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新闻 >> 正文 >> 正文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为何27岁溺水而亡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2/8

唐朝是人才大爆发的年代,出现了许多优秀人才,除了最著名的李白、杜甫,还有唐初四杰也很了不起,尤其是创作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王勃,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传奇俊杰。

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能诗文,被赞为“神童”,年纪很小就阅读了大量古籍,16岁时考中了唐高宗专门针对贫寒子弟设立的幽素科科举考试,被授予朝散郎职位,成为最年少的朝廷命官。凭借《乾元殿颂》,被唐高宗盛赞为“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并逐渐成为唐初四杰之首。

王勃因才情出众受到朝廷任用,却不曾想,也因才情出众惹祸上身。王勃担任朝散郎后,被人举荐到沛王李贤的王府中承担修撰工作,由于他们当时都是年轻人,王勃又很想得到李贤的重视,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他很快就赢得了李贤的欢心。为了持续博得李贤欢心,王勃常常在李贤的日常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学。有一次,李贤和弟弟李显玩斗鸡游戏,王勃为了帮助李贤壮声势,挥笔写下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这篇多字的赋文,主要内容就是以沛王李贤一方的口吻,讨伐英王李显,以为李贤斗鸡助兴,其中引经据典,大谈雄鸡的英勇斗势,如“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这样的句子写得颇有气势。

正当王勃陪着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玩得嗨时,他写的这篇《檄英王鸡文》传到唐高宗李治的眼前,李治读完立刻龙颜大怒,向身边人斥责王勃说:“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作檄文,应立即逐出王府。”要知道,檄文在古代是专门用于公告或声讨敌对势力的批判性文章,显然王勃用这个来助威沛王与英王斗鸡是不恰当的,李治还认为王勃有离间李贤和李显兄弟的意图,因此,下令将王勃逐出朝廷。

王勃被逐出朝廷后,到巴蜀之地游览山川景物,前后大概持续了三年,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文。咸亨二年(年),随着朝廷形势的改变,王勃返回长安参加科选,在朋友的帮助下,谋得了虢州参军的职位。王勃当上参军后,遇到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这件事彻底扭转了他的命运,甚至导致了他的英年早逝。

王勃担任虢州参军时,遇到一个叫曹达的官奴,此人当时获罪,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王勃将曹达藏匿起来,可不久后,他又担心私藏罪犯会走漏消息,为摆脱这件事,王勃将曹达杀死,很快就因此事获罪,被判定为死罪。幸运的是,没等王勃杀头,就赶上了唐朝实行大赦天下罪人,侥幸捡回性命。这件事史书记载很简略,前因后果很蹊跷,不过据新旧《唐书》记载分析,王勃此次遭祸应该是因为其恃才傲物,遭同僚嫉恨被陷害所致。这次事件终结了王勃的仕途,性命虽然暂时保住,却为后面的意外身亡埋下祸根。

王勃因上面事件,不但自己获罪,连官场上的老父亲王福畴也遭到牵连,被朝廷从雍州司功参军贬到遥远的南荒之地交趾任县令。朝廷对王勃父亲的惩罚所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对王勃自己的惩罚。对父亲的遭遇他非常愧疚,这种情感在他的《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

王勃从监狱被放回后,在家里待了一年多,期间,朝廷曾诏命恢复他的旧职,但屡遭官场打击的王勃已对仕途失去信心,所以他并没有接受诏命。在上元二年(年)秋天,王勃为了看望被贬在南荒之地的老父亲,他决定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到交趾看望父亲。在第二年,春夏之际,王勃终于见到了生活窘困的父亲。待了一阵后,王勃由海路踏上归途,万万没想到这次他再也不能踏上家乡的土地了,由于当时正值夏季,南海上波浪巨大,王勃不幸溺水身亡,结束了自己短暂而不俗的一生。

王勃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诗篇,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都是千古名篇。据说,王勃创作《滕王阁序》是在其临死前一年秋天,前往交趾看望父亲的路途上,经过南昌时写的。当时,都督阎伯舆重修滕王阁,于重阳节在滕王阁大宴宾客,听闻大名鼎鼎的王勃来见,阎伯舆立即请他赴宴。宴会上,阎伯舆请大家即兴作书为滕王阁写一篇序文,为了表现其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还事先安排他写好序文,在宴会上当作即兴作品展示,以其他人的作品作为陪衬,凸显其才学。年少才多的王勃哪知这些,他接过纸笔,稍加思索,便挥笔成文,写下这篇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王勃此举虽然破坏了都督的安排,但其高才却令阎都督不得不叹服。

在《滕王阁序》文后,王勃又添了一首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他故意在最末一句中空下一个字,将诗作交给阎伯舆后,便告辞上路了。阎都督和众人仔细看过诗文后,在赞叹之余却发现诗句空下一个字,大家在奇怪的同时,纷纷猜测这个字可能是“水”,或者是“独”,但阎都督却都不满意,思来想去大家觉得还是派人追上王勃问问空的是什么字才行。可派去追赶的人找到王勃后,其随从却说:“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阎都督得知,开始有些生气,但又特别想得到王勃的答案,便又派人携带千两纹银追上王勃,王勃才说:“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就是王勃一字千金的故事。后来,唐高宗看到王勃这篇《滕王阁序》,大赞“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再看则叹:“好诗,好诗!”并为当初因斗鸡文逐斥王勃感到后悔,想要再召王勃入朝,身边人回说:“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接连自语:“可惜,可惜,可惜!”

可能是王勃死得确实太可惜,亦可能是他的《滕王阁序》太过精彩。传说王勃死后,有人走过其墓时,常听到墓中传出王勃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声音。有一个秀才碰到这种情况,对着王勃墓说:“这句子好是好,只是还不够精练,要改成‘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是更好?”从此,就再也没人听到王勃墓中吟诵诗句了。还有传说王勃死后,阴魂常在赣江游荡,遇人也常吟诵那两句诗,有一个人听到后,冲着江面大喊:“这一句写得不好,太罗嗦,如果把上句的‘与’和下句的‘共’去掉,就简洁多了。”此后,赣江上再也听不到王勃的吟诵了。

王勃作为唐代最出色的诗人之一,自幼博学多才,属于天才级别的人物,连毛主席都赞叹王勃“高才博学”。只可惜天妒英才,王勃二十几岁就离世了,否则,他一定能创作更多千古传颂的奇文妙篇。但探究王勃早逝的原因,一则与唐高宗气量狭小,王勃施才不当有关,二则与其年轻放浪不羁,行事不慎有关,三则与其恃才傲物,遭同僚嫉恨有关。如果王勃不做斗鸡文,在沛王府顺利做官,就不会遭遇后面的一系列变故,可能就不会发生远赴交趾落水而死的事,当然这样也可能不会作出奇文《滕王阁序》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