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图片 >> 正文 >> 正文

文徵明滕王阁序用笔清爽劲利,悟得不同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6/27

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我们今天来聊聊文徵明。

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世,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州人。据说徵明少时并不聪敏,考生员时曾因字写得不好,被考官把卷纸扔了。他便笃志发愤苦学书法。生员们在郡学中或饮酒闲聊,或品茗对弈,唯独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即使随手书写的信札,也一丝不苟,“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一生精勤作书,严谨治学,直至九旬高龄仍奋笔不息。文徵明从吴宽学文学,从李应桢学书法,从沈周学画。吴宽曾官侍读学士,后进礼部尚书,不仅诗文有典则,而且“书翰之妙,识者以为不减苏轼”。李应桢曾以善书授中书舍人。沈周乃明代画坛巨匠,笔墨豪放,浑沦厚重,独具一格,而且书法得黄山谷遒劲奇崛之势。文徵明得此三位名师指导,加上自己一生的勤奋,在诗文书画等多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也就不足为怪了。

文徵明是备精诸体的书家,篆书得阳冰门风,隶书师法钟繇。而成就最大的是小楷和行草。其小楷脱胎于钟繇、王羲之,笔势轻灵飞动,如金声玉润,点画精整劲健。结构疏密匀称,“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体势清丽古雅,婀娜多姿,娟秀可爱,颇有着魏晋人楷书虚和舒徐的气息。徵明晚年八十多岁高龄时,仍能伏案挥毫作小楷《后赤壁赋》,足见文翁年老而笔力未衰。据说,他年近九十岁时,还为人书写墓志铭。文徵明在艺术上活到老学到老,永不停息的进取精神,至今被书家们称道。书法史上,自魏晋以来小楷名家不多,文徵明当为翘楚。他的传世作品多为行草,艺术师承上出于羲之、智永等王氏一门风范,并从宋、元诸家中撷取精华,自成一格。除大量的诗札外,代表作品还有《滕王阁序》、《离骚》、《赤壁赋》、《渔父辞》等。《滕王阁序》书写的是初唐文学家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的全文。此卷行草浑然成篇。用笔清爽劲利,圆熟流畅,提按顿挫明晰,使转灵活利落,淋漓痛快而富有韵律感,很有《圣教序》的意味。有些字的用笔和结体又有赵孟俯的影子。点画间一派潇洒秀逸的风姿,又不失古澹闲雅的韵味,称之为韵法两胜,当不为过。

文徵明的行草大都书于尺牍文稿之上,字体属中、小字一类。他的大字行书则专门师法黄山谷,深得昂藏郁拔的姿韵。书法创作中,有一个古来很少被人发现和重视的规律。这就是由笔法和结体等形成的风格特点,决定了有的书家(或碑帖)的字宜书大字,有的适写中、小字。以楷书而言,颜体适合写大字,欧体、赵体适合写中、小字。以行书论,包括欧阳询、米芾、蔡襄、赵子昂等在内的二王一路风格的字不宜写大字,如此等等。古今不少书家由于不谙此理,硬要以二王风格去作大字,或以颜真卿的丰伟之体去书蝇头小楷,即使是功力深厚的书家,也很难完满。文徵明恰恰独具慧眼,悟得并掌握了这个规律。纵观他的全部作品,我们看到,用以抒发性情表现自己个性时,他从正宗的二王风范中化出自家面目出之,字体趋于中、小类。而书写气度恢宏的大字时,则专出以风格鲜明的山谷之体,“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涧”。文徵明的字能大能小,大小俱佳。他有掌握多种风格字体并善于扬长避短的本领,较之其他书家确实有其高明之处。

文徵明集诗、文、书、画于一身,是明代中期影响颇大的书家。他五十四岁时,授职翰林院待诏,人称文待诏。文徵明工书善画精诗文,一时名闻遐迩,四方乞索者接踵于道。也因名声过大而常被同僚嫉妒和排挤。为解脱烦恼,他曾三次辞官,获允后,放舟南下,定居于苏州,从此与友人吟诗作画,纵情于山水之间。晚年,随着艺术的日益精湛,声名愈显,购求字画者络绎不绝,但他从不卖字画给那些富贵人、王府人及宦官,常托词说:“此法所禁也”。从这“生平三不肯答应”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文徵明对朝廷贵族的鄙弃,以及他作为文人高士所特有的雅洁风度。

受业于文徵明门下的书家皆名于当世。长子文彭“篆、分、真、行、草并佳,体体有法,并自成家”,精熟不如父,而萧散之气过之”。次子文嘉“晚年书奇进,几不减京兆”。学生周天球“晚能自得蹊径,一时丰碑大碣,无不出其手”。陈道复“从太史衡山文公游,涵泳磨琢,器业日进。凡经学古文,词章书法,篆籀画诗,咸臻其妙,称入室弟子”。陆师道“师事待诏,刻意为文章及书画,皆入能品”。当时还有天下书法归吴门之誉。

如果对书法学习和欣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