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发展 >> 正文 >> 正文

即使王勃没写过滕王阁序,这首送别诗也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5/5/9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http://www.zherpaint.com/
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首,其文学才华堪比李白,连唐高宗对他都赞不绝口,称王勃为大唐之奇才也。我们会常常思索,如果当年王勃没有英年早逝,他在文学上的光芒是不是会盖过李白和杜甫。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在我们的记忆中,王勃永远那个年轻潇洒、文采出众的青年形象。王勃同李白一样,文学上才华横溢,性格上放荡不羁,但是都缺乏政治上的头脑。王勃曾经在沛王府修撰,沛王李贤知道王勃的才华,非常欣赏他。一次,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斗鸡,王勃为了给沛王助兴,便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以便讨伐英王的斗鸡。此事被唐高宗知道了,认为他挑拨英王和沛王的关系,于是被贬,他的政治生涯从此落幕。当年王勃在长安之时,结识了一位姓杜的县尉,并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姑且成为他为杜少府。一日,这位杜少府告诉王勃,自己要去四川蜀中做官,王勃听了之后依依不舍,在分别之时,赠送给杜少府这首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对这位好友的美好祝福。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这首诗中,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几个地名,诗中的三秦,指的是长安城附近的关中地区。在秦朝末年,项羽大破秦国,把关中分成三个区,分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之为三秦。此外,五津指的是岷江的五个渡口,他们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在这里指的是川蜀之地。故事便是发生在三秦,王勃在三秦之地,欲送好友杜少府去川蜀之地。在大唐,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峨雄伟的长安城,送别之时,天空弥漫着风云烟雾,王勃遥望着川蜀的方向。这风烟,为送别场景增添了淡淡的忧伤与不舍。自古以来,最伤是离别,和朋友的道别,使得每个人心中都怀着无限的不舍与真情,遥想宦海生涯,沉沉浮浮,有得有失,何必太在意呢。即将天各一方,只要在四海之内还有你这个知己,即使我们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样,我们对彼此的思念永远不变。分别之时,我们绝不要在交叉路口上,像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悲伤抹泪。大丈夫志在四方,王勃真心希望杜少府在川蜀地区能够过得开心,实现心中的理想。在《古唐诗合解》中,曾这样评价这首诗:“此等诗气格浑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风骨。”可见这首诗在古唐诗中的重要意义。一般送别诗读起来都是你侬我侬,充满依依不舍之情,但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读起来却没有任何煽情之处,无需华丽的辞藻,只是朴实无华的语言,便让我们感受到朋友间送别时的真情流露。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被人们称为千古名句,只是因为这份深情厚谊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即使你我分开,天各一方而且不能相见,但那又如何?我们思念和关怀对方的心是永远不变的,是永恒的,那就足够了。这充分看出王勃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王勃的人生,永远定格在27岁,但是他文学的光芒,却流传千年,永远闪耀着光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