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今天来谈谈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这首诗是王之涣在35岁时写的,也是他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全诗只有二十个字且无一生僻字,但写出了落日山河的苍茫壮阔,写出了登高望远、极目骋怀的一片雄心。
鹳雀楼位于现在的山西永济市,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始建于公元年,由北周宇文护建造,主要用于军事瞭望,因建好之后经常有鹳雀飞落上面而得名。
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岑参、高适、王昌龄并称唐代“四大边塞诗人”。早年及第曾做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相当于副县长),不过仅做官四年就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就开始漫游访友的生活。拿国学大师章太炎的话来说,在中国风华绝代的诸多诗文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当之无愧可以列为五绝之首。
不过所谓人红是非多,章太炎认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千古绝句第一名,但也有很多学者表示不服。为什么呢?
首先作者是谁疑云重重《登鹳雀楼》的作者现在大家都认为是王之涣,但是学术界对此还是有争议的,台湾学者余光中在《三登鹳雀楼》中根据史料,推断此诗当为朱斌所作;还有学者根据作诗的时期,推断当时王之涣正罢官在家,受人诬陷,心中多有郁结,不太可能写此如此大磅礴的诗句,由此认为真正的作者不是王之涣。
其次气势磅礴的诗多得是,何以称之五绝第一?《登鹳雀楼》虽然气势磅礴,大气凌然,但在历史长河中,大气磅礴的诗句比比皆是,为什么章太炎对其由此推崇?这是因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问世之后,我国历代诗人,像李白、杜甫、苏轼等大家都争相模仿此诗的句式和结构。
因为众多文豪默客争相模仿王之涣的诗句,在民间口耳相传,可见王之涣对诸位诗人以及后世登高母题艺术创作的影响深远。由此可见,《登鹳雀楼》荣登五绝榜首当之无愧。
鹳雀楼高屋建瓴之诗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将五绝诗的韵律提拔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因而后世对于此诗的争议,不仅在于作者出处问题,还有一点在于此诗的首联问题。
何谓白日依山尽?后世多认为这是夕阳西下,落日随着山林隐没。如果我们结合作者处境,进行深一步的思考的话,便能明白方弘静所指出的:“而作者则有逝者如斯之感,始称佳句,盖意中语也”。
如此看来,此诗的前两句主要表达作者的心境,借景抒情。即作者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色,联想到时间易逝的紧迫感。感慨于时间无情的变换,而衷心劝勉与世人,好生珍惜当下,珍惜生命,在学习生活中往高处攀登,更上一层楼。
所以不管后人如何理解“白日”的意蕴,我们都应立志“更上一层楼”。在理解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之时,更应在此诗的励志层面之外,增加了时间的深度。从此诗高度的人文关怀中沉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