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新闻 >> 正文 >> 正文

文言文不美了网友呼吁从语文教材中删除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4/9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这是现在学生自己归纳的“语文三怕”。“文言文”被排在“第一怕”,由此可见,对学生来说文言文的确是非常难学的内容。于是有人提议“删除文言文”,把要学的文言文都翻译成“白话文”来学习,这样就好理解多了。然而,但凡对“中国文化”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绝不能从语文教材里面取消!

其理由至少有三:

第一,99%的古书典籍都是用文言文记载,如果不懂文言文,就无法了解中国的漫长历史和辉煌文化。

且不说《诗经》《楚辞》,单单是一部《史记》,就记载了“黄帝时代”至“汉武帝时期”的近年历史,如果没有《史记》,或者说我们不懂文言文,那么如何能够去了解和认识“三皇五帝”以及伟大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呢?

除开《史记》之外,还有包括《汉书》在内《二十四史》,这些史学书籍都是用文言文记载的,要了解中国历史及其文化,就必须先弄懂文言文。这是在战略上的不二选择,中华民族能够延绵年不灭之历史,其首要贡献在“文言文”。

在“大中华文化圈”的朝鲜、越南等国,其历史也是由文言文记载的。但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朝鲜和越南先后废除了“汉字”,这样做从表面上看起来会更加“独立”,但是这也意味着朝鲜、越南从文化上割裂了历史的传承。

如今的朝鲜人和越南人,仅有极少部分“史学专家”还看得懂文言文,但是由于其彻底放弃以文言文为代表的“汉语文化”,可见的在不远的将来,朝鲜、越南等国家将彻底“遗忘历史”“抛弃文化”。政治的角度咱们不谈,但是一个民族,只有从文化上“忘了根”甚至是“断了根”,其衰亡也就不远了!

第二,学习文言文本身,在于领会“汉语文化”的魅力,要体会“汉字之美”和“汉语之美”,非原滋原味的文言文不可!

学习“文言文”,其意义绝不至于“翻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载体是“汉字”,其表现形式则是“文言文”。文言文至少有“三种美”至今仍有体现:

①准确美。文言文表达十分准确。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有这么一个细节,作者梁实秋回忆他听梁启超先生为他们上课,梁启超先生上来就是一段“古诗朗诵”: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这段文字仅16个字,其中除开“公”“渡河”这几个信息表达相同的词之外,最为精彩的就是“无”“竟”“而死”“奈何”这几个词了。它把一个人明知道“不能渡河”,却“偏要渡河”,最后“渡河而死”这个过程、这种精神表达的既生动又深刻。

明知道“会死”,却让人要“付出”,要“牺牲”,足见此“公”乃是一个深明大义、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勇士!现代“白话文”用“深明大义、不畏牺牲、勇往直前”这几个词来表达,但是论生动程度,论深刻程度,论准确性及感染力,则远远不及原文!

②简洁美。文言文表达十分简洁,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夜缒而出,见秦伯。”

所谓“夜缒而出”,就是(烛之武)在夜晚的时候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吊下去,然后出城(去见秦伯)。

这个“缒”的表达就极为简洁:

它是指一种“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的运载方式,它先是一个“名词”,然后是一个“动词”。如果用“白话文”来表达,则要使用“一句”甚至“几句话”才能表达明白。

再如,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开篇第一段第一句就竟然振聋发聩: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战国七雄混战,秦始皇统一山东六国,这样一个震古铄今、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竟然在短短六个字当中就展现了出来。“六王毕,四海一”,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惊天动地。

随后,作者杜牧又用“蜀山兀,阿房出”六个字来表达了秦始皇压榨百姓、劳民伤财、横征暴敛、极尽奢华的统治情状。

统一天下的过程和修建阿房宫的过程,都历尽了艰辛困苦,死伤了无数百姓,然而杜牧就是用这几句话,几个字,就将一段惊天动地的历史轻描淡写地表达了出来,其简洁之语言,的确充满了无限魅力!

③韵律美。只有阅读文言文原文,才能够真切地体验到其韵律之美。古诗古词咱们就不说了,它的韵律大家有直接体会。咱们单说“文言文的韵律美”。天才少年王勃,其代表作《滕王阁序》,文章一出,惊艳了几千年中国文坛。在《滕王阁序》中,作者大多采用“对偶句”或“四六句式”,如: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在这一段文字中,有七字对偶句,有六字对偶句,有四字双重对偶句,有四六句式,其句式整齐划一,铿锵有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十足。

如果有人说《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其文体是“骈文”,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文言文,那么我们在举例一篇。贾谊的《过秦论》能够算真正意义上的文言文,咱们来看: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这几句文字简短,但整散结合,节奏强烈,将秦孝公的“雄心壮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再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这几句文字参差错落,长短结合,将秦始皇统一天下、文治武功的“霸业”表现得淋漓尽致,霸气十足!如果翻译成现代文、白话文之后,还有这种“韵味”和“霸气”吗?

由此可见,文言文在“准确美”“简洁美”“韵律美”方面,是现代“白话文”不能匹敌的。要体会“汉字之美”和“汉语之美”,非原滋原味的文言文不可!

第三,正规的、台面上的人际交往需要“敬辞”和“谦辞”,这些“敬辞”和“谦辞”基本都来自于文言文。

中国是一个礼仪的大国,在人际交往中,对交往对方需要“尊敬”,对自己需要“谦虚”。如何表达这种“尊敬”和“谦虚”?首先就表现在语言的一些称呼上。比如:

“欢迎惠顾”,表示对对方到自己这里来的一种敬称;而“欢迎光临”,则表示对消费者、顾客的到来的一种礼仪性称呼。两相比较,“惠”字更显得态度真诚。

“高”字经常在人际交往中使用:高见、高足、高论、高寿、高就,等等,这表示对别人的相关事物(如观点、年龄、工作等)的敬称。

还有很多文言敬辞至今仍在使用,如:

阁下:一般的敬称;雅正:指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仁兄:对朋友的敬称;赐教:别人指教自己;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等等。

在社交场合,对自己谦虚,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如:

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家兄:称兄长;舍弟:称弟弟;薄酒:味淡的酒,常用在作待客时的谦辞;不才:没有才能,常用做“我”的谦称;等等。

由此可见,如果不学习文言文,就不知道这些礼仪用词,就更无法了解中国的礼仪和文明了。现在的学生,就缺乏这样的礼仪和文明,这就更需要我们去向古人学习,去向下一代子孙传承。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代中国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束语:

文言文不能从语文教材里取消的理由,其实有很多很多,这里我们只列举了最容易理解的三种。中国民族的智慧和文化,都收藏在以汉语为载体的古代典籍当中,而文言文又是古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只有学习古汉语,学习文言文,我们才能够从《论语》里汲取文化思想,才能够从《孙子兵法》里汲取军事思想。

换句话说,以古汉语、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国智慧和文化,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无价的瑰宝,放弃了文言文,等于说放弃了中国智慧和文化,放弃了中国智慧和文化,就更难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世界立足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