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人:漯河二高丁红梅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学会触类旁通的学习策略,用学过的文言知识解决本课新遇到的文言字词
二诵读品味作品凝练的语言风格,体会文章细腻动人的生活情趣
三比较阅读探究本文旷达风格的成因,帮助学生把新知识与原来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引领学生进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
背景导入:公元年,大唐开元15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李白来到了湖北安陆,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十年漫游生活,(ppt2)在这里李白度过了27岁到37岁的年轻岁月,那么李白在安陆的生活到底怎样呢?
山中问答
问余何事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一首《山中问答》就是李白对自己在安陆生活的诗意写照,这里的碧山就是安陆的白兆山,李白在白兆山下的桃花园学习、生活。安陆不仅是李白的温馨家园,也是他的创作基地,李白在这里写了大量的诗歌。李白也这样说“白,野人也,颇工于文”。李白不仅是个写得好,散文也写得很好,今天我们就学习他散文的名作《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教学步骤
一读把握课文内容这篇散文篇幅短小,寥寥个字,但语言清丽,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后世一些著名的画家根据诗文中的场景绘成了图画,那么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首先请同学们听名家朗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然后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读全文找寻文眼
宴说文解字
学过的宴会
可见,宴会之上、宴会之后,因人因时因地人们的心情各不相同,那么李白在宴会上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再读文章品一品这篇文章呈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这篇散文中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学生读课文思考后发言
教师总结:关键句“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紧扣题目。这个关键句中乐是核心词汇也是核心情感。
三品文句析乐情
那么,李白所写的乐是什么样的乐趣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夜宴乐趣的句子,这些句子又表现了怎样的夜宴乐趣呢?
同学发言
我们来看一看这样的几组句子。
第一组句子: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作者用白描手法勾勒春天的“烟景”“文章”,用“召”“假”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用审美的眼光来审视春天与大自然,以诗意的心灵来面对自然,写出了美景之乐。
第二组句子: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参加宴会的人是谁呢?惠连:谢惠连,谢灵运的族弟,幼而聪慧,十岁便能作文。李白以惠连赞美堂弟们的才华,有如此贤才相伴自然可乐,更何况还有幽赏、高谈,但作者的欢乐仅止于此吗?这里是“吾人”与“群季”的对话,在我们的印象中李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而安陆时期的李白有了第一次婚姻,也有了一儿一女,家庭生活幸福美满,这一阶段他与自己的族弟、亲友、邻居来往甚密。
二季过旧壑,四邻驱华轩。
、、、、、、
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
李白《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他们见面聊的不过也是渔夫樵夫桑麻之类的生活小事。但智慧的人往往能从世俗中发掘雅趣、雅乐,而热爱生活的人即使高蹈云端也不会忘记那世俗里的烟火。所以说这篇文章中写得最为动人的情感就应当世俗里的天伦之乐。
第三组语句: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这是对宴会具体情状的描述,月光如洗,桃花飘香,美酒佳肴,已然让人快乐。作者用一个“飞”字写出了宴会上酒杯高举、觥筹交错的场面。
痛饮自可狂欢,但痛饮怎可尽兴?没有诗歌的陪伴又怎能一伸自己的情怀呢?李白这里写出了诗酒相伴的乐趣。
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古文观止》
区别究竟在哪里呢?李白由世俗的宴饮之乐转而写到了高雅的精神享受——诗酒之乐,这诗和酒共同组成了一个艺术化了的生活场景。
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这篇文章的乐趣。美景之乐中有诗意的心灵和审美的眼光,兄弟之乐中有生活中最动人的情感,诗酒之乐中有高雅的精神享受,这样这篇文章呈现出了雅俗兼备的生命乐趣。
四群问阅读探究成因
一句一转,一转一意,尺幅中具有排山倒海之势。短文之妙,无逾此篇。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四
这是说这篇文章文势跌宕、气势雄浑、语言精妙、意境迥高。那么,李白这样的生命格局与文章风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加以探究。请同学们回顾我们学过的另外两篇宴集序:《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与这篇序言相比,三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又有怎样的不同呢?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明确:
首先从宏观时代来考虑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面对兰亭欢宴享受到了极大的视听欢悦,他说“信可乐也”,但紧接着他就想到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的短暂让他油然而生悲痛之感。《滕王阁序》中当王勃登阁参宴不由得“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可紧接着他就产生了“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失路失意之悲。这两篇文章都是既乐而复悲,这也是宴集序的常见写法。
可是这两篇文章又略有不同,王羲之没有从“死生亦大矣”的悲痛中走出,而是进一步产生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古今一气概莫能外的悲叹,整个格调显得悲慨而沉郁。王勃则不同,他转而唱出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奋起之音。
乐——痛——悲,构成的悲慨沉郁事《兰亭集序》的基调;乐——悲——奋的奋起之音则是《滕王阁序》的不同音调,那么,李白在这篇文章中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李白由生命的短暂想到了生命的欢乐不多,进而想到了如何来获取生命的快乐。古人秉烛夜游来寻乐。李白就以夜宴来追求快乐,由对欢乐的思考想到了追求人生的幸福,欢构成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后文的乐与之呼应形成这篇文章豪放且乐观的风格。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生活在东晋时代,那是一个乱世,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们大多信仰老庄追求清静无为,所以他不能从死生之悲中走出。而王勃生活在初唐,那是迎接一个盛大时代到来的前夕,王勃说“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对圣主名时的信心让他唱出了时代的强音。而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经济高度发达,人们的人生观积极向上,人们的精神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所以我们可以说盛唐气象造就了李白这篇文章乐观豪迈的风格。
我们再从第二个方面来探究这种成因。我们看看李白在诗文中怎样描述自己,在他的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我们通过李白的诗文来了解一下。
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已,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乃蚪蟠龟息,遁乎此山。仆尝弄之以绿绮,卧之以碧云,漱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俄而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餐君紫霞,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琴,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後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逸人:隐逸、尚未做官、超凡脱俗之人。天为容、道为貌写的是李白对自然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李白说“申管宴之谈”像管仲、宴婴一样成为辅弼之臣,成为一代良相,我们从中看到一个有宏图大志、希望一伸抱负、积极进取的李白。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我们看到的是忧愁茫然地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看到的是自信乐观的李白。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我们看到孤独的李白,“”看到及时行乐乐观的李白。
刚刚学过的《将进酒》中的李白更加丰富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我们看到忧愁的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们看到及时行乐洒脱的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我们看到视富贵如浮云抗争的李白,“与尔同销万古愁”愁怀满腹却又豪情万丈的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们看到天真可爱的李白,热爱自然率真洒脱。在这些诗文中,我们看到李白青年时代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看到了李白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行路难时的痛苦,更看到了李白执着追求理想时的自信洒脱。所以说,旷达是源自李白自信洒脱率真的性格本色。
全文小结:这是一篇赞美自然赞美春天的、赞美兄弟情谊的美文,那一气呵成的文势、清丽的语言、宏大的格局无不闪烁着李白自信洒脱的精神气质,也洋溢着盛唐的浪漫气息,读之让人唇齿生香,所以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
五课后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李白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有人认为是享乐主义的消极思想,也有人认为是珍惜时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你怎么看?试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