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新闻 >> 正文 >> 正文

湖北武汉黄鹤楼,引无数文人墨客把诗留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3/7/16

想去一个地方旅行,大多源自情感的共鸣,这些共鸣也许是一张照片,也许是一个故事,也只许是一句诗词。

第一次一个人旅行我时选择了丝路,是因为从小对敦煌壁画的向往;曾经订了北京的机票,但出发前无意间看到一张额济纳秋色的照片心跳加速,于是搭了两天的火车,从北京穿越千里到荒凉无比的蒙古最西边,在苏州时我坚持去虎丘,只是因为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两次造访寒山寺,不进去不罢休,说穿了就是为了一睹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执念。

我对黄鹤楼的情感与认识,源自于诗词,还记得最早知道黄鹤楼,是国小时念到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年纪小小的我心中勾勒出黄鹤楼的当时的情景,大概是李白在一个木造建筑上一面摸胡子一面喝酒,目送着孟浩然的小船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长江,然后叹了一口气,转头写下这首诗。

那时我脑中李白、孟浩然、黄鹤楼甚至长江的模样都是天马行空想象出来的,从没想过有一天,我竟然会真的走进黄鹤楼。

现在的黄鹤楼和我小时候想像的差很多,雄伟壮观,虽然外表像是木造建筑,但实则为钢筋混泥土建筑,里面还有电梯,但这丝毫不减我对黄鹤楼的热情,若了解黄鹤楼的历史,便会明白历代黄鹤楼变迁的过程,也许这些文人墨客每次在黄鹤楼题诗时,看到的也不见得是一个模样。

“最新版黄鹤楼”是在年重建,年建成,因为旧址被拿去做长江大桥的武昌引道,后来选在离旧址约一千米的蛇山峰岭上,整个景区规划成不算小的公园,门票80元。

由于黄鹤楼公园的景点非常多,因此也贴心的提供不同游览方式的导览,选了酷爱诗词歌赋的文艺青年路线,纯粹是因为听说这边离黄鹤楼本人最接近。

身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不分古代人现代人,人人来到武汉,都想走上黄鹤楼登高望远,有点才情的还要吟诗作对一番才能作罢,历代在黄鹤楼留下诗词的人不少。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但命运其实并不好,或因为战火波及,或遭受祝融之灾,历代屡次损毁,但因为名气大,总是屡毁屡建,而且每一代的黄鹤楼造型皆不同,最后一座古代黄鹤楼建于同治七年(年),毁于光绪十年(年),而现在的黄鹤楼则是武汉市政府依据清光绪版本的黄鹤楼历史资料重新建造,于年完工。换句话说,从~年间,这座江南名楼曾经在历史上整整消失年。

这座「新黄鹤楼」的历史不过32年,如同古代是个建筑群,周遭的亭台楼阁都有典故,巧妙的将黄鹤楼的逸事或传说融贯其中。

例如这个搁笔亭,就与诗仙李白有关。相传李白上黄鹤楼看到眼前的浩瀚景色诗兴大发,准备题诗时发现牆上已有崔颢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自觉写不出比更贴切的诗,于是便做了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上头。」,把笔一搁便走了。

故事真伪自然已不可考,但是我一直觉得李白不是这么小气的人,更何况他在黄鹤楼写的几首诗虽然传唱度没有崔颢高,但是文采绝对不输,毕竟他是个只要喝酒就可以写诗的神级人物阿!(递酒)

而鹅亭,传说是王羲之以字换鹅留下的笔迹拓印。

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黄鹤楼,没有黄鹤楼三个字,因为是背面。

我深深觉得古代人可以登楼吟诗作赋,是因为古代黄鹤楼是矮的,爬上去喝个酒休息一下还是很悠闲,但新版黄鹤楼有五层楼高,而且应该是挑高建筑,我登顶时已腿软,累的程度绝对不只五层楼,这是后话。

三部并作两步奔到黄鹤楼正面,现在的黄鹤楼是依据清代黄鹤楼的蓝图而建,只是更高更大,清代黄鹤楼是三层楼,现在则是五层,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现场看其实是非常壮观的,黄鹤楼自古流传着有「国运昌则楼运盛」的说法,盖得如此华丽或许也是希望国运昌隆吧!

正史上,黄鹤楼最早是三国时期孙权因为军事因素而建,但在传说中,黄鹤楼的由来却与仙人有关。

话说很久以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开了一家小酒馆,有天快打烊时,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突然走进来问:「可以给我一些菜和酒吗?」,辛氏于是拿出酒菜免费招待,谁知从此之后那老人食髓知味,竟然每天来要酒菜,辛氏也就每天请他吃饭喝酒,直到一年后,老人突然对辛氏说:「老板阿!我在这里白吃白喝了一年,但实在没钱可以还你,不如就画一幅画给你抵酒债吧!」

老人随手从桌上拿起橘子,取了橘子皮后利用其汁液在墙壁上画一只栩栩如生的鹤,然后说:「酒客来此,只须拍手,此鹤便会起舞助兴。」,辛氏拍手,黄鹤果然立即从墙壁飞出翩翩起舞,老人就此离开,再来没有来讨酒喝。

这件事很快在乡里之间传开了,有了黄鹤地神奇表演,小酒馆生意大好,辛氏自然赚了大笔财富,十年后老人再度回来,辛氏急忙上前迎接感谢,老人笑说:「欠你的酒钱应该都还清了吧!」,辛氏回:「早就超过了,先生,让我供养您吧。」老人笑而不语,从怀里拿出一支笛子,墙上黄鹤立即飞过来,老人随即跨上鹤背乘风而去。

黄鹤离开后,当地人非常想念黄鹤还在的日子,于是便在此地起了一座楼,命名为黄鹤楼。黄鹤楼内有展示历代以来的黄鹤楼的变化,每次重建都融合了当代特色,造型差异很大。各个时代的黄鹤楼其实都颇具特色,即使造型千变万化,却维持的一贯的四面八方,古人「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游的不是楼,而是一种胸怀与情感,这份情感造就黄鹤楼。

仅在明清两代,黄鹤楼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清代最后一版的黄鹤楼,保留了黄鹤楼设计的元素,屋檐翘脚犹如黄鹤展翅,更加华丽。前面有说过最后一座黄鹤楼是在光绪十年被毁,年后武汉市政府才选址重建,即使到现在也不过32年的时间。

整个黄鹤楼公园内最古老的历史建筑,反而是黄鹤楼正门前方的这个白塔,白塔名为圣像宝塔,建于元代,是用来安放舍利和佛教法务的喇嘛塔,距今已有年的历史。

以往我对于这种“新古迹”并不会特别向往,但黄鹤楼实在是太特别了,黄鹤楼自古以来有名的不只是他的建筑,而是登上黄鹤楼后的俯瞰滚滚长江的感概,千年以来多少王朝更替,黄鹤楼有几次塌毁重建?黄鹤楼用自身的命运见证了一切,再笑着将历史付诸烟波浩渺的江水中。

或许因为神话的造作,又或者因为登上黄鹤楼欣赏浩瀚长江的确有种特殊魔力,黄鹤楼自唐代开始即拥有高人气,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列江南三大名楼,登上黄鹤楼感叹一番,有点才情的吟诗作赋,没有才情的唸唸别人的诗词也算了事,而与黄鹤楼相关的诗词,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来上几句。

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现今黄鹤楼上除了远眺长江的浩瀚烟波外,更可将武汉三镇一览无遗,长江边的高楼大厦,见证了大武汉一路以来的兴衰起落。当我站在黄鹤楼的最高处,不禁想起欧阳修曾说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或许我来说,来黄鹤楼也不是为了黄鹤楼,最终的目的,是能够自己喜欢的诗人在不同时空相会吧!

楼内收录了历代文人才在黄鹤楼题所写下的作品,崔颢著名的《黄鹤楼》一诗,从「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楼黄鹤楼」开始,将黄鹤楼的传说故事、眼前景色和自身情感都贴切的表达,寓情于景让人感同身受,成为千古绝唱;李白也多次登黄鹤楼作诗,除此之外还有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名士都曾在黄鹤楼题诗,就连抗金名将岳飞也来过,写了一首词说打完战要再度重游黄鹤楼。

在黄鹤楼公园内居竟然待到闭园时间,却还觉得不够,还有好多传说没有探究,好多诗词没有看完,好多典故没有了解。走进黄鹤楼的历史和传说里,再神游黄鹤楼的诗词中,黄鹤楼的意义,早已不再是黄鹤楼本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