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滕王阁 >> 滕王阁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世说新语之古人对月亮的认知

来源:滕王阁 时间:2024/10/16
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https://m.39.net/pf/bdfyy/
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则不明。”注释徐孺子:指徐稚,字孺子,东汉名士,也是后来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中徐孺。若令月中无物:中国古代传说中,月亮中的黑影是蟾蜍,是嫦娥奔月后的化身。译文徐孺子九岁那一年,曾经和伙伴们在月光下玩耍。这时候,有一个人指着天上的月亮对他说:“如果月亮上面什么东西也没有,会不会变得更加明亮呢?”徐孺子说:“你说的不对,这就好比人的眼睛有黑眼珠一样,如果没有这东西,人的眼睛会漆黑一片。”解读一个问题不容易直接回答的时候,不妨借用一个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奇妙的道理加以描述。这样一来,原本遥不可及的道理,瞬间便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不但如此,好的比喻,还能使说话者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徐孺子的不同凡响之处。徐孺子回答的精妙之处在于,他说出了一个道理:有时候,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没有眼珠,光线是无法进入眼睛并投射到视网膜,人根本看不见任何东西。而如果月亮没有那些不知名的东西,月亮也就不能成为月亮。可见东汉时期的博学之士,已经知道,眼睛里的黑色瞳孔,才是人能看见事物的关键,虽然他们并一定能懂得光线折射成镜像。但他们对远在天边的月亮的认知还是不够,用现在的科学来说,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线到地球上,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古时候的人们看到的月亮中的黑色阴影,只不过是月球中凹凸不平的地貌折射的光影。古代人不理解,只能以神话的方式去解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