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中心家长建议滕王阁序应该从中学课本中删除,对于这个大家争论比较大。我们先来看看滕王阁序历史地位、文学价值和现代的接见意义来分析看是否应该删除。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被誉为“天下第一骈文”。该文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宴会盛况,同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在文学史上,《滕王阁序》具有很高的地位,历代文人对其评价极高。
唐代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称赞滕王阁序“瑰伟绝特”,对王勃的文辞表示赞赏。
《滕王阁序》的写景手法独具特色,色彩变化、远近变化和上下浑成之美都体现了作者的美学观念。
文中才情横溢,辞藻华丽,但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凄凉。一些千古流传的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虽然《滕王阁序》的辞藻华丽,但部分内容也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滕王阁序》中的一些句子脱胎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典故,这使得其文学价值略受影响。
关于滕王阁序是否应该从中学课本删除,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对这两种观点的概括:
支持删除的观点:
教育资源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有时需要删除一些相对次要的内容。滕王阁序作为一篇骈文,虽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在现代社会中,其应用场景相对较少,删除后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影响不大。
反对删除的观点: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绝笔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滕王阁序作为骈文的代表作品,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风貌,提高文学素养。教材的删减应当经过深思熟虑,确保不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骈文。
骈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的文体,它起源于汉朝,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延续至隋唐时期。骈文的特点是讲究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辞藻华丽,通常以四字句或六字句为主,偶有散文化倾向。在内容上,骈文涵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诸多领域,形式多样,包括赋、铭、赞、颂、序、跋等。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在很多地方我们其实也用到骈文的句式,可以说这种表现方式并没有过时。例如婚礼致辞,贺词,开会激励的演讲等等。滕王阁序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学会分辨它的长处,也要了解短板。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尤其针对现在各种传入进来的各种思想,我们更应该具备这种能力。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骈文,删除它确实存在一定的遗憾。但个人认为传统还是需要了解,不能完全抛弃。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