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新闻 >> 正文 >> 正文

王勃的滕王阁序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4/10/6
在中国古代,有两篇特别著名的骈文,一篇是少年天才王勃即兴创作的《滕王阁序》,另一篇是书圣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写的序都比他们后面的诗要出彩的多。这两首序虽然创作年代不同,诗人所处的背景和环境也各不相同,但细细品读这两首经典之作,仿佛我们也跟随这些诗人的脚步,穿越到了千年前的游宴之中。创作时代背景不同据《古文观止》记载,王勃创作的《滕王阁序》的时候,年龄不过22岁(不同史书记载时间不同)。纵览王勃27年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可以说,他过早地感悟到人生的大喜大悲,本来在沛王府干的挺好,然而一篇《檄英王斗鸡文》让他本来风光无限的仕途之路从此暗淡。之后又由于杀掉官奴而差点性命不保,这一切打击使得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写作风格也更加沉稳老练,难怪能写出如此华美典雅的文章,被世人称为初唐四杰之首当之无愧,杨炯不服也不成。而东晋书圣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的时候,已经51岁,王羲之历经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所以这篇《兰亭集序》描写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和体会,充满人生哲理。表达思想不同如果说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用墨如泼,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那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是笔调清新淡雅,有如世外桃源的水墨画。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了很多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可以说,王勃在讲述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惆怅而低沉之感,他们都是有才之人,空有满腔热情,却无报国之门,怀才不遇之感油然而生。此时的王勃亦是如此,朝廷的大门没有为他开放,我们本以为他会就此沉沦,然而王勃笔锋一转,又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才是他最想表达的,虽然此时穷途末路,然而对自己依旧充满了信心。而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不仅写了三月三那日兰亭周边的美景,更多的是抒发了乐与忧、生与死的人生哲学,王羲之可以说不仅是书法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王羲之仰观宇宙星辰,俯视大地万物,看出作者积极且又乐观的心态。他在文中写道:“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我们对一件事物感兴趣的时候,便会欣然忘食,然而在这背后,衰老也即将到来。今日之欢笑,到了明日便成为旧谈,一切都会成为旧迹。人们常说,人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生固然欢喜,死亦何悲?有生便有死,但是在这条人生道路上,却是自己可以选择的,有的人悲观且消极地活一生,有的人乐观且富有情趣地度过一生。一个是少年天才之人,一个是历经人生百态之人,他们的作品虽然表达了不同的心情和人生态度,可谓各有千秋,却都为我们呈现了美好而积极的一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