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新闻 >> 正文 >> 正文

尴尬楚材,尴尬楚国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7/16

我是湖北荆州人,到外地出差,自我介绍后,总有人说:“嗨,楚国人!”我很自豪,楚,大国也!我,大国之民也!若别人再来一句:“惟楚有才。”则飘飘然若登仙,百分受用,立马愿意为别人两肋插刀。

偶尔看到央视某期《开讲了》(),主持人是撒贝宁,主嘉宾是岳麓书院的院长肖永明。年,我到中南大学,准备顺便瞻仰一下岳麓书院,我心中曾经的学术圣地。可是到门口一看,要门票!立马兴尽而返,与书院失之交臂。于是欲借此视频对书院作一深入了解。可以,在受到一些教益外,更有一连串大写的尴尬,不吐不快。

尴尬一:“惟楚有材”是湖南吗?

在节目中,撒贝宁作恍然大悟状:我以为“惟楚有材”说的是湖北,没想到是湖南。

是这样吗?

先说楚国。在战国时,楚国几占当时华夏半壁,出生在江苏宿迁的项羽“世世为楚将”,是京东刘强东的老乡;前不久举世闻名八孩之母所在的徐州,便是“西楚”,也是刘邦出生地。上海是楚国春申君的封地,名盛一时的吴越最后也成了楚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楚国主要区域一直在湖北湖南,国都大部分时间和鼎盛时间在郢,即湖北荆州纪南城,短期在河南、安徽,没有在湖南。屈原沉江的湖南汩罗,是流放地,算是楚国的欠发达地区。

数千年来,湖南湖北同属一家。明朝时同为湖广行省,省府武昌。直至清康熙三年(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定为湖南省,省会长沙;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

太平天国罗大纲的北伐“大纲”:“一出湘楚,一出汉中……”,已经以湖南为湘,以湖北为楚。

在岳麓书院的诸多对联中,多次出现“湖湘”、“三湘”,已经约定俗成“湘”代表湖南了。岳麓书院也是承认的。

湖南人毛泽东在武汉游泳,“极目楚天舒”……

兄弟一家时,大家都是楚国;分家后,谁掌握“宗庙”谁就是继承者。在湖北湖南分治后,楚当然是指其国都所在地。

再说“惟楚有材”。

最早提出“惟楚有材”的是在宋末元初,安徽(也属楚国)有一个很有学问却没德行的诗人兼诗论家叫方回,他有一篇长诗《送常德教赵君》,其中四句:

风雅之后闻屈原,千古哀怨离骚传。

惟楚有材实多贤,幸为人师何憾旃。

方回是个典型的才子小人,名声不好,所以今天没几人知道他。但这个词却被继承下来,用于夸奖楚国人。

年(万历九年)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五华李公墓志铭》:“惟楚有材,璞则良厥。”“五华李公”是指湖北京山人李淑。王世贞的这篇墓志铭,就是将“惟楚有材”赋予明确指称对象。

李淑之子即晚明文坛盟主李维桢(~),也使用过“维楚有才”:“……使后人称明德茂盛,维楚有才,与古公卿大夫比肩,不以世禄借资,而以立言取重。”见《大泌山房集》卷十二《大隐山人稿序》。“惟”、“维”通用。

明朝公安三袁(公安派)的好朋友湖南常德龙膺《白云山房集序》开头:“语曰:惟楚有材。”称赞京山李维桢为一代宗匠。

明代万历年间,今湖北天门人钟惺和谭元春开创竟陵派,拥护者为其题了一块“楚有材”的匾额。主持乡试的学台被他们的出众才华所折服,在匾上增加一字,题为“惟楚有材”。后来又在武昌建了一座牌楼,高悬“惟楚有材”的匾额。

可见,在明朝,“惟楚有材”成了一个成语,称赞楚国人多才。而公安、京山、天门都属湖北。

清顺治6年(年),状元刘子壮湖北黄冈人、榜眼熊伯龙湖北武汉人,一时楚材名满天下。《湖北通志》记载:清朝顺治十二年,湖广巡抚林天擎到武昌贡院祭拜孔子时感叹“惟楚有材”,撰入《武昌府学重修记》中,“惟楚有材”被写成匾额,悬挂于武昌贡院牌楼上。(若以状元论材,还是江苏为最,清朝年个状元中49个江苏人,20个浙江人,湖北3人,湖南2人。江浙虽都曾属楚,湘鄂有愧焉。)

年,湖北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号者,领导也。这是唯楚有材的另一说法。身为湖北巡抚,他不会指湖南吧?

后来,武昌贡院及牌楼毁于太平天国。咸丰八年(年),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主持重修武昌贡院及牌楼。时任兵部右侍郎的曾国藩(岳麓书院出身)重新题写“惟楚有材”,悬挂于牌楼上。说明曾国藩认同“惟楚有材”属于湖北。年,此牌楼因大风而倾覆。年10月,“惟楚有材”牌楼重立武昌凤凰山麓,位于武昌实验中学大门内。

图1武昌贡院门楼

撒贝宁在武汉长大,竟然不知这个来由?。

当然也有楚材指湖南人的。清中期名臣,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是湖南安化人,曾在岳麓书院学习(年)。《楹联丛话》作者,代理两江总督的梁章钜写诗称赞陶澍:“省识须眉如有悟,始知从古楚材优。”这也是“唯楚有材”的又一种说法。

直到嘉庆年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楹联才悬于岳麓书院山门,此时距林天擎挂匾已一个半世纪。年该联曾移挂湖南大学新图书馆,后毁于日机轰炸。年,湖南大学又根据原件照片复制,复挂于书院山门。

现在湖南“惟楚有材”名气大,得益于湖南大学与岳麓书院的名头太大。与之相比,武昌实验中学逊色多了。假如当初武汉大学选址武昌贡院……

《百度百科·岳麓书院》中,岳麓书院为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基地。注意:是湖湘文化,不是楚文化。

综上所述,“惟楚有材”主要是湖北,也可称湖南。

以上种种,以撒、肖二位高才,即使真不知道,象我一样“百度”一下不会没时间吧?最大的可能是撒贝宁为了节目效果装糊涂,肖院长心知肚明,但舍不得这块金字招牌。

尴尬二:“惟”非“唯”乎?

在撒贝宁“惊讶”“惟楚有材”口气大后,肖院长“权威”地断语:“惟”不是“唯”,没有实意。对联的意思是“楚国有人才,这里最兴盛”。在网络中,也都臣服于肖院长的结论,没有解释。果真如此吗?

古籍中惟、唯、维通用,表示只有、仅仅、只是、希望。但也有区别,惟,放在句首,引出重大事件,有加强语气、引起注意的作用。如《书·泰誓》“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与“惟楚有材”相同词语结构的“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惟就是“只有”的意思。原文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翻译:“没有恒产而有恒心的,只有读书明理的人才能做到”。演变成现在的名句:“无恒产者无恒心”。佛祖降世:“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也有放在句首无实义的,“惟士无田,则亦不祭”(《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如果士没有田地,也不能祭祀”)。少见。

方回诗中“惟楚有材实多贤”,就是赞美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楚辞》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当时更是无可比肩,方回所言“惟楚有材”“实多贤”,就是“唯楚有材”。试问,若在诗里放一个没意义的词凑字数,有意思吗?

在“尴尬一”中,所有的“惟”,都是“唯”的意思。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在诗中、在赞美语中,大家统一用一个“没有实际意思”的虚字。

肖院长“虚心”的说法,实际上是“心虚”的表现。因为在挂匾前,岳麓书院没有什么太值得炫耀的,所以肖院长说“是预言”,直到曾国藩们站上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央。

湖南和岳麓书院的高光时刻,就是湘军的高光时刻。湘军的主要领袖都出自岳麓书院,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江忠源,湘军不权挽救了没落的清王朝,更是拯救了将陷于太平天国邪教的中国文化。所以湖南人称湘名正言顺。曾国藩们创造的湖湘文化,是楚文化的分支,对后世的影响也有目共睹。

也许肖院长没有意识到,他的权威解释“楚国有人才,这里最兴盛”的矛盾性,若“唯楚有材”是楚国人口气大,则“这里最兴盛”岂不是书院口气更大!

其实肖院长不必纠结于口气大小,因为文学作品,可以“无理而有情”,不是逻辑,需要证明。岳麓书院本身多得是“口气大”的例子,难道肖院长没注意?

请看:

年10月,湖南大学岳阳校友会赠岳麓书院半学斋:

惟楚有材,三湘子弟遍天下

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于世无偶”对“惟楚有材”,同一个意思,但比“于斯为盛”更工整。岂不是“好大的口气!”也间接承认“惟”即“唯”。

岳麓书院引进的对联,悬挂在大成殿。作者王闿运,湖南湘潭人,晚清大学者。在江浙讲学时被人“挑衅”,随口而出: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长江也是湘江余波,口气大不大?当然这是作者故作狂语。王曾是成都尊经书院山长,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因曾作曾国藩的幕僚,算是与岳麓书院有点联系,所以其狂语被岳麓书院作为对联引进。

还有中国最大的楚材毛泽东赠大楚材彭德怀诗: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谁论证了彭德怀第一?也没听说其它元帅提出异议。

当初左宗棠以一举人幕僚凌辱二品大臣,被罪。一众牛人(曾国藩、胡林翼、郭嵩涛、潘祖荫)上书咸丰皇帝:“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话当着皇帝说,狂上天际了!曾国藩自不敢当,中国古今谁敢当?后来左宗棠当了封疆大吏,抬棺收复新疆,也没听说他谦虚一下。他只是用几十年的事实来证明此话是有根据的。

作为文学作品,夸张、自负,这都是允许的,没必要诚惶诚恐作谦虚状,笑纳即可。如果觉得受之有愧,大可看作前人的鼓励,希望。此对联之后数十年,湘军起,一家独大,不正是“唯楚(湘)有材”吗?肖院长们不妨努力努力,让岳麓书院不负这个“惟”字。

尴尬三:岳麓书院的对联。

对联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也是中国文人的基本功。几乎每个中国古建筑、园林、庙宇、宫殿,都离不开对联。岳麓书院当然也不例外,有很多好的对联,比如最长联,立意高远: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

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

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再比如: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胸怀子美千间厦;

气压元龙百尺楼。

合安利勉而为学;

通天地人之谓才。

院以山名,山以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此联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叔韬于年题讲堂。下联“以”应为“因”,奈几个版本都是“以”。另,有版本“传于古”为“传千古”,不对。)

但有些对联存在瑕疵,有些对联不该出现在岳麓书院。下面是从网上搜到的一些岳麓书院对联,试品评一番。求打脸!

图2岳麓书院大门及对联

岳麓书院的门联历来都被视为名联。

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山长,书院负责人,现称院长,正处级,相当于县委书记),学生请他撰题大门联,袁出“惟楚有材”让学生们应对。大家正在思考,有个叫张中阶进来,大家告诉他,张脱口而出:“于斯为盛”。于是悬挂为门联。

其实,“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并提,最早出自康熙四十八年安陆知府杨绿绶撰写的《创建阳春书院记》,杨知府认为创建书院的目的,“一以仰古人,一以开后学,欲使肄业其中者,词擅《阳春》,文赓《白雪》,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意思很明显:让从书院毕业的人,写出最美丽的文字。自古“惟楚有材”,希望在我们这个时代更兴盛!

所以,岳麓书院门联比阳春书院晚百年。都是书院,若没听说过,说不过去。所以有抄袭之嫌。当然,对联中有“集句联”,都是用别人现成的句子作对联,但要注明出处。古人如此,现在学术论文亦如此。张中阶此后籍籍无名,我以小人之心,怀疑袁、张唱双簧,如滕王阁阎都督翁婿故事。

越是字数少的短联,“联律”要求越严格。比如年清华大学国文试题有对对子,题目为“孙行者”,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出题。如果是在长联中,随便一个人名都可以,如猪八戒、沙和尚。但百年来最佳答案是“祖冲之”。都是人名,而且每个的字意相对,上仄下平合律,只是“冲”对“行”平仄欠工。读者可试对更佳的。

再看“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惟”对“于”、“有”对“为”,没有问题;“楚”对“斯”就勉强:“楚”是名词,国名,“斯”是代词,这里、这时;“材”对“盛”完全对不上,“材”是名词,“盛”是形容词,兴盛。此联为流水对,平起仄收也欠工整。

再如,清陈继昌序梁章钜《楹联丛话》,有“楹帖肇自宋元,于斯为盛”句,意思是对联始于宋元时期,而此时(清朝)最兴盛。和《创建阳春书院记》一样,“斯”,应该是“这个时代”,而不是肖院长的说的“这个地方”。

“实事求是”匾下讲堂对联,是原湖南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宾步程的集句联。湖南工专年在岳麓书院办学: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对联为“鹤顶格”,嵌校名“工”“业”。上联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精减,窃以为不若“工善其事先利其器”,或“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下联出自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而”显然是个“没有实意”凑数的字。此联读起来有些怪怪的,因为在节奏上,上联全仄声,下联全平声。

年11月,北京大学教授,时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在出席全国王船山学术思想研讨会期间,应邀参加湖南大学召开的书院研究座谈会时撰写并书。

岳麓学府传千载

书院育才有良规

按作者一串头衔、所行之事,妥妥的“国学大师”。但这对联水准简直不忍直视,等于诗词中“老干体”。不知是否还悬挂在讲堂或什么地方,实在有失书院体面。强烈建议撤下。(可能书院舍不得这个名人)

书院最长联也有瑕疵,在于前三句: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

上下联前三句都是“自对”,相当于排比句,很工整。但上下联的节奏有明显区别,上联是二四句式,下联是二一二一句式,读起来音节不相谐。还有,对联书写留白太多,如果加上“落款”(旷敏本撰,颜家龙书)就完美了。

看到这里,有读者会露出鄙夷:Youcanyouup,nocannoBB(Putuporshutup)!那咱就来秀一拨,求捶!

去年,即将下岗的我,不死心,再次向同事们强推一把我的“四大发明”,冀万一有所触动,可以将发明创造价值。但以白发求青皮,老脸有点挂不住,于是在PPT的最后,又加了一副对联,以示清高:

独酲独醒平生,独许云天溶半盏

半闭半开老眼,半贪安逸享独闲

上联三“独”一“半”,下联“三半”一“独”,颇有趣味。

结果还是象以往一样:

欲寂静夜引霹雳

如惊鸿毛沉流沙

(效宾步程,上联全仄,下联全平。作此文时撰)

今年初,还是不死心,欲效夫子周游列国,广而告之。在“四大发明”两旁加对联:

图3我的“双璧”

子曰:有美玉于斯,待贾者也;

马说:控鸣镝在彀,思退之乎?

此联为我得意之作,可比肩于我的技术发明,“双璧”也!“马说”对“子曰”,“鸣镝”对“美玉”,“退之”对“贾者”,“之乎”对“者也”,新奇而工整。上联出自《论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意思是:孔子说,我是千里马,谁来用我呀!下联化韩愈(字退之)《马说》之意,以马的口吻:我已经准备好了,已经没有退路,不管别人是否认可我是千里马,我都要一往无前。冲啊!

图4岳麓书院长联

尴尬四:中国语文教育要加强。前文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撒贝宁不知“惟楚有材”是湖北,千年学府强解“惟”而无人质疑,无不令人为语文担忧。这期《开讲了》有个语文老师女嘉宾,说:“中国语文教育要加强。”我怀疑她就是在现场有感而发?另一个年青嘉宾,是博物馆的讲解员,面对一幅长对联,迟迟不知如何下嘴,尴尬至极。可能是不认识行书,不认识繁体字吧;撒贝宁断句倒还流畅,显示北大才子的功底。但下联卡住了,不知道对联,从字词句到书写形式,严格的对仗对称。后来在肖院长的提醒下才“重启”。按照北大清华博士争当城管的现状推断,博物馆讲解员起码是大学毕业,而且可能是文科生,却一点古文功底都没有!中国大学过份重视英语,国学弗如远甚。不知大学文科生还学不学语文,反正我们工科生是不学的。

前几年中国几所顶尖大学校长在语文上闹尴尬的事,也强烈说明:“中国语文教育要加强啊!”先从大学校长开始。

尴尬五:楚国啊,楚材啊!

写此文章时,资料查多了,发现“楚材”也是个颇尴尬的存在,并不值得骄傲自豪,反而有点扎心。

最有名的楚才当然是屈原了,楚辞的代表人物,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郁郁不得志,自沉于汩罗江,给我们留下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在秦国国宝级人物、秦国强大的总设计师百里奚老先生,在楚国只是个放牛的,以五张公羊皮的价格卖给了秦国;“落雁”的王昭君,只有在和亲匈奴时才惊艳……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平定了叛乱,安定了周王室,在洛阳,正踌躇满志,一不小心就闹了个“问鼎”的笑话;武功盖世的楚霸王,给中国贡献了很多成语:破釜沉舟,何其壮也;沐猴而冠,何其衰也;四面楚歌,何其惨也!还有那个可怜的楚怀王,放逐屈原,被张仪玩弄于掌股之上,最后客死于秦。

惟楚有材,原始出处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被方回化用了。是一个名叫蔡声子的人劝谏楚国令尹,以帮助好友伍举回国:“晋卿不如楚……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本意是说虽然楚国人才兴盛,但都跑到晋国被任用。这是成语“楚材晋用”的来源。楚国于是加封了伍举的爵位,让他回来。伍举也不负楚材之名,使楚庄王“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这本是个佳话,后来却成了家国大悲剧。N年后,伍举的儿子和孙子被楚平王杀害,另一个孙子便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逃跑了,让吴国变成了强国。后率兵打回郢都。伍子胥“倒行逆施”,是正宗的卖(楚)国贼。可意外的是,居然没有人骂他,反而被大力歌颂,地名有“胥山”、“胥门”,戏剧有《过昭关》、《伍子胥》。还有人说,龙舟粽子本来是纪念伍子胥的。

这几年最火的楚材要数易中天先生。当初一出好好的《道玉惜才》正能量,演义成《楚材闽用》,连五张羊皮的钱都没赚到,生生地便宜了厦门大学。兀的不恨煞人也么哥!当此之时,“于斯为盛”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没有捷足先登。要知道,易中天在湖南大学出生,他的父亲曾在岳麓书院吟诗作对。更搞笑的是易先生在年当选为“当代百名湖湘人物”第85位,不知易先生尴尬不尴尬,去领奖了没。

还有多少楚材他乡为上宾?还有多少楚材老死不得闻?

呜呼!楚材哟,楚国哟……

(WG既倒,楚材星散,列国受益。病毒纪元三年夏,“蛮荆渣佬”无渣可弄,雕虫于炼钢实验室。)

(注:文中素材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