过,由于苏轼豁达的胸怀,在祖国壮伟山河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即为其中杰出代表。
苏轼在这阙词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周瑜破曹之时年方34岁,既风华正茂又春风得意;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47岁,既年华老去又官场失意,两两对比,自然感慨万千。
在这阙词中,苏轼3次提到“江”,还有数句描写“江景”,不仅首尾呼应,更是前后贯通。
长江三峡美如画。果爸思诗:
外出旅游,有这么一句调侃之词:“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其实是强调讲解的重要。优美的风景,配以古老的传说,传奇的典故,自然越发神奇。
我想,如果要想云游古代的山水风光,那就有必要套用一下上面的调侃之词:“你对山河痴不痴,全凭古人一首诗。”
朋友,你游览过长江吗?你觉得流淌在古诗词里的长江让你心驰神往了吗?欢迎在果爸文末评论区留言!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