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图片 >> 正文 >> 正文

黄鹤楼记为什么拼不过滕王阁序传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2/12/20

武汉的黄鹤楼与南昌的滕王阁,都在长江之畔,都属于江南名楼,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当然,也有沾染大唐色彩的文化为其背书。

本文作者、南京作家、策划师雷传桃细细研读从唐朝流传下来的《黄鹤楼记》和《滕王阁序》,发觉前者只能打一个60分的及格分,后者可以打一个满分。

《黄鹤楼记》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阎伯理,名气不大,作品不多,似乎只有这么一篇传世之作。《滕王阁序》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领衔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三位文坛高手,因而,《滕王阁序》让他名满天下。

为什么《黄鹤楼记》比不上《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把《黄鹤楼记》甩到几条街外?

我认为,《黄鹤楼记》就楼写楼,创意不够,开篇是“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显然在《滕王阁序》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这一气势宏大的描绘面前,显得小家子气。

再看引经据典,《黄鹤楼记》直接搬出《图经》的原话:“费祎(注:三国时蜀汉名臣)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又搬出《神仙传》和《述异志》来证明此楼带有仙气。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大量引出历史人物:冯唐,李广,屈贾,梁鸿,孟尝,阮籍。王勃妙笔,以非常简短的语言(两个字到八个字),就概括出他们的命运甚至一生,以此来哀叹他们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让人感悟到登上滕王阁,高处不胜寒;伴君如伴虎,运气很重要。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黄鹤楼记》平铺直叙,缺少神来之笔即金句。“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这句景语还行,但与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两句一比,立马显出高下。

《黄鹤楼记》也有人生感慨,不过只有“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这么一句,意思是说,“在荣华富贵之时,人们常常一起歌咏这雄伟的黄鹤楼,等到衰败的时候,看到黄鹤楼就常常感到物是人已非。”看看,不仅难懂,而且拼劲较弱。再看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奋笔写出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不但很好懂,而且认命不服输,他年纪轻轻,就有远大的志向,绝不是坐在滕王阁里喝喝酒、吃吃饭、会会各路达官贵人,他要报效国家和黎民百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阎伯理没把自己写进《黄鹤楼记》,他下笔时,心中没有装着此楼,所以,感触不多,下笔浅显;而王勃登上滕王阁时,就将自己与此楼融为一体,所写出的美文俨然是代替此楼发声,因此,读来分外打动人心。

好在唐朝诗人崔颢为黄鹤楼题诗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弥补了阎伯理的不足。然而,王勃在《滕王阁序》的结尾,也题诗一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两首诗,分别献给黄鹤楼和滕王阁,放在一起比较,王勃比崔颢更出彩一些,主要原因是,胸襟更加宏大。

同样是写文赞楼,阎伯理和崔颢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王勃。这是滕王阁的幸事,好在黄鹤楼自身很厉害,两楼就这样扯平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