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各时代建筑都尽显不同风貌的“混乱”局面相比,中国建筑似乎几千年都能保持相对固定的形态不变。就是在精心打造的台基上,构建坡面形式的木构架,然后营造具有可识别性的屋面。换句话就是,中国很早就形成以木构架组成的台基、屋架和屋顶的“三段式”的建筑。
尽管如此,因建筑功能及命名的不同,中国建筑各类别的形态,依然呈现出多彩多姿的面貌。
01
堂与室
在中国古代宫室中,堂是前厅,室是后屋。一个是精神的归属;一个是身体的居所。堂,一般向阳而筑,高显而居独当一面的地位。堂除了本身较为宽敞明亮之外,其前面一般还有一个视野相对开阔的庭院。
这是位于徽州歙县的承志堂,建于年前后,是清末盐商汪定贵的住宅。与众多徽派宅院相似,堂前是四周建筑围合的庭院——四水归堂。
堂,是房主的重要活动场所,具有供家人团聚、宴会宾客的功能;室,则往往在堂的后面,具有“深”和“藏”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登堂入室”之说,意思是,做学问或培养某项技能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更高深的境界。
如此看来,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堂,只是手段,室,才是目的。超越一般宅院的界限,作为社会层面的堂,也是精神活动的场所,不同的是,公共的堂无需像私人宅院那样保持“前堂后室”的结构。为开展某项活动,可专设独立的“堂”。如礼堂、学堂和祠堂等。
这是徽州建筑的代表——俞氏宗祠,由朝议大夫俞应纶兴建,是一个以细腻的木雕闻名于世的祠堂。
宗族祠堂,是族亲们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地方。除此之外,也是族人办理“婚丧寿喜”等事件的场所,值得一提的是,族亲们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经常到祠堂内进行。
在现代社会,为缅怀特别伟大的人物,也会专设伟人的纪念堂,如中山纪念堂和毛主席纪念堂等。
这是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上。
四十多年来,毛主席纪念堂接待了全国各族群众和国际友人已超过2亿人次。这是一个让人震撼的数字,这说明了中国各族人民对伟大领袖的深切缅怀和拥戴。这除了伟人的丰功伟绩,更关键的是,毛主席已成为“中华民族站立起来”的精神支柱
02
楼和阁
楼和阁都是多层向上发展的建筑,具有登高望远的功能,高是建筑的主要特征。楼和阁似乎并没有太明显的界线划分,比如,被称作四大名楼的,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其中就既有楼又有阁。
要区分楼与阁的差别并不容易,表面看作为风景名胜的楼阁,都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享誉中外,如黄鹤楼是因崔颢的《黄鹤楼》、岳阳楼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滕王阁是王勃的《滕王阁序》、鹳雀楼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但是认真分析一下,楼和阁还是有些微妙的不同。尽管都是登高望远,楼更多是基于功能而设,概括讲,楼是因人而设,阁则因物而建。例如黄鹤楼其前身就是三国时期的瞭望哨,是吴军防御曹操南下而设的军事设施,后因文人墨客的诗词传播才让黄鹤楼声名远播,最终形成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被誉为“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并不是说这里的景致就一定优于其他地方,重点是这里有诗坛著名公案——李白黄鹤楼搁笔的传说。李白与崔颢的诗词竞赛,让黄鹤楼的名气更加声名远扬。
楼是层叠的建筑,通常设有外墙围合;阁是存放物件的阁楼,四面通透是阁的主要特征。严格来讲黄鹤楼这种四面通透、四望如一的建筑形态,应该叫黄鹤阁更加贴切。随着楼和阁并行不断地演化,其实越来越趋同,登高望远慢慢成为此类建筑的主要特征。
不过,阁更多是基于精神层面而设的建筑,本身有收藏、陈列之意,有藏书、供佛之用。在藏书方面有,文景阁、文汇阁等;在供佛方面则有,文渊阁、佛香阁等。阁作为建筑,通常都较为宏伟富丽,因此深受皇族权贵的喜好,如滕王阁、蓬莱阁等。
这是紫阳湖公园改造时,新建的主景建筑——紫阳阁的设计意向。
虽然,在紫阳湖的历史上,并无“紫阳阁”的记载,也就是说,紫阳阁是凭空兴建的假古董。但重新开放后的紫阳湖公园,紫阳阁还是广受市民喜欢,一时成为热门景点。
紫阳湖位于武昌蛇山之南,东邻首义路,古称滋阳湖,每至夏日满湖荷花呈紫色,朝霞夕阳映紫荷,故名紫阳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紫阳湖早已难觅旧时风光,不过紫阳、紫气毕竟是吉祥、富贵的象征,取紫阳阁之名,权当是招引吉祥之意。现在看来,紫阳阁的兴建,为丰富市民的文化活动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03
斋与馆
斋是让人肃然斋敬、养心静性的场所,一般修筑于隐蔽幽静之处。斋以书斋居多,是个人清修之地,让人气聚神合,思接千古。苏州怡园画舫斋为一船型建筑,深置园里,小巧紧密,面临曲水假山,有勤耕苦读、淡雅淳朴的意境。以读为冶,铸魂养魄,是个人生命的一种拓展。
苏州怡园画舫斋,前部平台伸入池水之中,台下由湖石支撑架空;两侧临池之处与其他池岸一样叠石而成;由此三面临水,宛如一叶轻舟,浮于水面之上,轻盈舒展。
与“斋”相比,“馆”则少了几分清净,多了几分热闹。一般多为临时居住之地。今天我们说的酒馆、饭馆、旅馆的称谓都是取自“馆”的建筑原义。
这是苏州留园的清风池馆,是一临水小筑,飞檐高挑,池山拥翠,凭栏观鱼,有清风徐来之意。
表面看如上建筑,画舫斋与清风池馆并没有太大的外形差别,但因景名的不同,两处建筑所反映出的空间情趣却截然不同,一静一动。所以,多彩多姿的中国建筑,其丰富性不在乎建筑形式,而在乎的是其不同的文化内涵。
04
轩和亭
轩的式样类似古代车子,一般建在高旷之地,三面开敞,精巧雅致。不仅可以独赏,也能与其他建筑相互映衬。轩有高举展翅、游目驰怀的心理暗示作用。
苏州拙政园的倚玉轩,是远香堂的辅助建筑,呈东西方向,与远香堂呼应,高轩迎风,是观赏青竹雅荷的好地方。
亭,与轩一样,不但有灵动之美,而且设计灵活多变,有独立亭、半亭、扇面亭和重檐与多层等多种形式。亭是人停留集聚的地方,所谓“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所以有半山亭、路边亭、临江亭等。亭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随机观赏四周景色,备受人们喜爱。
这是汉阳江滩文化提升设计的烟波亭,取“青青山数点,最好倚栏看”之意,旨在营造一处立体展厅的景观,现成为汉阳江滩难得的观江佳景。
多层亭与楼的差别,其实不完全取决于建筑体量的大小,按照一般体量衡量,汉阳江滩的烟波亭,完全可以叫一个烟波楼的名字。取烟波亭之名,一来“烟波亭”在江边历来就有,取“烟波江上使人愁”之意,二是江滩建设毕竟有防汛的相关要求,这里的建筑只能登高,不可设置其他建筑功能。所以楼与多层亭的差别:“亭”主要是登高望远,而“楼”还可以饮酒作画。
05
台和榭
台也属于多层建筑,主要是游赏和眺望之用。不过,台在后世园林中较为少见,其地位被楼、阁和亭等建筑式样所替代。台和榭通常一起使用,例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盛行在风景优美之处兴建高台,并建造华丽的宫室,所谓“高台榭、美宫室”,大兴土木用于游玩享乐。其中,以楚灵王的章华台和吴王夫差的姑苏台为代表。
这是磨山楚城的楚天台,同为钢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筑,取“台”大概是为迎合楚人“高台榭,美宫室”之意吧。
随着台的地位下降,榭作为单独建筑得以发展,榭大多依水而建,四面开敞。通常建筑基部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池岸。水榭常点缀于花丛水际之间,而且建筑形式较为灵活多变,除了和水、桥、花等配合成景之外,还时常和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映成趣。
苏州怡园藕香榭,是一座鸳鸯厅。北为藕香榭,南为锄月轩。北望池水,荷香拂面;南赏明月,清光粼粼。
台和榭,一个追求的是登高,一个强调的是亲水,两词一起使用,如“舞榭歌台”,反映的是建筑间相互映衬组合的景象,台与人联系的是清风明月,榭让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