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介绍 >> 正文 >> 正文

解读上党天下之脊赋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4/8/30

作者简介

王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现就职于《映像》杂志社。已出版散文集《沉吟》《关城怀古》《拈花一笑》以及人物传记《明心梅韵》。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伶人王中王》《人说山西好风光》《擂响中华》文字统筹。

九百多前的冬天,有个姓苏名轼字子瞻的人,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送别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梅庭老要到上党去任学官,临别苏先生填一阙《浣溪沙》给他:

门外东风雪洒裾。

山头回首望三吴。

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

先生元是古之儒。

时平不用鲁连书。

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2]嘉祐二年(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自此,上党作为天下之脊,名满神州。

其实,在苏轼之前,也是有人写过上党的,比如杜牧就说,战国时那个倡导合纵连横的人物张仪认为上党是天下之脊,不管张仪是不是在韩赵魏秦等各国游走时提到的这个说法,但我认为,应该是最早的说法。

张仪说上党是为地盘之争,是政治范畴,杜牧说上党是在写给李德裕的《贺中书门下平泽潞启》中提到的,杜牧陷入的是党争,也属政治范畴,唯独我们可爱的东坡先生是送别,他甚至让梅庭老远离政治,要可爱得多,让世人一代又一代记下来的,也是东坡这首词,认为出处在这里,其实不然。

张仪(?-前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既然这么多前人都有过定论,后人也自然要延用了,况且天下脊还真是贴切地形容了上党“与天为党”的霸气。确切地说,上党是个盆地,居于太行山与太岳山环抱之间,卧在山之巅自然是与天为党的。

与天为党

时光荏苒而到大清,道光一朝,有这么一位学子,13岁入县学,24岁中举,25岁中进士,当年殿试时,他以一篇《上党天下之脊赋》名动当时,我想,他是知道天下脊的出处的,后来,他被选进庶常散馆,成为道光帝的老师。他叫靳会昌,字泰阶,号云屏,潞城人。

靳会昌的故事

清嘉庆年间,潞城青口地方有位书生,名叫靳会昌。这人生得身材短小,其貌不扬,家境不好,父母双亡。二十岁左右,靳会昌自觉才学已成,想进京求取功名,竟无一身像样的衣帽。他寻思一番,便在县城典当家产,凑些盘费,买了件蓝长衫,投奔京城去了。

到了京城,拜见监考大人,靳会昌躬身施礼后,站在一旁。监考大人见靳会昌那般模样,又知他出身秀才,便奚落道:“小秀才穿长衫拖泥落地。”靳会昌随口接了说:“大老爷居高官两翅朝天。”“喂呀!”监考大人心中惊道:“这才是海水不可斗量,人物不可貌相。”只听监考大人吩咐抬上一张方桌,放于当堂,又说:“靳秀才,请绕方桌转来。”靳会昌听了心中奇怪,灵机一动,也便明了其意。于是他绕桌一周,立定了。监考大人故作不解,问:“只此一圈是何道理?”靳会昌说:“小生决不空兜第二圈。”监考听了心中高兴,又与靳会昌闲聊一阵,靳会昌一一对答如流。后来监考大人奏准皇上,录取翰林院,作了皇上的文学侍从,不久又作了太傅。

老王驾崩,太子登基,念靳会昌教导之恩,恐他两袖清风,到了官场不好应付,便钦命他到山东出任道台。

山东地方,地主豪门豢养盗寇,鱼肉百姓,各方豪杰四处落草。朝廷屡派要员前往,不是弃官逃走,就是脑袋搬家,历久不能安治。山东盗寇对新任官员一向“先礼后兵”。每任道台一到,各地豪绅纷纷厚礼送上,暗商妥协。官方如若不肯,便要兵戎相见。那时候,做官的多是些贪财之徒,收了礼物,就按兵不动,粉饰太平,欺骗朝廷;只等匪乱蔓延,触及皇家安危,事情败露,便弃官而去,或抱了元宝做买卖,或埋名隐姓享清福。偶尔一个不收礼的出来,便会招致武力冲突。当时朝政昏聩,官军腐败,强人们神出鬼没,行踪诡秘,冲突的结果,常是道台被杀。

这次皇上派靳会昌出任山东道台,不是看中了他的才干,让他去治理山东,也不是借山东盗寇的刀杀他的脑袋,而是想让他去发一顿横财。哪知靳会昌一心效忠皇上,要在山东干出一番事业来。临行时他对皇上说:“臣虽不才,量山东盗寇也无甚了得。”

靳会昌到了山东,不露声色,暗中查访各地豪强姓名,随时假言商和,帖请各处头目到他府下一会。各地头目以为靳会昌更是软蛋,便都带了礼物招摇上门。这一日,厅堂上下,大排酒宴,众多头目纷纷落座。正行酒间,忽听一声炮响,两下里伏兵齐出,。靳会昌左手扯住右手的马蹄袖子,两指钢锭般指向当庭,二目圆睁,大声喝道:“给我拿了!”霎时间一个个头目就地被缚。好家伙,一点数目竟以百计。靳会昌哪敢砍这么多脑袋,他将名声大的杀了一些,其余责打一顿放了。

靳会昌责打强人,不是用刑板、军棍,用的是山西出产的“马甲”。这东西长得干硬,浑身布满一两寸长的红油圪针,抽打下去,又痛又麻,一时间山东地方安稳多了。

山东安定,靳会昌表陈皇上,很得皇上嘉奖。皇上见靳会昌能镇住山东盗寇,也不再想将他调出。

这一日靳会昌无事,正在后堂看书,忽有守门军卒进来报道,门外有一妙龄女子,短衣紧袖,武士打扮,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口称要见大人。靳会昌问道:“可带军械?”军卒回说:“只身一人,并无军械。”于是靳会昌传话命她进见。女子进到后堂。靳会昌正要问话,突然有人来报,门外又来一行人,领头的是个员外,身后人役皆都神色不安。靳会昌以为发了案子,丢下女子,传话下去,要将员外带到正堂问问事。

“升堂——”两班差役一声威喝,靳会昌升堂问话:“你这老人寻上府来有何事情?”

员外说:“小民有一女,昨夜弃门处走,特来府上问寻。”

靳会昌好生奇怪:“女儿出走为何专来官府寻找?”

原外目视两班差役,只是不肯说话。

靳会昌说了声:“看座”然后又命两相撤退,员外才悄声告诉他说:“老爷万万不要见笑——小民那女儿一身好武,江湖上也有名气,只是不肯嫁人,说是要嫁有文才的好清官,金见大人威震山东,愿意跟了大人。小民不敢前来提亲,她便弃门出走,心想——”员外讲过,靳会昌心中明了,命员外先回,自己便入后堂见那女子。谁知寻遍前庭后院,终是不见。正犯疑间,耳旁生了一阵轻风,却无声响,靳会昌扭头一看,那女子已然跪拜足前。

靳会昌暗惊山东有能人。

那女子跪在地上说道:“奴家前来投奔大人,一者保你镇守山东,二者愿意从你为妾。适才来的是家父,为躲父面,藏身梁上等你。”靳会昌已有妻室家小,也不曾领略山东人的手段,一听这话登时翻脸,责骂那女子不懂事体,喝一声要将她拿了治罪。两厢里军卒听得靳会昌喊喝,扑上前来就要拿人。但见那女子顺势一滚,军卒们当下倒了一片。众军爬将起来又要动手,那女子已窜出门外,纵身上了屋脊,手执红缨飞镖,照定靳会昌头上的红翎子,“嗖”的一声,一道寒光飞来,只一下,靳会昌冠落发乱,心惊肉跳,面无血色,下巴颏不住地打颤,嘴里却嚷着:“给我拿了。”那班军卒见了这支飞镖,早知这是“一点红”,只弄得喊声连天,却无一人拚死向前。“一点红”在房上正言说道:“靳老爷,你可别错打了主意。今天从下,万事不提,要是不从,你往这里瞧。”靳会昌抬头看去,那女子手中,又是艳艳的一点红。靳会昌心想道:“身为封疆大吏,怎能做出这等事情;如若不从,这一镖下来,哪里还有我的命在?”靳会昌当着军卒,两下作难,不好回话,却也不敢一口回绝。房上房下两相维持。一直到了黑夜,“一点红”方才不见了。

这一夜靳会昌背完四书五经,也想不出合用的办法。三更时分,屋顶上脚步杂沓,犹如擂鼓。门外有人慌慌张张进到后堂报道:“老爷,有人在房顶上和一点红打起来了,请定夺。”靳会昌知道,“一点红”不会加害自己,便吩咐帮着“一点红”捉拿那人。庭院里一阵呐喊:“帮一点红捉贼哟——快!”军卒们一拥而上,一阵格斗,拿了那人,捆绑间,才知那人袖中也有一支飞镖。镖上挂着雪白的帕巾,上面写着:“靳会昌莫逞强,三日内叫你见阎王。”

靳会昌回到屋内,口中不住的念念有词:“马甲打强豪,弄得一团糟;本官床上恩妻在,房上又来一点娇,这可怎生是好?”

不几日探事来报说。各地豪强散布风声,说要先捉“一点红”,后杀靳会昌。靳会昌断定,“一点红”并非响马,才修书一封,差人找那员外,从下“一点红”的亲事。于是“一点红”作了靳会昌的偏房。靳会昌有了个保镖的小老婆。

接连几个月,刺客不断骚扰,都被“一点红”杀败。靳会昌料定山东地方匪势虽未熄灭,却也不像先前那样嚣张。

这一年,山西有一戏班到山东,靳会昌亲往看戏,一时间唱红了,不料一日戏赶他方,遇了强人,全班道具财物,尽皆抢光,戏无法再唱,想回山西又分文无有。戏上领班的想到靳大人是老乡,便去找他。靳会昌一见,不分青红皂白,喝一声便拿了。可怜这掌班,批枷带锁,被“一点红”押着解往山西。一路上倒也不曾受罪。“一点红”和解差们,只打手势不说话。到了山西境内,大家才哈哈大笑,原来靳会昌想让“一点红”护送山西老乡回家,又怕“一点红”离开自己不安全,便使出此计,让一个演员穿了“一点红”的衣服,扮了“一点红”的貌相,将他们平平安安送了回来。

几年以后山东发了大水,淹了禾田,冲了庄园,四方百姓呼号连天。靳会昌上书朝廷要求放粮,皇上只回他一纸空文。随后匪祸四起,朝中有人诬告靳会昌不事治理,贻误皇命。皇上听信谗言,将他革职。回家路上几遭奸人暗算,响马劫掠,都亏得“一点红”舍命保护,才算回到山西老家。

靳会昌回到青口,一气之下卧床不起,也就死了。现在青口还有靳会昌的墓,“一点红”的镖,和靳家的传人。

这篇赋写得极为华丽且有气势,却不是常人可读得,读懂这篇赋需要极丰富的文史知识,说来惭愧,至今犹觉懵懂难解,真不知靳会昌殿试时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玉成此文的。

原夫东南地阙,西北天卑,犬牙错落,鳌足参差。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段话出自《淮南子·天文训》,形成了对中华大地的大体概括。当年女娲补天时,曾断鳌足以立四极,自此中国的疆土就是犬牙错落参差不齐的,当然也包括上党,上党在国之东南。

测日景于四游,理涵今古;览舆图于八极,势判华夷;云爰云逮鱼天,望中原而歌瞻彼。巍峨雉堞,怀古迹而赋温其。若乃郡称上党之名,旧属婴儿之地。

在地图上遍寻,上党属华夷之地,在这里,极目四望都能看得到太阳的影子,可以理涵今古,浓云蔽日时,也可以望中原而歌唱,境内城墙巍峨,可以凭吊古迹,也可以吟诗作赋,这个郡,叫做上党,以前属婴儿之地。

婴儿是炎帝后裔,曾建潞子国,后被晋国所灭。靳会昌的家在潞城清口村,这个村落与潞子国旧时国都古城相距不远,我们能想像得到,靳会昌站在潞子国的城墙上,看着亿万年升落如昔的太阳,胸中满是秋壑,说不定还吟哦出念天地之悠悠的诗句,城墙下落下了他苍凉而孤独的影子。

近日月以为居,图山川而布利。

上党作为陆地,海拔很高,在古人眼里,就是与日月做了邻居,沐着日月的光辉,山川皆可入画。

天台无影,山腰之烟火齐辉;瑞阁余馨,地脊之城郭标异。联秦晋为指臂,气涵瑶界三千;跨燕赵为腰肢,形似碧城十二。尔其泰华作屏,黄河为带,面日下之长安,指云间之吴会。

上党境内有天台山,旧传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夏至那天在天台山上是看不到影子的,虽然如此,却时时能看到人间烟火就在山腰升起。天台山我是去过的,现今只剩下一个土堆了,周围散落着各个时期的陶片,专家考证,那应该是祭坛,各个时期的人们在这里祭祀女娲,也可能会祭祀先祖。

女娲补天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娲氏,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样苗条,以致有些神话学家坚称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后人以两位英灵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为由,衔接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动人故事。

上古神话所记录的是华夏民族早期先民的唯心世界观,以纪念族群中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聚落群体和首领。越朴实的神话,所还原的早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当然那些神仙法术与魔力无边是为了渲染传说,与现实科学无关。

天台无影与瑞阁余馨都是长治县古八景之一。李隆基别驾潞州(潞州即上党)时,曾建圣瑞阁,就离德风亭不远,我想,到了清朝时,圣瑞阁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点古迹供时人凭吊,所以唤为余馨。时光流到今天,已经不能知道圣瑞阁是什么样子,瑞阁余馨是什么样子也无从知道,但靳会昌肯定是到过这里的,他不仅仅是在描述这一景有多好,而是由此及彼,说明上党境内的房屋、建筑、城郭都是标新立异的,都是与众不同的。

如果把上党比作一个人,上党之西的秦地、之北的晋地,不过是他的手臂,之东的燕赵之地,不过是他的腰肢,泰山华山是他的屏障,日夜奔流不息的黄河不过是他的腰带,这气魄超越了三界之外,又形似了碧城,这碧城之说可是不平凡,传说中是元始天尊居住的地方,碧霞为城,是紫云之阙,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太阳落下之时的长安,用手一指便是吴会。吴会是指绍兴一带,唐时王勃曾作《滕王阁序》,其中有一句: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靳会昌化用王勃之句,将滕王阁之景用于了上党。

读到这里,我们恍似看到了一个羽扇纶巾的书生,立于上党之高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随着他的视线,也不由得豪气万千。

村联佛耳,人家倚斗牛之墟;坂结羊肠,樵经出烟环之外。沐朝雨而仙鬟缭绕,峻莫与京;挹春风而螺髻巃,高宜称最。

佛耳山上有摩云寺,在现今长治县的大峪村,却是壶关县古八景之一,寺内现存部分北魏石造像,我想,清道光时,佛耳山还是人声鼎沸、香火旺盛,村庄与人家联结在一起,因佛耳山高,故看起来,这些人家都象倚着天空的星宿。

羊肠坂是太行陉的险要路段,藏于南太行山中,辖古京洛要道之咽喉,是战略要地,多年前,曹操北征叛将高干,路过羊肠坂,写下了千古名篇《苦寒行》,至此,太行山之险峻告于天下。至今羊肠坂依然崎岖难走,我想得到曹操当年行于此的孤绝,不过,话又说回来,羊肠坂说到底不过是樵夫所走之路,而且已经超出于尘世的烟火之外。

羊肠坂

太行山既高且峻,早晨雨雾迷朦时,如同仙女的长发缭绕,春风吹来时,又似仙女梳起了螺形的发髻。这句读起来感觉极美。

则有狮峦风岭,芝圃兰皋。山号五龙,穿云中之松刺;泉名百谷,飞天半之波涛。

狮峦峰居于老顶山之东北,因此峰形似雄狮蹲踞,故曰狮峦,狮峦岭上有芝圃有兰皋,芝圃是仙家种植灵芝的园地,兰皋出自于《楚辞》,是长兰草的涯岸,总之,在靳会昌眼里,上党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唐志》载:“上党有五龙山。”五龙山在(长治)县东南二十五里,高二百二十丈,周十六里。五龙山最壮观的还是五龙山的松,漫山遍野,拔地夺天,苍劲而挺乱云,虬煞而不媚俗。因为有松,因此被誉为“五龙苍霭”,李白有诗谓‘上党碧松烟’,据说此松烟可用来制墨。百谷泉在老顶山上的滴谷寺内,泉水因在山顶,故云飞半天之波涛。

列王屋以盘纡,石原是骨;决漳源以灌溉,土岂不毛?

王屋山,相传是黄帝祈天之所,也是移山禹公的故乡,沿王屋纡回曲折的道路盘旋而上,能感觉到石才是山的风骨,当然也是上党的风骨。

漳河是上党境内最大的河流,最终注入海河,将漳河之水引入农田灌溉,上党之地怎会不毛?也够得上天府之国了。

对蓬岛之宫以相峙,似昆仑之顶而犹高。于是罗列宿于心胸,惹飞霞于衣褚。乘朝露以步虚,超塗泥以遐举。

我们上党之地比昆仑山还要高,与人间仙境蓬莱岛对峙而立,于是我们可以把天空的星辰都置于胸中,站在这里,直惹得那些五彩云霞都在衣袂间缭绕,我们可以沾着朝露吟诵步虚调(道士在蘸坛上讽诵词章的曲调),还可以超脱出红尘而高飞而羽化成仙。

地临上界,唐明皇月窟来游;人解真修,文中子石崖高处。快目中之尘净,群依碧落而为家;讶足底之云生,直以太清而为舆,则见金汤百二,气象万千。

因上党地势之高,故紧挨着上天的地界,唐明皇曾把此当作了月亮的归宿而游于此,在这里,人们还在王通(文中子)当年布经讲道的石崖高处学习到了真理。

一眼望去,太行山一尘不染,碧霞落处便是我们的家,脚下总是升腾起云彩,直让人把这里当作了太上老君乘坐的车辇,放眼望去,能望见许多金城(金属所做的城)汤池(沸水流淌的护城河),那真的是气象万千。

结宇于平林之杪,构堂于峭壁之前。乱落明珠,麀谷则晴飞密雨,轻匀海岱,马鞍则春暖孤烟。控喉舌以当关,岂属弹丸之地;联腹心以比户,不违咫尺之天。

人们都是在峭壁之前或者森林的顶端建造房屋。

晴天里,麀谷飞起密集的细雨,在阳光的映衬之下,犹如落下许多颗明珠,马鞍山春暖之日,孤烟袅袅,那就象轻轻地将渤海与泰山匀于此地。

这都是太行山大峡谷里的景色,听靳会昌一一道来,真让人悠然神往。

上党地区关隘众多,壶口关是东进之关,上党关是西经之路,长平关扼南行之要道,玉峡关是两河三界之所,还有东阳关井谷关大河关……,关关相护,垒垒成城,如此之战略要地,又怎能是弹丸之地?腹心之处,便是比户而居的人家,又怎能算是咫尺之天?

爰乃瞻五岳,望九嶷,势穷千里,地绝四维。东鯷西倾,接大邦而来风雨,三山二水,环胜地而布新棋;即此坤舆之奠,可赓帝力于无为。

上党堪与五岳相比肩,也绝不输于九嶷山,一样的是势穷千里、地绝四维。地势东高西低,能接住并化解四周而来的风雨,三山二水(我想是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以及漳河、沁河)环绕在此千古胜地而象是布下了新的棋局,此地域之奠基,可抵偿上天都做不到的地方。

我皇上化洽八方,瑞符万象。睹山泽之相环,识梯航之至广;图用诵训之司,祥兆仙人之掌。此灵区著于神州,而圣境昭于上党也。

吾皇万岁施教化于八方,于是上党也呈各种瑞相(靳会昌很聪明,还不忘拍一下道光的马屁),山川河泽环环相扣,梯航之利可达四方,以诵训之司入画,祥兆乃仙人之掌。此灵区著名于神州,此圣境彰明于上党。

写于此,长长地吐出一口仙气,我们生于上党也居于上党,与仙为邻,就象居住在传说中的香格里拉,自该有仙风道骨的,这是靳会昌注入我们内心的东西。在靳会昌的眼里,上党每一山每一水每一人家无处不美,而气度也冠于神州,读完此赋,能理解长治精神中“平和睿智包容大度”的含义,那是地域文化根植于我们骨子里的人文精神。

遥想当年,靳会昌殿试之时,那些美景定是在他心头逡巡而过,在他眼里升起了朝云暮雨,然后,他便可以七步成诵,著成此一句一景一句一典的绝佳妙赋。

一字一句地去读,能触摸到靳会昌的才气,更能触摸到靳会昌的爱,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深沉的爱,才能在应对中凌空而出绝章妙句。因为这个爱,我们也得浮一大白,靳会昌,由此赋,我们后人也深深地爱你。

来源王者芳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