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包容的朝代,有李白那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侠客,亦有杜甫那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苦行僧,更有无数天下名流,汇聚在这个诗意纵横的朝代,很显然,王勃,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王勃的才华,有如才高八斗的曹植,有些狂妄,有些肆意,可谓是锋芒毕露的大才子,而《滕王阁序》绝对是他的巅峰之作。
有人说,读懂了《滕王阁序》,便读懂了王勃27载短暂又辉煌的一生。在这首序中,有太多的典故可讲,太多的成语可学,太多的诗句可赞。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今天,我们只欣赏其中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据说,当王勃洋洋洒洒写下此句之时,令在场人员无不惊叹,主人公阎公评价其为:“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果然,历经千年,这首序,尤其是这句诗被后人纷纷拜读。并且,再无人能出其右。
这句诗最精妙之处在哪里?
从字面意思看,短短14字,却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醉的秋日画卷。红霞渐落,孤鹜腾飞,一升一降之间,天地间完美地融为一体。
如果说落霞与孤鹜齐飞是壮美而绚烂的,秋水共长天一色便是充满了秋天的味道,此时秋水至清至远,与天空恍若一色,真是清雅至极。
王勃用他最擅长的笔墨,将秋天的浓与淡,描绘得极为生动,完全没有其他古代文人的悲秋之态。
这句诗选取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等意象,无需更多辞藻修饰,单看这几个词语,便读出了些许诗意。
王勃,宛如一只高傲的白鹤,惊醒了初唐诗坛,成为“初唐四杰”之首,只可惜,王勃在写完《滕王阁序》不久,便因出海溺水惊悸而亡,留下了他生命的惊鸿一瞥。
经常会想,如果王勃没有早亡,如李白那样,会不会有更多的经典诗词留给后人?一切都不得而知,我们能做的,只是静静地欣赏他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诗作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